欢迎您来到“遗安文化研究中心”门户网站!遗安精神哲学思想,是世界大同的科学真理!我们宣传遗安文化精神哲学思想,旨在:弘扬遗安文化精神。也是一大批热心研究历代名人姓氏文化遗产、事迹、文物古迹业余爱好者互相交流的网上平台空间。更是在弘扬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理解民族观、宗族观,唤醒文化自觉,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两个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研究活动,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挖掘整理历代姓氏名人文化宝贵遗产并继承和发扬光大。 纪念农村教育活动家——庞顶宪先生逝世七周年     天台历代人口     人生十字决:德难静为然 雅乐美幸忧     《鉴略》     姓氏变迁     赤城志卷第二十八     凝聚为人处世之真理“四字要决”     几千年国学文化传承字字珠玑,为人处世之真理     逢人处世三不说,可让你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     内战……死了多少人     把权与利还给大众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文化论坛 > 1.诗文论述 > 正文
 

周陵话语

发布时间:2018-08-15   分类: 1.祖源争鸣, 1.诗文论述, 2.正史文献   浏览次数:777  16px  14px  12px
摘要: 周陵话语 张俊辉 2009-06-09 08:45:40 前  言  地处咸阳市北郊的咸阳塬,是在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距今约30—15万年)盘踞在八百里秦川的“三门湖”干枯后,渭水逐步发育向东漫流所形成的渭北塬地。塬地的东端因泾水……

 

周陵话语

张俊辉

2009-06-09 08:45:40

前  言

 地处咸阳市北郊的咸阳塬,是在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距今约30—15万年)盘踞在八百里秦川的“三门湖”干枯后,渭水逐步发育向东漫流所形成的渭北塬地。塬地的东端因泾水和渭水汇流使塬面形成三角形,状似天体二十人宿的“毕宿”。咸阳塬东西长而南北短,西宽东窄,台面开阔平坦,中部高于南北两翼,平均坡降2.5~3.5%。地下水深20—80米,基本属于无水土流失区。年降水量偏少,仅为530—580毫米,年降水天数98天。年平均气温12.6~13.2摄氏度,积温4100~4300摄氏度。无霜期210~220天,伏期映雨。热水匹配归为热微平型,属暖温带温暖半干旱气候。

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商代,这里是天宫吴回后裔的封地。公元前1146年,周师伐程,战于毕,被王季所灭,王季随都于此,称毕程。公元前1082年周人自岐迁程,武王建镐前,毕为周人的宗庙所在地。周初封文王十五子高于此,称毕国。后人称“毕程”(郢通程),咸阳塬也有“毕塬”、“毕郢塬”、“毕陌”之称。咸阳塬土厚水深,塬面平坦,形似“毕宫”,据泾浮渭。北有九嵕嵯峨连绵的北山系,南有秦岭雄峙,东有华山其脉,西有岐山,杜阳山阻踞。周人定都丰镐后,这里自然是“文王八卦”所选定的皇家陵园之风水宝地(龙穴)。“咸阳塬上埋皇上”是周人以开先河,后世效法之,首先安葬于这块神奇的风水宝地的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四王及周公、太公、鲁公、毕公君臣。后世称周陵。

继周陵之后,秦惠文王、悼武王,西汉九帝陵、唐兴宁陵、唐顺陵以周陵为中心排列在咸阳塬上,“唐十八陵”也是在广义的咸阳塬范围之内,还有近年来我们发现的北周帝陵。这些历史时期的帝王将相陵墓在咸阳塬星罗棋布,如天体繁星。而数以千计的星座所供卫的就是周陵。

西汉武帝元鼎四年,诏封周公36代孙姬嘉为周子南君,秩此列侯,以奉先祀。到中华民国封81代孙姬立发,三年袭。国人对周四王及周公的祭祀,从庙祭、祠祭、墓祭到庙、祠、墓并祭,绵延数千年。从一年小祭,三年大祭到年春秋两祭,样式也各不相同。这是一种文化得延续,是国人精神的寄托,是民族灵魂的凝聚。与此相比,学术界在不同时期对周陵陵墓主属问题的争论就显的苍白无力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周陵成为中华儿女净凝灵魂之地。爱国将领纷纷踏来,谒拜先贤,冯玉祥、杨虎城、张学良、陈嘉庚、关麟征、于右任等爱国志仕曾先后谒拜周陵。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拜谒周陵后为周陵中学题: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从这个角上来讲,如果没有了周陵,我们这个泱泱文明之邦就没有追崇圣贤,弘扬礼议,除恶扬善的依托。面对侵略和灾难,我们也就没有了向心力。

这个时期周陵的保护绿化和祀典也是空前的。中央及地方许多官员纷纷捐款、筹款、修缮周陵建筑并绿化陵园。大的绿化有西筹备委员会连续三年的绿化工程和1935年民国政府行政院长戴季陶筹款在陵园种植的18000棵柏树,还有上海中国济生会等机构筹款对周陵古建和陵园墙的修缮。这时政府颁令不得在周陵陵园内打柴放牧。清代中晚期,周陵的植被环境就相当不错,因此才有了“咸阳八景”和“渭阳十胜”中的“文陵葱郁”。而这时的植被环境比那时更茂密,更葱郁。“八卦路”将文、武、成、康、周公、太公陵墓相连,其间杏树、桃树、300亩柏树林、杂木林,鸟语花香,树林葱葱。在每年的清明民族扫墓节,由省、县成立专门临时机构,筹备祭祀周陵的准备工作,要训练国民兵和童子军,要整修道路,修建树木,参加人员有中央、省政府及机关长官,机关公务员、各校师生,都要着装按时参加。

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随着向荒冢要粮的推行,周陵的柏树快速被砍伐和转移,祭祀也一度停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级政府对周陵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尤其是1997年成立周陵文物管理所以后,渭城区政府逐步将周陵中学占用的建筑和文物移交给文管所,并在上级文物部门的指导下对周陵古建进行修缮。2000年将周陵农场所属的陵区土地525亩及周陵中学所属的古建区土地62亩一次划拨给文物部门。近十余年间各级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相继拨款近五百万元对周陵古建进行修缮,并新修碑廊、铺设地砖、新修陵园围墙、重塑文武周公像。为民众祭祀周陵和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回周陵游谒的海外华人数量不断增加,面对他们那许寻根的渴望,问祖的祈盼,回归的眼神和那对祖国对民族的热恋之情,我们只有努力工作,加快景区建设才能回报他们。

继2002年清明,周陵旅游开发管理处组织咸阳文化界恢复周陵公祭活动以后,“咸阳祭周”之祀典逐年盛大而完善。

2008年《周陵文物保护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随后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将逐步推进。古老而神秘地周陵将向全人类展示中华民族“礼”“易”文化的博大精深。周文化旅游景区也将热诚欢迎全球华人来周陵祭祀先贤,寻根问祖,知礼探易。

第一章  易之根

一、神奇的区位

周陵景区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空港产业园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咸阳市北郊的五陵塬中心部位,距咸阳市区5KM,距西安市区15KM,距著名的乾陵旅游区50KM,距汉阳陵旅游区10KM,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1.5KM。五陵塬旅游道路、312国道、208省道、银武大通道(银川——武汉)、西宝高速公路(西安——宝鸡)、西铜高速公路(西安——铜川)、陇海铁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穿插通过。景区南门与周陵镇街道相连,西门和迎宾大道相连,东门与机场高速和银武高速出口相通。

中国历史上西周、秦、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朝建都咸阳一带。从“易”的角度讲,咸阳塬处于泾渭水汇流相夹之间的三角洲地带,古人称其为“纳位”风水中叫“水口”(即龙穴)。泾渭二水为朱雀玄武水,二龙交汇、名堂清秀、山环水抱,生气,为形。秦岭九嵕成势,为龙脉。咸阳塬被称为北莽山。渭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两河在高陵县交汇,浩浩至潼关归入黄河。渭河早期冲击形成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在杨陵区李台乡南部有后稷教民稼穑的古邰城遗址。在彬县城以东的水北村有帝喾之妻姜塬的墓冢。公刘也在泾河岸建都邑。周人长期展转繁衍发展于泾渭流域。到周武王时联盟伐纣灭商建周,定都镐京。可以说是泾渭两水象母汁一样养育了周人,而泾渭交会形成的三角台塬又神奇地与天上的“毕宫”相像。他们当然要将陵地造在“纳位”(水口)之位了。古代帝王称自己是真龙天子,而咸阳塬正处“龙穴”之位,北有嵯峨九宗连绵的北山系,南有秦岭雄峙,东有华山其脉,西有岐山、杜阳山等阻局。《周易》中讲:“山主人丁水主财”。可谓近水聚天下财,远山为龙脉,水深土厚又近于都城。

继周陵之后,秦惠文王、悼武王的公陵和永陵也在咸阳塬上。西汉除文帝霸陵和宜帝杜陵分别在白鹿塬上和杜东塬上之外,其余九陵皆在咸阳塬上。东西一线排列,绵延百里。唐代二十座帝陵,除昭宗葬河南渑池,哀宗葬山东荷泽外,其余十八陵都分布在关中渭河以北,号称“唐十八陵”。(李 昺 兴宁陵在咸阳塬上)只不过唐帝陵将咸阳塬的地埋优势扩展到更大范围(陵墓分布跨过泾河)。近年来,北周帝王陵也相继在咸阳塬上被找到,而这些后代的帝王陵呈半月形拱卫着周陵。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以秦岭、九嵕、泾水、渭水所形成的五陵塬,无处不显“易”的神秘和奥妙。西周王陵是按照天穴、地穴、人穴的布局定位,周公、太公等大臣处于左辅穴。后世各朝帝王陵都是遵循“周礼”按昭穆制处于周陵的挂穴。如,一代女皇武则天认为武姓是文王武王的正宗传人,她当政后改唐为周,追封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周武王为睿祖康皇帝。将其母的陵地选在周陵的“艮山挂穴”。这样,就在这自然的“易”之地增加了“礼”的内涵和文王八卦的精髓,使这块神奇的“易”地更加神秘。

二、历史沿革

咸阳,商代为毕程氏的封地。武乙廿四年(约公元前1118年),周族首领季历伐灭了毕程氏,将此地作为他和其子周文王居邑。孟子说“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这是周文王葬于咸阳的最早记载。

在咸阳祭周活动,可查者,始于北魏。《魏书.地形志》及咸阳郡之石安县(即今市区)有周文王祠。隋代祀“文王

武王于沣渭之郊,以周公召公配”(杜佑《通典》。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周文王武王祠宇,在咸阳县者,宜令有司

精加修饰”(《文献通考》)。北宋前德初年(960),朝廷下诏对咸阳的周文、武陵每三年祭祀一次。明代,祭祀扩大到成王和康王陵。朝廷每三年出祝文香帛,传制遣太常寺乐官致祭。清初在文、武、成、康陵筑祭坛,建献殿。康熙四十二年(1703),皇帝到关中祭祀所经诸陵,唯独为周文武陵御书祝文。1936年,蒋介石携夫人宋美玲也来周陵祭祀。近年,海外归侨寻根问祖,前往周陵祭祀不断。“咸阳祭周,曲阜祭孔”,乃历史积淀使然。周陵的存在及其历史沿革的记载,使咸阳与曲阜相提并论,从而丰富了咸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

由北宋至今千余年,周陵屡经建设和修葺,陵园古建、碑碣和封土等浑为一体,已构成有历史价值的文物群体。

明清时期,政府和社会团体对周陵的修缮也是比较重视的,这时的周陵植被和自然环境极为优美,八卦路将文武成康四王陵相连。其间,柏树林、杏林、杂木林郁郁葱葱,鸟语花香。 “咸阳八景”、“渭阳十胜”中描写“文陵蓊郁”赞道:“灵芝翠柏拂佳城,不比空悬秦汉名。殿宇仙狐时御火,猎人从未角弓呜。”

旧志记载,当时文武陵有地3倾22亩,奉祀陵户4户;成王陵有地1倾80亩,陵户2户;康王陵有地1倾,陵户2户;周公墓有陵户2户。据《周陵志》记载: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乙卯,咸阳知县马洵与县丞李祖树典史李时辉重修文武二陵,周公、太公二墓。

民国时期,主要是社会团体和个人以及后来的西京筹备委员会对周陵的绿化和修缮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打破了固有的陵园拥有土地和建筑财产的格局。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己巳,上海中国济生会等各善团捐款4900余元,工赈修缮周陵献殿五间,两芜十间,前殿三间,牌坊一座,大门及左右房屋,墙垣370丈。民国二十一年(1931年),辛未,咸阳县长刘国安督教育局长刘汝容,在文陵建县立第一民众教育馆。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壬申,国民政府委员张继谒拜周陵,并拨款万元修缮陵墓建筑,植树千余株。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甲戌,戴季陶捐款增修新式大门一座(民众教育馆已改为咸阳县立第二小学),琉璃浮雕装饰,气势宏伟,中额横牌书“周文武陵”,两侧为时任西安师范校长侯佩仓撰文,岐山县长段绍岩(明达)书写的长联“耿光大列启西周表海诘戎稼穑贻谋十五世,俊德敉功崇懋飨据泾浮渭葱笼佳气万千春”。同时由戴书写将木牌楼中额“文王坊”改为“文化之祖”。 同年,西北农学院将文陵外余地尽数购买,作为林场。成、康二王陵外余地仿此。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戴季陶筹款,围文武陵一周种植柏树18000余株,形成了文武陵园的绿色围墙。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西京筹备委员会修周陵至茂陵道路,并在道旁植树1080株。1937年至1940年又植树5000株。民国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公元1939年至1940年),民国三十一年,周陵中学校长王藩成带周中学生及家长,拆成王陵、康王陵、周公墓、太公墓前的破旧献殿,牌坊,取木料砖瓦修建校舍等。在成王陵前土中发现贝克类生物石化一块,后将其嵌于戏楼东山墙之上。王藩成呈请县政府批准,将咸阳城内北街安国寺中的七间睡佛大殿拆迁搬运周中,修建礼堂,定名为“总理纪念宝”。(即今之前献殿)。以后几年对陵区进行大规模改建,并带领学生在陵园内植树约10000余株(包括文王陵顶),移历代祭碑到享殿于献殿之间加以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周陵的文物保护工作极为重视,但大跃进时也有破坏。一九五八年,市委书记王笃提出将周陵大侧柏移至城内作到旁树,“城市维护队”三十余名职工在一月内动用架子车移周陵柏树800余株到和平路(今人民路)两侧。同年,西藏民族学院移周陵柏树作校园绿化,至此,周陵“绿色围墙”之东墙所有柏树全部被移走。一九九七年二月,陕西省文物局批准,渭城区人民政府成立周陵文物管理所,副科级,定编五人,同时将文陵、武陵的重点保护区土地、大殿院内及司马道部分的建筑划归文管所管理。同年,省文物局、区政府拨款五十六万余元对大殿、东西配殿、碑廊进行修缮,拆除中殿,修登陵台阶,在大殿内塑文王、武王像。是年像成,各界民众上万人前来祭拜。二〇〇〇年八月三十日渭城区区长会议纪要决定,将周陵中学所属教学楼以东62.5亩土地,及地面建筑和周陵农场所属陵区土地320亩及柏树林划拨归文物局,用于文物保护。年底,渭城区政府投资100余万元修建陵园仿古围墙及基础工程。二〇〇四年,省文物局拨款15万元,由文管所组织实施对木牌坊进行修缮,修缮后的牌楼上额匾恢复“文王坊”字样。(文革期间破“四旧”风胜行,周陵中学老师抹去木牌坊额匾上“文化之祖”字样,写上黄色标语“毛主席万岁”,因此木牌坊幸免拆除)。

2009年元月 16日,《周陵文物保护规划》评审通过。为周陵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依据。

三、文化遗存

周陵文物保护完整,文化底蕴深厚,其陵墓布局构成了咸阳北塬上陵群中“背子抱孙”的罕有胜迹。现遗存周文王、周武王、姜子牙、周公、鲁公陵墓各一座,庙区古建群遗存献殿两座、配殿两座、木牌坊一座,特别是40余通历代帝王祭祀周陵碑碣保存完好,有“周陵小碑林”之称。陵园占有国有土地近千亩,松柏环绕、郁郁葱葱,现存1935年戴季陶先生倡导所植柏树200余亩。

文王陵  封土形状为覆斗状,底部边长为:东103.3、南99.7、西103.7、北90.0米;顶部边长为:东48.1、南41.4、西46.6、北43.0米;现存高度14.0米。封土形状较规整,顶部平台宽阔,四面斜坡的中部略微隆起。封土用五花土夯筑而成,土质坚硬,夯层厚0.3米。封土顶部中心GPS测量数据为:34°24′33.5″N,108°43′32.4″E,海拔492米。封土正南立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周文王陵”石碑。

武王陵  封土形状为覆斗状,底部边长为:东57.0、南66.2、西55.5、北65.4米;顶部边长为:东10.0、南9.5、西9.8、北9.5米;现存高度17.5米。封土用五花土夯筑而成,夯土较南陵封土更为密实、坚硬,夯层厚0.3米。封土顶部中心GPS测量数据为:34°24′40.5″N,108°43′30.6″E,海拔495米。封土正南立有毕沅书写的“周武王陵”石碑。

周公墓  封土为覆斗形,底边边长35米,定边东西长12米,南北长11米,斜高约8米。墓前明嘉靖二十九年陕西监察御史刘仑立“周元圣周公之墓”和清乾隆时山西巡抚毕沅立“元圣周公之墓”。

太公墓  封土为圆锥形,底边周长40米,斜高8米。墓前有清乾隆时毕沅立“齐太公之墓”。

鲁公墓  封土为圆锥形,底边周长72米,斜高7米,墓前有毕沅立“鲁公伯禽之墓”。

周陵古建群  周陵古建群位于文王陵前,文献记载隋文帝诏祀在咸阳祭祀,唐宪宗元和二十四年赖有司精修咸阳文武祠宇。宋、明、清祭祀周陵之风甚盛,屡加扩建修葺,周陵祠庙“宏规大起,巍焕曾新”,陵恒广筑,碑石林立。后时修时废。旧志载明代重修文陵,并立碑,孔天胤撰文,碑佚。清乾隆十一年饬修,十五年奉谕遵行,文陵前修献殿5间,东西共10间,二门3间,东西乐楼各一座,均在二门两旁角门之内。角门外有更衣亭,东西各3间,东为享亭,西名琴亭,更衣亭前有牌楼一座。现存建筑群系1929年各善团赈修,在文王陵前,南北长75、东西宽20米,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建筑排列为三进院落,前为四柱三孔木牌楼,顶四阿式,四角挑檐,下为十一踩头拱结构,顶覆盖灰色筒瓦、勾头,局部间饰琉璃瓦,正中上方襄阳刻“文王坊”3个图金大字木匾,民国时期,有人用墨笔在其上改写成“民国楼”。牌楼北面连接戏楼。向北沿中轴线第一进为5间一幢大殿,第二进为3间瓦房,第三进为7间享殿(献殿),殿前有廊檐,砖木结构,四阿式屋顶覆普通灰瓦。享殿前东西各有普通厢房5间。

第二章  礼之源

一、历代祭祀周陵综述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对祖宗的“祭礼”是中华民族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廷锡在《周陵志·序》中赞云:“夫文王演易,武王畴,千古学术治礼化之原,肇自两圣。周公践阼摄政,制礼作乐。遂使西北雍部文化推行于东南。江汉之邦,海隅日出,罔不率俾。觐光扬烈,万祀昭垂,其孰知文明进化;绍美轩皇,俱自毕郢二陵开其初祖哉。”自汉魏以降民国,历朝历代将周文武成康四王同三皇五帝并列,作为缔造中华文明有卓越功德的明君圣主,周陵与轩辕黄帝陵一样是历代作为公祭的帝王陵墓。

汉代  西汉武帝元鼎四年诏封周公之后,封三十六代孙姬嘉为周子南君,秩比列侯,以奉先祀。元封三年封嘉弟姬昭为承休侯,嗣周公后,缮治陵寝。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封四十代孙姬观为卫公,居咸阳,奉文武周公祠。

魏晋   三国魏文帝黄初、西晋武帝泰始年间均诏封姬姓之后。后魏统一北方后,出现了鲜卑文化与汉族文化相结合的陵寝制度,不但建造大规模的陵园,同时恢复陵寝制度和举行上陵礼仪,在石安(咸阳)和长安分别设祠祭文王‘武王,或在文王武王祠,或在周陵,或距陵很近。

隋唐   隋文帝开皇九年,诏拜五十二代孙姬勋为昭德侯,奉诏修宗谱,并诏祀文武王于沣渭之郊,“沣近咸阳,渭即咸阳”。唐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国家财政收入增多,陵寝制度进一步完善。周陵正式立庙,“取当时将相德业可称者二人配享,以太公配文王,召公配武王。”

宋金元明   宋太祖建隆二年诏曰“历代帝王,国有常享,著于甲令,可伸而行。五代离乱,率为废坠,匮神乏祀,阙礼甚焉。其周文王庙宜令有司,准令三年一享,岁仲春月行享。”宋开宝三年九月甲辰诏“西京凤翔雄耀等州,周文成康三王、秦始皇……汉高文景武元成康七帝……凡二十七陵,所在长吏致祭。”徽宗政和三年,礼仪局上五礼新仪,仲春仲秋,享历代帝王。周文王以周师鬻熊配,武王以太保召康公配。自开宝六年起致祭文武成康陵庙均立碑。唐宋致祭皆御署。金代章宗泰和五年始祭三皇五帝四王,诏定前代帝王合致祭者,不须御署,不降祝版,而令学士院撰定祝文,于仲春之月祭周文王武王于京兆府,又诏前代合祭者,从尚书省奏,周成王康王宣王皆致祭为宜。明太祖洪武三年,遣官祭历代帝王陵寝,咸阳祀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宣王,每岁春秋仲月致祭,备牲帛数件,祭期各陵置一碑刊。

清朝    由皇帝遣官致祭,未有定数,或一年一祭,或一年数祭,总之,凡有重大事情或盛大庆典时都要遣官致祭文王武王陵寝。是周陵祭祀最为频繁的时代。

中华民国  由省府发祭祀文令,如民国三十年西京筹备委员会西字第94号给咸阳县政府的公函称:“案查本年四月五日为民族扫墓节,同日致祭周陵。祭陵时间拟定是日上午十时,相应函诸贵府筹备祭陵典礼;并率领各机关公务员、各联保主任及各校师生,届时一同参加。仍请贵府先期布告民众,俾知祭陵意义,以广宣扬……”。咸阳县政府三月三十日民礼字第754号令称:“查四月五日为民族扫墓节,届时中央暨省府大员与各级机关长官,均由西安出发,前往周茂各陵,举行扫墓典礼。本省为历代帝都,列祖列宗陵墓之所在地,我咸民众,久亲遗泽。值此扫墓佳节,行将临嘱,瞻陵寝之巍巍,缅哲圣之谟烈,益启民族之思想,用坚抗建之自信。顷奉省政府电令,以本年民族扫墓典礼,尤应隆重举行,以示崇敬。兹规定各乡镇国民兵参加恭祭周陵,注意事项一份,随令颁发。除分令外,合行令仰该乡镇长,于令到之后,即将该管保甲长、壮丁,一律集合该乡适中地点,每日乘早或晚集训二小时。所有服装武器,应急为整备。沿途路面树株,与保甲公约、国民公约及守望哨所,均须遵照规定办理完善。保甲长及壮丁,尤应发挥此次训练之精神,行动迅速,操练纯熟,藉昭纪念之隆重,启民族之意识。案关特饬,切勿疏忽为要,切切此令。”同时成立专门临时机构,抽调人员分别筹备各项工作,一般是省府拟定祭奠议节、祭文、训令、标语、日期、地点、参加人员,县府召开筹备会,按省府要求逐项落实。一般主要工作有:筹办祭祀物品;布置接待室;贵宾休息室;布置主会场:整修道路及道边树木;训练国民兵及各校童子军等,各保甲长要按要求组织对全乡各保适龄壮丁进行礼仪训练。

参加人员:县内各机关法团除留少部分人外,大都于早晨六七点前到达周陵,踊跃参加,以彰盛典。各机关法团首长携带衔名片一张,参加祭礼人员一律短装。学校师生有周陵中学,北高、南高、马庄、渭城、双照、聚泉、城关镇中心学校、城关周四王庙学校、东北小学等校高年级学生。童子军着黑色制服,其他人亦为黑色或蓝色制服。鼓乐八人,号兵若干,及周中乐队,以备欢迎主祭长官及举行祭奠仪式时奏乐。

安保工作:由警察局派干警带武装人员,自沣桥边界起,在咸阳境内沿途设站戒严,有的随车警戒。参加扫墓典礼及担任警戒的国民兵(壮丁队)每次约在400人以上,年龄18~45岁,不得以老弱顶替。所有人一律光头,黑色短装(黑色不足者穿蓝色)。长官须着军装,扎裹腿,束皮带,佩证章、臂章,要做到 领章齐全,衣服整齐,精神振作,仪态整肃,以昭划一。还要携带枪支、刀、镖、矛,矛柄长6.5尺,过心一寸,磨擦明亮,矛镖皆染为红色,由各乡镇队长、队附、保队长,甲班长分头带领。县国民兵及各乡镇国民兵担任警戒的,由富有军事知识的保长、副保长指挥,在咸榆、西兰、周茂各路警戒。若因天雨,道路泥泞,不能进入陵地祭奠,要及时向上报告原因。

民国时期实行的是分祭。如周至祭成王陵,户县祭康王陵,主祭仍然是文武陵。有时省府发令称中央派要员参祭,地方政府就更加对各项工作精心筹备了。但有时也很简单,如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十月二十一日,蒋介石、宋美龄、张学良、杨虎城等在省府主席邵力子的陪同下来谒拜周陵,这样高规格的活动各级政府却不做任何安排,蒋一行人的祭奠议程也非常简单,只在陵前行鞠躬礼。仅由周公81代孙姬立法陪同,并以一把文王蒿曾委员长夫妇。民国三十六年,陕西省府主席祝绍周德祝文中写道:“伏维比年以来,危局岌岌,豪杰茫茫。迭被灾荒,兼遭兵燹。所冀广垂,兹荫永锡。灵庥俾旧,时千里邦畿,皆成福地,并灾区百姓、民众上春台。仰企前王,照临上土。香始升而祝祷,神如在而凭依。”在于唤醒国人,自立自强,振奋民族精神,全民团结,坚定抗战决心。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多次对周陵陵园进行修缮。1995年,文物部门在大殿重塑了文武周公像供民众祭奠。2009年清明,咸阳市各界人士集聚周陵,举行了建国后首次“乙酉年清明公祭周陵大典”活动。“咸阳祭周”之礼正逐年恢复。

 二、周陵碑石

周陵陵园内保存的历代“御制祝文”碑,以等级之高,数量之多,被誉为“周陵小碑林”。《周陵志》录文约80余通,早者为北宋开宝六年《大宋新修周武王庙碑》及《大宋新修周康王庙碑》,下限为民国十八年《重修周文武陵碑》从碑文来看,大多为祭祀周文武成康及周公碑竭,也有新修重修周四王及周公庙记碑。周陵博物馆现保存陈列碑石有44通,最早为明洪武四年祭周文王“御制祝文”碑,晚至民国十八年《重修周文武陵碑记》,大部分为清代祝文碑,其中明代8通,民国2通。清代,大凡国家有大事都遣官致祭周四王,没有定数。现保存康熙四十二年十月皇帝大驾西巡,驻足华洪洞,由翰林院拟撰祭,康熙帝御名致祭文武王碑。乾隆四十一年以平定大小金川,遣官致祭碑。康熙二十一年,以滇省荡平,遣官致祭碑。三十五年,以战平葛尔丹,遣官致祭碑等,都是很有历史价值的碑石。明清祭周陵碑大都为圆首、方额,额首上书“御制祝文”字样,两侧线刻龙纹或凤纹,碑身四周以线刻云纹和蔓草纹为主。

周公墓前有康熙二十五年,周公七十二代孙肇封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野沛然暨次男枝蕃秦祭周公墓碑。碑首浮雕蟠蠣、龟座。此碑背面线刻周陵旧图,十分珍贵。

碑文选录:

洪武四年祭周文王陵碑文

维洪武四年岁次辛亥正月乙酉朔月二十有二日丙年

皇帝谨遣侍仪舍人臣闵毅致祭于周文王陵曰:曩者有元失驭,天下纷纭,朕由此集众平乱,统一天下,今已四年矣,稽诸古典,自尧舜继天立极,列圣相传为烝民主者,陵各有在,虽去古千百余载,时君当修祀之,朕典百神之祀,故遣官贲牲礼,奠祭修陵。歆音。

康熙四十二年祭文武王碑文

维康熙四十二年岁次癸未五月已巳朔越二十六月庚午

皇帝遣大理寺少卿莫音代致祭於周文武王之陵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出震承乾,莫不道洽寰区,仁周遐迩。朕亲承丕绪,抚驭兆民,思致时雍,常殷惕励历,兹四十余年。今岁适届五旬,宵肝兢兢,无敢暇逸,渐致民生康阜,世运昇平,顷因黄准告成,亲行巡历,再授方遄回銮驭大沛思膏用。遣专官敬修祀典,冀默赞郅隆之治,为弘仁寿之休,尚签精忱,俯垂昭格。

陪祭官西安府清军同知程弈

咸阳知县加二级蒋天麟

儒学教渝张拱辰训导刘象鼎

县丞孙昌铨典史张克昌驿丞许彩裕

乾隆四十一年平定两金川告功文碑文

维大清乾隆四十一年岁次丙申七月庚午朔越二十九戊戎日

皇帝遣内阁学士塘古泰致祭于周文王陵曰:朕惟帝王沐洽思威,义严彰瘅,锄奸禁暴,昭命讨之,无私辑达绥荒振声灵之有赫,兹以两金川大功,全蒇逆党,成俘殄遗孽于番陬,戢武协求宁之志,缅丰功于前代,庆成觇耆定之庥。特遣专官,肃将禋祀,惟冀鉴格。

赍送番帛官礼部笔帖弌武炽

陪祭官署西安理事分府英安

咸阳知县孙景燧

署县丞试用吏目王文度

教渝陈帝典    训导张云举

典史何泰云

中华民国十八年重修周文武王陵碑文

中国道统列圣相承迄至文武周公,传于今日历数千载,皆与文化攸关。而文武成康各陵并周公鲁公太公及汉代诸陵均在咸阳县北毕塬之上,文陵气象宏敞,殿宇巍峨,春祈秋极之儀载在史册。昭然圣地,尤为人士钦瞻。惜年久失修,墙垣倾圮。十五年,嵩军祸陕,又就各陵挖作战壕、炮沟、兼之,狐穴狼窝纍纍皆是。本年春余,奉调来兹,每于巡行勸课之余,趋谒景仰,目撃心恻,久擬筹劃補修,无奈连年干旱,即欲以工代赈,而灾重款缺,有願难償。九月间,幸遇上海中国济生会张贤清,鲁指南,周百朋诸老先生慈善为怀来陕施赈。道经斯土,接洽攀谈,道合志同,亦心切存。古遂约同前往勘计,佑工兑款捐修,以工代赈,博施济众,继往开来,两得其益。举周之文武成康恭王各陵,周鲁太公之墓,汉昭元平帝诸陵,凡破环不堪者悉復其旧。文陵则修葺献殿五间,两廊十间,前殿三间,连三牌坊一座,以及左右房屋大门等处,并墙垣三百七十丈,则前之倾宇颓垣,仍臻加固矣又新。制文武成康王周鲁太公各神位配祀于献殿之中,严肃整齐,其有关世道人心豈浅鲜哉,嗣后奉祀之人暨无识愚民倘敢再有毁伤定按刑律治罪,是役也周君百朋鲁君指南本继绝之心,你赈施之举乐善不倦每日奔走于秋阳之下欵皆宽赈事,必躬親余亦率同建设局长张嘉瑞、商务会长段登狱、财务局长岳涵亭招集灾民督工监理,不期日而工峻。计鲁君经手上海中国济生会上海陕灾临时赈会联议善会惠生社华北灾赈会暨南泽庞氏捐助工真洋四千九百余元,而数千灾民亦得庆更生矣,爰備述願末以垂久远尤望后之来者能观感而保难之则幸甚谨记

 

咸阳县县长李佩琴撰文

上海中国济生会查账员鲁指南书丹

中华民国十八年十月吉日勤石

 

附表1:明清祭周陵碑碣表

附表2:周陵历代修葺

 

 

 

姓之脉

《国语·晋语》:“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其同生而异姓者,四母之子,别为十二姓。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腾、葴、任、苟、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

一、周公世爵

汉姬嘉,周公三十六代孙。武帝元鼎四年,封周子南君秩列侯。元封三年弟昭袭。元帝初元五年,追封承休侯,善治陵寝。昭卒,子崇烈袭。崇烈卒,子宪袭。姬宪,平帝元始四年,进封郑公。王莽篡,失爵。

东汉姬观,周公四十代孙。建武三年封卫公,诏居咸阳,奉文、武、周公祀。观卒。子蒿袭。蒿卒,获袭。获卒,子广袭,以党人失爵。

晋姬章,周公四十五代孙。武帝泰始二年,封嗣圣公,备锡褒美。章卒,子潜袭。潜卒,子 口 袭,西晋乱,失爵。

北魏姬邵,周公四十八代孙。道武天兴二年,封永成侯。邵卒,子武袭。武卒,子贲袭。北魏乱,失爵。

隋姬勋,周公五十二代孙。文帝开皇九年,拜为昭德侯,诏修宗谱。

唐姬顺,周公五十三代孙。高祖武德二年,封为咸阳公,釐正祭田祭器。顺卒,子帧袭。帧卒,子明善袭。明善卒子持礼袭。安禄山乱,国除。

宋姬邠,周公五十八代孙。太祖乾德五年,封周南公。

姬绍,周公六十一代孙。仁宗景佑二年,封郢公。绍进周公《无逸篇》,帝命起居注蔡襄大书于讲读阁屏。

元《姬宗世谱》;武宗至大初,诏西安廉访司征周公后,得六十四代孙姬重郁陛见。后忤相臣脱虎脱章,停封。

清姬肇勋,周公七十七代孙。乾隆四十三年,诏封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肇勋卒,子守礼袭。守礼卒,子琏璧袭。琏璧卒,子柄袭。

中华民国姬立法,周公八十一代孙。三年袭。

第三章 姓之脉

二、中华姓氏探源  

2012-07

二、中华姓氏探源

姬氏家志卷四

鲁国宗谱

姬 周公长子鲁公伯禽鲁之世国者周公君陈为王卿士周之世爵者

凡 周公少子封于凡以国为氏

蒋 周公少子伯龄封于蒋其后子孙以国为氏

刑 周公第四子刑侯之后以国为氏

茅 周公少子茅叔封于茅子孙以国为氏

胙 周公少子封于胙以国为氏

祭 周公少子祭伯其后遂以国为氏

鲁 鲁公伯禽封于鲁支子以国为氏

颜 鲁公伯禽少子颜之后以字为氏

伯 鲁公伯禽后以祖字为氏

符 鲁真公子世掌符玺以官为氏

郎 系出鲁懿公孙费伯城郎居之子孙因邑为氏

柳 系出展氏鲁公子夷伯孙无骇子展获字禽食邑柳下后世以为氏

施 系出鲁惠公子施父之后五代孙施伯以高祖字为氏

臧 其先出自鲁孝公之子抠字臧其孙以王父字为氏

孟 系出鲁桓公子庆父世为卿号孟孙因氏

仲孙 鲁公子庆父子后庆父曰共仲故以为仲氏亦曰仲孙氏

季 系出鲁桓公子季友之后

汪 系出鲁桓公庶子满食采於汪因邑为氏

闵 系出鲁公族闵马父封於闵乡因以为氏

衷 系出袁氏鲁哀公后以谥为氏后人以为悲哀之哀故增一为哀氏

展 鲁公族鲁公子展之后

秋 鲁大夫仲孙湫之孙名湖者仕於陈以祖字去水为秋氏

宫 鲁孟僖子之子韬食邑南宫即孔子弟子南宫适其后支子为宫氏

南 鲁公族

公冶 系出鲁公族大夫季公冶后以字为氏

巩 系出周公族大夫巩伯之后

暴 周公族有暴公世为王卿其后姓暴氏

同姓族谱

乌 系出金天少昊以乌名官有乌鸟氏主山陵其后为乌氏

祝 系出有熊氏周武王封黄帝之后於祝以国氏后为齐所并其封城至齐之间祝啊祝邱是也

邰 系出姬姓尧封兄后稷於邰号周支子以旧国为氏

吴 渤海郡系出姬姓武王封太伯弟仲雍曾孙周章於吴其后子孙以国为氏

虞 太伯弟虞仲雍之后

董 系出黄帝裔孙有溜叔安生董父舜赐姓董氏

路 系出帝挚子元元尧封于中路历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

寿 京兆郡系出姬姓吴王寿梦之孙公子掩馀别姓寿氏

柯 洛阳郡系出吴仲雍五代孙柯相之后

阎 太原郡武王封太伯曾孙仲奕於阎乡以邑为氏又云昭王少子生而手文曰阎康王封於阎城又云唐叔虞之后

郁 系出姬姓虞仲雍封支子於郁闾城以奉太伯之祀

岑 南阳郡系出姬姓文王封异母弟耀之子渠於岑之孙以国为氏

郭 太原郡系出姬姓武王封王季次子虢仲於东虢虢叔曰二虢后虢叔之国改姓郭支子以国为氏

刁 洪农郡系出文王同姓有雕后更为刁氏

于 河南郡系出武王第三子封於邘后世去为于氏

应 汝阳郡系出武王第四子封於应其后以国为氏

单 代郡族成王封少子臻於单邑因以为氏

韩 南阳郡系出姬姓武王少子封於韩晋灭韩封桓叔子万於韩原世为韩氏

管 平昌郡系出文王第三子管叔鲜后

蔡 洛阳郡系出文王第五子叔度封蔡其子曰胡续封是为蔡仲后因氏焉

曹 谯国郡系出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封国於曹其后以国为氏

成 上谷郡系出文王第七子郕叔武封於成其后去邑为成氏

霍 太原郡系出文王第八子霍叔处之后以国为氏

康 京兆郡系出文王第九子卫康叔之后以谥为氏

冉 武陵郡系出文王第十子冉季载封於冉后世去邑为冉氏

郜 京兆郡系出文王第十一子封於郜后以国为氏

荀 河内郡系出文王第十二子郇伯之后去邑加草为荀氏

毕 河南郡(洛阳)系出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封於毕以国为氏

潘 系出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支子食菜於潘以邑为氏

武 系出姬姓周平王少子手有武字文遂赐武氏世为周卿

庞 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手封於庞因以为氏

郇 太原郡系出姬姓文王子封於郇

原 系出姬姓周文王子封於原为原伯

雍 文王子雍伯封於雍以国为氏

岐 系出姬姓文王支庶留岐以地为氏

丰 松阳郡系出姬姓文王子封於酆后去邑为氏

毛 西河郡系出姬姓文王子毛伯郑之后世为周卿士因国为氏

腾 南阳郡系出姬姓文王子庶绣武王封於腾其后以国为氏

燕 范阳郡系出姬姓燕召公之后以国为氏

邵 博陵郡系出姬姓召康公封燕其次子世为畿内诸侯作王上卿号曰召公因为氏后世子孙增邑为邵氏

贾 武威郡系出唐叔虞少子公明康王封於贾为贾伯河东临汾有贾乡即其地也为晋所灭以国为氏

令狐 太原郡系出魏氏魏抽子颗系毕万曾孙以功别封令狐其孙文子颉因为令狐氏

怀 河内郡系出唐叔虞初食采於怀后封晋国支子别姓怀氏

翁 周昭王庶子食采於翁因以为氏

狄 天水郡周康王封弟孝伯於狄城其后以地为氏

家 京兆郡系出周孝王子家父之后世为周卿

郑 荥阳郡系出姬姓周宣王封弟桓公友於郑之子以国为氏

陆 河南郡(洛阳)系出姬姓周宣王封少子季逵於平陆即古陆终氏之墟其后以陆为氏

杨 弘农郡系出姬姓周宣王少子尚父封於杨号曰杨侯后并於晋因为氏

从 东菀郡系出姬姓周平王封少子精英为枞侯后为枞姓汉枞公子孙改从氏

周 汝南郡系出王平少子烈之后食采汝坟因姓周氏其后汉兴封汝坟侯赐号正公以续周祀

甘 渤海郡系出周惠王弟叔带封於甘后以为氏

惠 扶风郡系出周惠王之后以祖谥为氏

王 系出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

王 京兆、河间之王出於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

阳 蓝田郡周景王封少子於阳樊后因氏焉

刘 彭城郡系出周定王子刘文公后

魏 系出毕氏毕公高裔孙毕万仕晋为晋献公大夫食采於魏故姓魏氏

翟 成王子封於阳翟后以国为氏

郏 武陵郡成王定鼎於郏辱支子以邑为氏

贝 清河郡系出召康公支子食采於钷野之测国子孙去邑为贝氏

濮阳 系出郑公族大夫居濮水之阳以濮阳为氏

蒯 东阳郡系出卫庄公蒯聩之后以字为氏又古国名以国为氏

卫 文王子康叔封於卫其后以国为氏

汲 清河郡系出卫宣公太子汲之后居汲因氏焉

元 河南郡(洛阳)系出卫公族大夫元 口 之后

宣 始平郡系出卫宣公之后以谥为氏

叶 南阳郡系出 口 季载裔孙楚沈诸梁封於叶公子孙以邑为氏

甯 齐国郡系出卫武公子季门食采於甯世为卫卿

游 系出姬姓郑穆公子游吉之后

盛 广陵郡系出召公爽支孙封於盛为燕附庸姓爽氏后避汉元帝讳更为盛氏

师 太原郡系出姬姓晋公族大夫师服之后

孙 系出卫武公子康叔九世孙惠孙之孙以王父字为氏

常 系出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

堵 河东郡系出姬姓郑大夫堵叔师之后为堵氏楚堵敖之后亦有堵氏

栾 西河郡系出姬姓晋靖侯孙宾封於栾世为晋卿

京 东都郡系出郑公子叔段封于京子孙以邑为氏

国 下邳郡系出郑公子国之后

帅 系出晋尚书师艹避司马师讳改姓帅

曲 陕郡系出姬姓晋穆侯封少子成师於曲沃后氏焉

大叔 东平郡系出郑穆公孙世叔仪后姓大叔氏

晁 京兆郡系出周京王子葛之后为晁氏

鞠 出阳郡系出燕公族大夫鞠氏之后

冯 始平郡系出文王子毕公高支子食采於冯子孙去邑为冯氏

强 天水郡系出姬姓齐大夫公孙强之后疆与强同以为氏

石 武威郡系出魏公族大夫石蜡之后

万 系出晋大夫毕万之后

富 系出姬姓周同姓大夫富父之后

洪 系安郡系出姬姓卫大夫洪演之后到唐始避高宗子弘之讳为洪氏

耿 平阳郡系出姬姓周有耿国晋赵氏灭耿以为邑后后以国为氏

蔚 琅琊郡系出郑公子翩封邑於蔚后以邑氏

印 冯翌郡系出郑穆公子印段之后

荣 上谷郡系出姬姓周武王臣荣公之后

巴 高平公系出姬姓楚附庸国后为巴氏

鄂 武昌郡系出姬姓晋侯光居於鄂号鄂后子孙以为氏

滑 下邳郡系出姬姓滑国之后

乔 梁国郡系出有熊氏黄帝彝於桥山支子守陵者为桥氏后周桥达帝令去木为乔民

桥 姬姓后皇帝葬桥山群臣守冢不去者为桥氏

詹 河开郡系出有熊氏黄帝子詹人封詹国一云周宣王支子赐姓詹封詹侯

通 西河郡系出姬姓巴国之裔邑於通江因姓通氏

宰 西河郡系出周冢宰之后以官为氏

樊 系出姬姓虞仲支孙仲山甫封於樊后因以为氏

国 系出姬姓郑穆公子发字子国生辄辄生侨以王父字为氏亦为国氏

戎 江陵郡系出姬姓

沈 吴兴郡文王子口季食采於以邑为氏

凌 河间郡系出姬姓卫康叔支子仕於周为凌人氏

越 晋阳郡系出姬姓

东野 伯禽之子居东野为东野氏

吉 鲁公少子封於吉为吉氏

廖 姬姓黄帝孙飂古廖字后为廖氏

何 唐叔裔孙韩王安后为韩氏

养 姬姓邓大夫养甥后以养为姓

蔺 姬姓韩厥支孙食采於蔺后以邑为氏

平 晋哀侯少子姑食采於平后以平为氏

公羊 鲁公孙羊孺之后为公羊氏

倪 郑武公封其子於倪因为氏

汝 平王子烈封於汝后以国为氏

寇 康叔为周司寇子孙以官为氏

卞 曹叔振铎之后仕鲁为卞邑大夫后以为氏

邠 周太王去邠其族留於邠者为邠氏

古 古公之后为古氏 古公之后为古氏

待续,,,,,,

 

第二章 易之根

三、周陵门楹

周陵享殿大门两侧有一副赫然醒目的长联,为大书法家舒同所书。内容是:

耿光大烈启西周表海诘戎稼穑贻谋十五世,

俊德敉功崇懋飨据泾浮渭葱笼佳气万千春。

横批:文治武功

此联是1937年省立咸阳周陵小学依托周陵陵园建筑成立后,书写在校大门两侧的门联。拟稿人侯佩仓,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王车村人,曾任陕西省教育厅督学主任,三十年代陕西省教育界创新人,曾与周陵中学创建人王藩城先生一同赴日本考察教育,时任西安师范学校校长。原书写人段绍岩,又名段民达,歧山县凤鸣镇凤凰村人,北京法政专门学堂肄业,时任歧山县县长。此人辛亥革命时加入同盟会,1912年参与反清斗争被推崇为秦省临时议会议员,曾任西北调查员。1913年弃政从教,曾任省立一中、三中、女子师范庶务主任、学临、教员,曾赴日本考察教育。1923年起任西北大学筹委会主任,1924年曾邀请鲁迅先生来陕讲学,1927年应冯玉祥之请在军队任职,后在西大、省政府任职。解放后先后在西北大学、省历史博物馆任职。擅长于旧体诗,书法造诣甚深。

当年横批为:周文武陵

对联参照于《书经.立政》篇。

上联出于“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句。

诘:音ji,治也。陟:音zhi,升也。方:四方也。耿光:德也。大烈:业也。海表:四裔也。

全句意为:置办兵器军衣,沿大禹治水(即中原)之足迹,征讨邪恶。德威所及,无不顺服。四方觐见文王,服其所赐之大德,颂其所创之大业。

稼樯:农耕。贻:遗留。谋:此指稼樯治国(以农业为本)之策。十五世:西周王室袭传一十五世

上联全意为:文王兴其甲兵,征讨了暴虐的殷纣,创立了周的基业,稼樯为本,发展农桑,西周沿袭了一十五代。

下联出于“率惟敉功,不敢替厥义德”句。

敉:音mi,安抚,平定。此指安天下之功。俊德:俊,才千人也。才德过千人为俊,或作“大”解。《尚书。尧典》克明峻德(俊与峻通)。德:品德。

全句言武王继文王之举,有拨乱反正之才,乐善待人之德,不违文王之志,不疏文王所用之贤。

崇:《礼记。王制》“上贤以崇德”,尊崇推重之意。懋:在此为勤勉之意。飨:音xiang,此为祭献继承之意。

下联全意为:武王继文王拨乱反正之才,举贤重才宽以待人之德,发扬光大,勤勉谨慎,谨遵文王之志而治国,使周得以繁荣昌盛。今周文武二王之陵寝,北依泾流,南浮渭水,葱葱郁郁,其脉气如春,万古千年长青。

2-07-18 11:42:31

周陵话语 第二章 二周陵碑石

2012-07-18 11:45:37

二、周陵碑石

周陵陵园内保存的历代“御制祝文”碑,以等级之高,数量之多,被誉为“周陵小碑林”。《周陵志》录文约80余通,早者为北宋开宝六年《大宋新修周武王庙碑》及《大宋新修周康王庙碑》,下限为民国十八年《重修周文武陵碑》。从碑文来看,大多为祭祀周文武成康及周公碑竭,也有新修重修周四王及周公庙记碑。周陵博物馆现保存陈列碑石有44通,最早为明洪武四年祭周文王“御制祝文”碑,晚至民国十八年《重修周文武陵碑记》,大部分为清代祝文碑,其中明代8通,民国2通。清代,大凡国家有大事都遣官致祭周四王,没有定数。现保存康熙四十二年十月皇帝大驾西巡,驻足华洪洞,由翰林院拟撰祭,康熙帝御名致祭文武王碑。乾隆四十一年以平定大小金川,遣官致祭碑。康熙二十一年,以滇省荡平,遣官致祭碑。三十五年,以战平葛尔丹,遣官致祭碑等,都是很有历史价值的碑石。明清祭周陵碑大都为圆首、方额,额首上书“御制祝文”字样,两侧线刻龙纹或凤纹,碑身四周以线刻云纹和蔓草纹为主。

周公墓前有康熙二十五年,周公七十二代孙肇封袭翰林院五经博士野沛然暨次男枝蕃秦祭周公墓碑。碑首浮雕蟠螭,龟座。此碑背面线刻周陵旧图,十分珍贵。

碑文选录:

洪武四年祭周文王陵碑文

维洪武四年岁次辛亥正月乙酉朔月二十有二日丙年

皇帝谨遣侍仪舍人臣闵毅致祭于周文王陵曰:曩者有元失驭,天下纷纭,朕由此集众平乱,统一天下,今已四年矣,稽诸古典,自尧舜继天立极,列圣相传为烝民主者,陵各有在,虽去古千百余载,时君当修祀之,朕典百神之祀,故遣官贲牲礼,奠祭修陵。歆音。

康熙四十二年祭文武王碑文

维康熙四十二年岁次癸未五月已巳朔越二十六月庚午

皇帝遣大理寺少卿莫音代致祭於周文武王之陵曰:自古帝王继天立极,出震承乾,莫不道洽寰区,仁周遐迩。朕亲承丕绪,抚驭兆民,思致时雍,常殷惕励历,兹四十余年。今岁适届五旬,宵肝兢兢,无敢暇逸,渐致民生康阜,世运昇平,顷因黄准告成,亲行巡历,再授方遄回銮驭大沛思膏用。遣专官敬修祀典,冀默赞郅隆之治,为弘仁寿之休,尚签精忱,俯垂昭格。

陪祭官西安府清军同知程弈

咸阳知县加二级蒋天麟

儒学教渝张拱辰训导刘象鼎

县丞孙昌铨典史张克昌驿丞许彩裕

乾隆四十一年平定两金川告功文碑文

维大清乾隆四十一年岁次丙申七月庚午朔越二十九戊戎日

皇帝遣内阁学士塘古泰致祭于周文王陵曰:朕惟帝王沐洽思威,义严彰瘅,锄奸禁暴,昭命讨之,无私辑达绥荒振声灵之有赫,兹以两金川大功,全蒇逆党,成俘殄遗孽于番陬,戢武协求宁之志,缅丰功于前代,庆成觇耆定之庥。特遣专官,肃将禋祀,惟冀鉴格。

 

赍送番帛官礼部笔帖弌武炽

陪祭官署西安理事分府英安

咸阳知县孙景燧

署县丞试用吏目王文度

教渝陈帝典    训导张云举

典史何泰云

中华民国十八年重修周文武王陵碑文

中国道统列圣相承迄至文武周公,传于今日历数千载,皆与文化攸关。而文武成康各陵并周公鲁公太公及汉代诸陵均在咸阳县北毕塬之上,文陵气象宏敞,殿宇巍峨,春祈秋极之儀载在史册。昭然圣地,尤为人士钦瞻。惜年久失修,墙垣倾圮。十五年,嵩军祸陕,又就各陵挖作战壕、炮沟、兼之,狐穴狼窝纍纍皆是。本年春余,奉调来兹,每于巡行勸课之余,趋谒景仰,目撃心恻,久擬筹劃補修,无奈连年干旱,即欲以工代赈,而灾重款缺,有願难償。九月间,幸遇上海中国济生会张贤清,鲁指南,周百朋诸老先生慈善为怀来陕施赈。道经斯土,接洽攀谈,道合志同,亦心切存。古遂约同前往勘计,佑工兑款捐修,以工代赈,博施济众,继往开来,两得其益。举周之文武成康恭王各陵,周鲁太公之墓,汉昭元平帝诸陵,凡破环不堪者悉復其旧。文陵则修葺献殿五间,两廊十间,前殿三间,连三牌坊一座,以及左右房屋大门等处,并墙垣三百七十丈,则前之倾宇颓垣,仍臻加固矣又新。制文武成康王周鲁太公各神位配祀于献殿之中,严肃整齐,其有关世道人心豈浅鲜哉,嗣后奉祀之人暨无识愚民倘敢再有毁伤定按刑律治罪,是役也周君百朋鲁君指南本继绝之心,你赈施之举乐善不倦每日奔走于秋阳之下欵皆宽赈事,必躬親余亦率同建设局长张嘉瑞、商务会长段登狱、财务局长岳涵亭招集灾民督工监理,不期日而工峻。计鲁君经手上海中国济生会上海陕灾临时赈会联议善会惠生社华北灾赈会暨南泽庞氏捐助工真洋四千九百余元,而数千灾民亦得庆更生矣,爰備述願末以垂久远尤望后之来者能观感而保难之则幸甚谨记

 

咸阳县县长李佩琴撰文

上海中国济生会查账员鲁指南书丹

中华民国十八年十月吉日勤石

 

附表1:明清祭周陵碑碣表

附表2:周陵历代修葺表

 

第四章 赞之声

2012-07-18 11:09:43

一、问礼周陵

坦诚地说,我并不太清楚“礼”是什么。尽管我多次去过“礼”的象征地–周陵,尽管我在儒家的典籍里,在史家的卷册里,在文人政客的文章里,甚至在寻常百姓的俗语里,随处都能看到“礼”的身影。不过,我知道,正是由于3000多年前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姜子牙等一帮人的“兴礼制乐”,才使遥远的西周成为孔丘一生歌咏的理想国和后人仰慕的治世。所以有人说,以“礼”为核心的周文化,肇基了中华文明的初始形态,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因而它比后来的汉文化、唐文化显得更为重要。   于是,位于咸阳城北郊周陵中学内的周陵,便成了历代景仰的古迹。这里,葬着周文王姬昌、武王姬发,以及周公姬旦和太公姜子牙,是弥漫着“礼”的所在。虽然自宋以降,针对周陵真伪的争议就没有停歇过,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礼”的追访,正如同我们饮水而不必在意它装在什么样子的容器里一样。整个周陵,掩映在松柏之中。虽然由于时间的旷远,这里除了几堆封土外,并没有留下多少东西,但依然难掩那份从骨子里透出的神秘与肃穆。与这片土地上因“礼”而给人的无穷意象相比,陵园内今人所修的大殿、泥塑、碑廊等均不值一提,倒是那大约明清时代所修建的文王坊、大大小小40余通自宋至民国的祭陵碑、以及蒋介石夫妇手植的柏树,还在用斑驳的彩绘、溃漫的文字和干苍的枝桠,默默表达着前人对“礼”的膜拜,值得注目沉思。   文王的封土位于祭殿的北面,只有十余米高,蓑草遍布。在咸阳北塬累累的帝王将相的陵冢中,若不是清人毕沅立的那块碑,你难以想象这就是文王的陵寝。想当初,作为商朝的诸侯,被封为“西伯”的姬昌,眼中的世界不知道是什么样子,但《史记》所言商纣王大造宫殿,酒池肉林,宠信女色,囚禁贤人,残害忠良,“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以及“脯鄂侯尸、剖比干心”的暴行,肯定是激怒了这位后稷的子孙,使他早早地就在心中勾勒出了灭纣的宏图。否则,商纣何以将他入狱?不过,也正是这次入狱,才让姬昌有时间将伏羲的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从而有了后来的《周易》。那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尊天法理”的思想,以及朴素的辩证法,不知道是不是“礼”的渊薮?登陵而上,整个陵园形制尽收眼底。望着脚下在微风中摇曳了几千年的蓑草,我想它们一定见过,在同样风和日丽的午后,有睿智的前人在此折草为爻,卦出“礼”的深奥。  文王陵北边100米处,紧挨着武王陵,二陵形制、高度相当。我不知道,“文治武功”一词是否就缘自文王与武王,但这四个大字就悬挂在周陵的祭殿之上,倒也十分确切。文王初创了“礼”的思想,而真正灭掉商纣、开始“礼”的统治的,是文王的儿子武王。公元前1046年那个大雨瓢泼的日子,武王就是巧妙地利用“礼”所包含的“尊天”思想,用“天洗兵”来安抚并激励因突降暴雨而惊恐的士兵,誓师伐纣的。这一年,牧野的战火焚化了“暴”,熔铸了“礼”,让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也许正是看到了纣的暴虐,才有了武王以“礼”治国的实践;也许正是由于有了“礼”的治理,才有了后来成、康的治世。于是,不管是真信还是假信,“礼”便被后世的明君所遵从,被历代的文人所传诵,逐渐地浸濡到中华文明的每一个细胞里。  成全了“周礼”的,自然还有周公姬旦和太公姜子牙。他们的墓葬也坐落在离文、武王陵东北不远的地方,既小且矮,鲜有人至。但这并不影响二人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周公不仅留下了《解梦》,而且还将“礼”拓展为“敬天”、“保民”、“明德”的治国思想体系,并亲自“制礼作乐”,为后世留下了整套的典章。辅佐成、康,更是赤胆忠心,用自身的行动践行着“礼”。也许正是看中了“礼”,才让直钩而钓的姜子牙放下了手中悠闲的钓竿,投身到了“礼”的事业中。一册《丹书》早已失传,使我们看不到他对“礼”的注解,但武王以《丹书》中的警句为铭,贴于席角、几边、盆沿、盘口、镜旁、鞋面、门楹、窗扇、杯柄、杖头、带上、以及随身携带的剑、矛、弓等处,时时颂咏,就足以说明许多。  周陵与周边放眼可见的汉帝陵相比,显得非常低矮,甚至抵不上汉帝陵的陪葬墓高大。但帝王的功绩,能用封土的高低来表征吗?其实,一掊黄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承载着什么。想起从古至今围绕周陵真伪的争议,我陡然间觉得实在没有意义,甚至有些可笑。也许周陵确实是秦惠文王和秦悼武王的墓冢;也许周陵不过是陪葬汉帝陵的无名冢;甚或周陵仅仅只是后人为纪念文王他们所堆的一堆土而已,但这些重要吗?搞清楚这些,除了考古意义外,还能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周陵的存在,不是仅仅作为墓冢而存在(那样或许早就湮灭了),而是作为“礼”的表征而存在的。真正吸引我们的,不是周陵陵园内的那几堆封土,以及后人添加的砖瓦,而是它作为一种文化象征,所赋予我们的无穷意象与思索。我们来这里,不就是来问“礼”的吗?   3000多年的风雨,已经让西周的“原礼”之树,在中华大地上化育为枝蔓繁错的参天大树。在“原礼”不断地泛化过程中,有传扬、有遗漏、有赞扬、有反对、有利用、有歪曲,让人难寻当日的形态。但文化正是因泛化而发展,因发展而泛化的,当我们看不清它的原始形态的时候,它实际上已经以一种基因的形态,渗透到我们文化的角角落落,浸濡到我们思想的方方面面。  从周陵出来,我突然想起了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可以此诗,为“礼”做答。

(作者;咸阳市文物旅游局副局长杨军)

第四章 赞之声

2012-07-18 11:07:45

二、周陵寻易

来周陵工作已经近十年了,坦白地讲,我对《周易》并没有多少了解。每天看着纷纷前来卦卜的游客,可自己总是在内心近不了“周易”理论实质,总在一种神秘的光环外迷茫。

周陵被誉为“文武圣地,礼易之根”。“易”的神秘弥漫着这座陵园斗转星移数千年。当地群众世世代代都在传讲着周陵的奇闻轶事,传讲着在文王庙卦卜化凶的神奇,传讲着来周陵进香祈福的灵验。

远古时的伏義氏得背上布满神奇图案的“龙马”,仰观天文,俯查地理而做“八卦”。殷商时,西伯侯姬昌被纣囚禁于羑里七年,遂体察天道人伦阴阳消息之理,演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作卦易辞。从此拉开了人类运用“易”学卦卜演生发展的序幕。至今人们习惯称这种文化为“周易”,预事卦卜也都以用“文王八卦”。

展开咸阳塬文物遗迹分布图,如果说塬上星罗棋布的帝王将相的陵墓似天体间的繁星,那么众星拱卫的就是周陵。

“易”曰,“山为龙脉水为气”,咸阳塬是泾渭水相交形成的三角塬带。南有秦岭,北有九嵕山,而周陵处与天体二十八宿相应之“毕”座。据泾浮渭,龙脉互供,水深土厚。“易”称之为“龙穴”。周文王将周室王宗墓地选定在此,又与京都丰京成“乾”位,完全符合“文王八卦”之哲理。“咸阳塬上埋皇上”为后世各朝所效法。

漫步于周陵林荫小道,处处都有和“易”相关的难以解读的神奇,陵园中轴线上的文武柏、文王陵前的灵石和陵顶生长的文王蒿、连接各陵间的八卦路、周公墓生长的异草(叶色春青、夏赤、秋白、冬黑)等,都世世代代向我们传送着文武周公及太公与“易”学的神秘。

一部《封神榜》使国人对周文王申明大义,以礼德治国,“尊天理法”的治国思想,和他以“易”预事,遵循“道法自然”调整和谐的唯物发展智理,赞叹崇敬。“周公解梦”、“太公兵法”也被人们代代相传至今。

《周易》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目前全人类都在研究《周易》。有人云:《周易》包罗万象是一门科学。有人云:《周易》的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但不是科学只能是一种文化。且不谈它的科学合理性,单就一种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历众劫而覆兴,多逢畏难而不倾亡,独能遇衰而复振兴,不断发展壮大,根源一脉相传到今,是与我们这个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在生产、生活、贸易来往、军事、外交等方面卦卜预知凶吉,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人们用《周易》解读生活和劳动以及自然界中的相生相克、和谐发展,与时俱进的道理,以调整健康进步。在“简易”、“不易”和“变易”中寻求生存观、发展观、和谐观。

中国的文化结构具有民族性的性格,从而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思想精神和文明的传承。从伏義到三皇五帝,再经西周、东周到春秋战国,以“易”学为起源,形成了百家争鸣之局面。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孙武、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在他们的思想中,无不体现辨证方法和“易”理之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说来也怪,有关周陵的归属问题,学术界争论不休几百年。看法不同、观点不同、归属不同,又在不同时期以所谓的学术大家、泰斗的观点对周陵“说三道四”。各种观点和推测不知变了多少次,但有一点没有变,就是自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封周公三十六代孙之爵位,缮治陵寝,到史料可查者自北魏始致祭,降至今,人们都在每年春秋之季来祭祀周陵,这个传统文化千年未变。和这种一脉相承,永不息止的文化精神相比较,我们学术界的争论就略显非常渺小和可笑了。周陵所传承的民族传统“礼”、“易”文化不值得延续吗?

武王灭商后回京都,在周先祖公刘所都之地,“登豳之阜,以望商邑”,忧天下之民而不能寐。今敝人登武陵之顶视野河川,秦岭与九嵕之和谐;塬上周、秦、汉唐帝王将相陵墓分布之和谐;人们生活、生产之和谐;“泾渭分明”之二水和谐汇流投入黄河,无不显和谐兴盛之景象。五陵塬文化遗产所带来的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体现着我们文物保护工作的与时俱进之指导思想,整合地域特色文化与国际文化相链接,把周陵打造成“礼”、“易”文化之名片和世界大文化相接轨,也是“易”文化之哲理之体现。

从文革时期批“易”批“周公”,把“易”学当成一种迷信思想,到今天我们把“周易”视为一门科学、一种文化推向世界,这也许是在“变易”中求得“不易”的定数吧。

周陵话语 第六章 梦之圆 三周陵祭祀典礼议程

2012-周陵祭祀典礼议程

一.与祭人员就位(上午9:00时)

二.全体肃立

三.主祭人就位

四.介绍与祭主要来宾及代表队

五.主办单位代表致辞

六.公祭大典开始(9:50时)

1.鸣炮,击鼓(击鼓九通,代表九州华人)

2.上香,献爵(奏乐)(由主办单位和陪祭代表三人上香,姬姓后裔献爵)

3.敬献花篮

4.恭读祝文

5.行三鞠躬礼

6.礼成(奏乐)

七.恭绕文武陵一周(陵前合影,鸣炮)

八.植树

九.民间文化活动(书画,礼花,戏曲等)

07-18 10:49:05

第七章 盛之韵

2012-07-18 10:45:01

一、文物保护规划

周陵文物保护规划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院编制。整个规划从前期的文物钻探调查到规划文本的编制和论证历时1年半时日。二00九年一月六日咸阳市文物局组织省内外文物、古建等专家对《周陵文物保护规划》进行了详细论证,最后得到一致通过,规划分文本、图片、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三个部分。《周陵文物保护规划》文本分十三章、五十一条。

 

1、总则   

2、专项评估

3、规划          

4、保护规划

5、保护措施       

6、环境规划

7、利用规划       

8、管理规划

9、基础设施规划   

10、研究规划

11、投资结算      

12、规划分期

13、附则

文本对周陵文物保护规划的规划性质、规划背景、规划范围、规划依据,规划范围,规划期限做了明确性论定。规划范围确定为3.31平方千米,较以前提出的范围有所增大。规划期限近期为2009年—2015年,远期为2016—2025年。

专项评估

周陵的文物类型分为地下古墓葬及地面的祭祀建筑。

1,文物价值,周陵是陕西省人们政府与1956年8月6日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陵地面建筑保存比较完整,是陕西省内一处重要的明清古建筑,集中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技术水平,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周陵现在有“小碑林”之称的宋以后历代皇家祭祀碑石42通,文字清晰、保护完好。可根据碑石记载推测各朝代祭祀的礼制。周陵的墓葬、陵园及地下遗存,各角度的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工程建筑技术,宗教文化、丧葬制度、民间文化和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2.社会文化价值

周陵是陕西省咸阳市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咸阳市乃至陕西省的文化传播以及带动当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周陵文化底蕴深厚。“周礼”说明真正的文明是从西周开始的。“咸阳祭周,曲阜祭孔”,反映出人们把祭祀周陵作为一种信仰和文化的寄托。周陵在各个朝代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来祭祀,日久天长,祭祀活动已成为当地后代特定的社会文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为咸阳市的重要文化资源,提升了咸阳市的文化功能建设。它已经在我们的信仰文化、名族文化中培植了一种文物文化的载体。

3、文物现状评估

A 、整体保存状况基本完整。东北角部分陪葬坑及地上建筑文物保存现状良好。

B、环境状况。规划范围内的土地使用以农业用地和农民生活用的为主,部分古建和商业用地。

通过文物类型、价值评估、文物现状评估、保护工作现状评估、现存主要问题对周陵的整体文物和附加文化及生态环境、可延续性做了详尽的评估并对目前的保护现状提出了不足。

规划框架;从规划原则、规划框架、规划目标、整体布局、规划内容五个方面对周陵文物保护规划的科学性、合理    性及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定位。

保护区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对原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区划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A区(重点保护区),B区(一般保护区),C区(建设控制地带)调整为两级,即: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区以地下壕沟四周外扩50米合成的范围,包括现有地上文物及地下两道陵墙内所包含的全部遗址,面积0.80平方千米。保护区内必要的文物保护与展示等建(构)筑物高度一律不得超过6米,结构、色彩、形式、造型要与地上文物建筑风格相统一,保护区内严禁修塘、建渠、修公路等可能有损遗址的工业农业生产和基础建设,禁止挖取土方,禁止一切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无关的建设,区内只能进行考古发掘、保护修复和复员展示工程,区内绿化以种植根系不破坏地上地下遗址为原则进行绿化配置。

建设控制地带为:北至东西4号路,西侧以保护区外扩250米,南侧至西安环线路,东侧以保护区外扩350米围合成的范围,总面积3.31平方千米。建控区内只建设与遗址有关的文化性,旅游性项目。新建,构筑物外观不得破坏遗址区的整体环境风貌。建筑的选址、体量、高度、色彩和形式等均应与保护区相协调,区内建筑高度限制在9米以下。

保护措施  从保护准则、本体保护措施、本体防护措施、专项保护工程四个方面对周陵文化遗存提出了保护要求和标准,提出任何保护措施均应以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保持遗址的真实性。保护区内限制扰土深度为0.3米。

环境规划 对环境整治范围和内容作了详尽明确的规范要求。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环境整治提出了要求和标准。对建设控制地带以外的风貌景观区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利用规划 主要从利用对策、功能分区、展示原则、展示目标、展示内容与展示方式、展示路线、展示服务设施、开放容量 做了规范化要求。

展示原则:周陵保护区内的展示工程必须以不破坏文物遗址原状、环境为前提,展示与配套设施的设置应与文物遗址的整体环境与历史氛围相协调。现场展示内容应以文物遗址本身为主,禁止在文物遗址中仿建古代建筑物的展示场所。

管理规划:周陵文物管理所是国家对该文物保护单位直接实施保护的事业机构,全面负责经过审批的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积极从事周陵的调查征集、保护管理、维护修缮、藏品保管、宣传陈列和科学研究工作。直接负责文物遗址保护项目的实施。展示设施的建设,出土文物的养护陈列、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以及文物保护有关的用地,治安和有偿经营服务等事务。

基础设施规划,对周陵的给排水、电气、电信等配置设施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指导    。

研究规划,从考古工作和研究计划两个方面,着重    周陵以后的调查考古和研究方向。

投资估算 为26669.03万元。

规划分期:近期(2009—2015年)主要工作是对保护区的重新划定并对其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性改造,加强文物遗址的调查工作,搬迁区内商业用房和公建用房。完善区内绿化工程。

远期(2016—2025年)主要工程对建设控制地带内影响环境的建筑进行拆迁和迁移。完成区内的植被恢复。

 

 

绪论  

2012-07-18 11:54:59

绪论

地处咸阳市北郊的咸阳塬,是在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距今约30—15万年)盘踞在八百里秦川的“三门湖”干枯后,渭水逐步发育向东漫流所形成的渭北塬地。塬地的东端因泾水和渭水汇流使塬面形成三角形,状似天体二十八宿的“毕宿”。咸阳塬东西长而南北短,西宽东窄,台面开阔平坦,中部高于南北两翼,平均坡降2.5~3.5%。地下水深20—80米,基本属于无水土流失区。年降水量偏少,仅为530—580毫米,年降水天数98天。年平均气温12.6~13.2摄氏度,积温4100~4300摄氏度。无霜期210~220天,伏期映雨。热水匹配归为热微干型,属暖温带温暖半干旱气候。

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商代,这里是天宫吴回后裔的封地。公元前1146年,周师伐程,战于毕,被王季所灭,王季随都于此,称毕程。公元前1082年,周人自岐迁程,武王建镐前,毕为周人的宗庙所在地。周初,封文王十五子高于此,称毕国。后人称“毕郢”(郢通程),咸阳塬也有“毕塬”、“毕郢塬”、“毕陌”之称。咸阳塬土厚水深,塬面平坦,形似“毕宫”,据泾浮渭。北有九嵕嵯峨连绵的北山系,南有秦岭雄峙,东有华山其脉,西有岐山、杜阳山阻踞。周人定都沣镐后,这里自然是“文王八卦”所选定的皇家陵园之风水宝地(龙穴)。“咸阳塬上埋皇上”是周人以开先河,后世效法之。首先安葬于这块神奇的风水宝地的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及周公、太公、鲁公、毕公君臣,后世称周陵。

继周陵之后,秦惠文王、悼武王、西汉九帝陵、唐兴宁陵、唐顺陵以周陵为中心排列在咸阳塬上,“唐十八陵”也是在广义的咸阳塬范围之内,还有近年来我们发现的北周帝陵。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帝王将相陵墓在咸阳塬上星罗棋布,如天体繁星。而数以千计的星座所供卫的就是周陵。

西汉武帝元鼎四年,诏封周公36代孙姬嘉为周子南君,秩此列侯,以奉先祀,直到中华民国封81代孙姬立发,三年袭。国人对周四王及周公的祭祀,从庙祭、祠祭、墓祭到庙、祠、墓并祭,绵延数千年。从一年小祭,三年大祭到每年春秋两祭,样式也各不相同。这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是国人精神的寄托,是民族灵魂的凝聚。与此相比,学术界在不同时期对周陵陵墓主属问题的争论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际,周陵成为中华儿女净凝灵魂之地。爱国志士纷纷踏来,谒拜先贤,冯玉祥、杨虎城、张学良、陈嘉庚、关麟征、于右任等曾先后谒拜周陵。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拜谒周陵后为周陵中学题词:读书不为救国亡,救国不忘读书。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如果没有了周陵,我们这个泱泱文明之邦就没有追崇圣贤,弘扬礼议、除恶扬善的依托。面对侵略和灾难,我们也就没有了向心力。

这个时期周陵的保护绿化和祀典也是空前的。中央及地方许多官员纷纷捐款、筹款修缮周陵建筑并绿化陵园。大的绿化有西京筹备委员会连续三年的绿化工程和1935年民国政府行政院长戴季陶筹款在陵园种植的18000棵柏树,还有上海中国济生会等机构筹款对周陵古建和陵园墙的修缮。这时政府颁令不得在周陵陵园内打柴放牧。清代中晚期,周陵的植被环境就相当不错,因此才有了“咸阳八景”和“渭阳十胜”中的“文陵葱郁”。而这时的植被环境比那时更茂密,更葱郁。“八卦路”将文、武、成、康、周公、太公陵墓相连,其间杏树、桃树、300亩柏树林、杂木林,鸟语花香,树林葱葱。在每年的清明民族扫墓节,由省、县成立专门临时机构筹备祭祀周陵的准备工作,要训练国民兵和童子军,要整修道路,修剪树木。参加人员有中央、省政府及机关长官、机关公务员、各校师生,都要着装按时参加。

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随着向荒冢要粮的推行,周陵的柏树快速被砍伐和转移,祭祀也一度停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级政府对周陵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尤其是1997年成立周陵文物管理所以后,渭城区政府逐步将周陵中学占用的建筑和文物移交给文管所,并在上级文物部门的指导下对周陵古建进行修缮。2000年将周陵农场所属的陵区土地525亩及周陵中学所属的古建区土地62亩一次性划拨给文物部门。近十余年间各级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相继拨款近五百万元对周陵古建进行修缮,并新修碑廊、铺设地砖、新修陵园围墙、重塑文武周公像,为民众祭祀周陵和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前来周陵游谒的海外华人数量不断增加,面对他们寻根的渴望、问祖的祈盼、回归的眼神和那对祖国对民族的热恋之情,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文物部门加快了景区的文物保护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继2002年清明周陵旅游开发管理处组织咸阳文化界恢复周陵公祭活动以后,“咸阳祭周”之祀典逐年盛大而完善。

2008年《周陵文物保护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随后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将逐步推进。古老而神秘的周陵将向全人类展示中华民族“礼”“易”文化的博大精深。周文化旅游景区也将热诚欢迎全球华人来周陵祭祀先贤,寻根问祖,知礼探易。咸阳塬与周陵

 

咸阳塬是在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距今约30—15万年)盘踞在八百里秦川的“三门湖”干枯后,渭水逐步发育向东漫流所形成的渭北塬地。塬地的东端因泾水和渭水汇流使塬面形成三角形,状似天体二十八宿的“毕宿”。咸阳塬东西长而南北短,西宽东窄,台面开阔平坦,中部高于南北两翼。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商代,这里是天宫吴回后裔的封地。公元前1118年,周师伐程,战于毕,被王季所灭,王季随都于此,称毕程。公元前1082年,周人自岐迁程,武王建镐前,“毕”为周人的宗庙所在地。周初,封文王十五子高于此,称毕国。后人称“毕郢”(郢通程),咸阳塬也有“毕塬”、“毕郢塬”、“毕陌”之称,后又称“北板”、“五陵塬”、“石安塬”等。咸阳塬土厚水深,塬面平坦,形似“毕宫”,据泾浮渭。北有九嵕嵯峨连绵的北山系,南有秦岭雄峙,东有华山其脉,西有岐山、杜阳山阻踞。周人定都沣镐后,这里既是“文王八卦”的“乾”位又是泾渭二水形成之风水宝地(龙穴)。“咸阳塬上埋皇上”是周人以开先河,后世皇家效法之。

从“易”的角度讲,咸阳塬处于泾渭二水汇流相夹之间的三角洲地带,古人称其为“汭位”,风水中叫“水口”(即龙穴)。泾渭二水为朱雀玄武水,二龙交汇、明堂清秀、山环水抱,生气为形,秦岭九嵕成势,为龙脉。泾渭交汇形成的三角台塬又神奇地与天体二十八宿西方七宿的“毕宫”相像,故自西周起凡在西安咸阳区域建都之王朝都把帝陵选在咸阳塬上。

周文王都于毕邑,伐崇建丰京。周武王盟八百诸侯伐纣之时毕作为周人的宗庙所在地。在丰镐京建成之前,毕邑是周人东伐扩张、灭商立国的指挥中心。 “六年,文王春祭于毕”、“文王生于岐,葬于毕。”、“武王上祭于毕” 毕地在汉安陵邑,东距周陵二十里。

咸阳塬北有嵯峨九宗连绵的北山系,南有秦岭雄峙,东有华山其脉,西有岐山、杜阳山等阻踞。《周易》中讲“山为龙脉水主为气”,咸阳塬山环水抱,远山为龙脉,水深土厚。周陵处于毕都上位,符合古人的“易”礼思想。继周陵之后,秦惠文王、悼武王的公陵和永陵也在咸阳塬上。西汉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分别在白鹿塬和杜东塬上之外,其余九陵皆在咸阳塬上,东西一线排列,绵延百里。唐代二十座帝陵,除昭宗葬河南渑池,哀宗葬山东荷泽外,其余十八陵都分布在关中渭河以北,(号称“唐十八陵”,李 昺 兴宁陵在咸阳塬上)只不过唐帝陵将咸阳塬的地理优势扩展到更大范围(陵墓分布跨过泾河)。近年来,北周帝王陵也相继在咸阳塬上被找到,而这些后代的帝王陵呈半月形拱卫着周陵。大自然鬼斧神工地造就以秦岭、九嵕、泾水、渭水所形成的咸阳塬无处不显“易”的神秘和奥妙。西周王陵是按照天穴、地穴、人穴的布局定位,周公、太公等大臣处于左辅穴。后世各朝帝王陵都是遵循“周礼”按昭穆制处于周陵的挂穴。如一代女皇武则天认为武姓是文武王的正宗传人,她当政后改唐为周,追封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周武王为睿祖康皇帝。将其母的陵地选在周陵的“艮山挂穴”。这样,就在这自然的“易”之地增加了“礼”的内涵和文王八卦的精髓,使这块神奇的“易”地更加神秘。

学术界对周陵的归属真伪争论不休,尤其是近年来,将其定为秦陵(惠文王、悼武王)已成公论。但不论是无休止的生搬史料之辩还是不完善的调查推断以及某些“人云亦云”之武断定论,都是对“周陵文化”的狭义理解。

一 史料

1)“不封不树”之说。《周易》云;“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孔颖达曰;不封不树者,不积土为坟,是为不封也。不种树以标其处,是为不树也。此据是众学着否定周陵的重要依据。又据《云梦睡虎地秦简》记;“何为甸人,守献公孝公冢者也”以此断定自秦献公时始有封土。若以此为定论那么《史记、周本纪》载;“命闳夭封比干墓”作何解释?《正义》曰;封,谓益其土及画疆界。《括地志》云;“比干墓在卫州汲县北十里二百五十步。”其二《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葬鲁城北泗上”。《集解皇览》曰;“孔子冢去城一里,冢莹百亩,冢南北广十步,东西十三步,高一丈二尺,,,,,,冢莹中树以百数,皆异种。”孔子于春秋时鲁哀公十六年(前494年)卒,献公孝公为战国时秦国君(前384-361年)。这又怎么解释“不封不树”?其三,1993年我们在咸阳塬上找到的北周武帝孝陵却异常的“不封不树”。 《宋书·礼志二》对其原 因和传承过程有系统的陈述。该书记载,“建安十年,魏武帝以天下雕弊,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到建安末,曹操作终令曰:“古之葬者,必在痔薄之地,其规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曹巫在黄初三年(222)自作终制时,也要求 “寿陵因山为体,无封无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 神道”。后来司马爵因循照做,“豫自于首阳山为 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终制,敛以时服,不设明 器”,其子司马昭、司马师的丧事也皆依其父。这 种“不封不树”的薄葬做法,不仅影响到魏晋帝王,还被臣民广泛遵奉,成为一种自上而下普遍 遵从的制度。魏晋墓葬“不封不树”除了有“天下雕弊”这方面的经济原因,更主要的还是惧怕 被盗墓。曹巫总结“汉氏诸陵无不发掘”的原因就是“祸由乎厚葬封树”

2)“毕”之地望。“葬周公于毕,从文王”、“武王上祭于毕”,西周王陵地在“毕”这是历代学着确认不疑的,但“毕”之地望争执不休,目前大家视乎认定“毕在滈东南杜中”。笔者不敢苟同。《古本竹书纪年》载:“六年,周文王初礿于毕,”、“毕西于丰三十里。”也就是说,六年(帝辛),文王初行春祭于毕,按周制“天子诸侯同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天子之祭为特祭,其余三祭为合祭。前文已述过:杜在镐东南,毕程在丰西北,《史记》说文王“伐崇侯虎,而作沣邑。”《正义》解,“崇”在丰镐之间,又说文王“伐崇侯虎前,仍居程邑”。《国语.晋语八》注说:“豕韦自商之末,改国于唐,周成王时灭唐而封其弟唐叔虞,迁唐于杜,谓之杜伯”。显然杜国是在周成王灭唐之后形成的。可以推出杜是向镐靠近了一步。因“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迁于杜是便于管理和监视。即就是殷唐,周杜,汉杜县,唐毕原就是史公所指的毕地所在,那么从时间上文王在居程邑而向东伐地的那个时段,不可能在帝辛六年在那里行春祭。唐国也不可能有周人的宗庙。此时的周人宗庙只能建在文王他和父亲所居的程邑。如果“毕在丰镐东南杜中”那么“毕西于丰三十里”又如何解释?固“毕”在殷周时期,地在咸阳,不在杜中。《与西周王陵相关的几个问题》(《文博》2002年6期)认为:司马迁认为:“毕在镐东南杜中”,他所指的“杜”可能是依据汉初杜县的位置来说的。这个推断不敢苟同,此句中的“杜”可推定为依杜伯国位置,不可能依杜县位置。史公不可能在阐明“毕”地的关健语中用两个不相连朝代的地名来指地望,另《史记》中用国名、州名、县名表示国都。

二 考证

1) 杨宽、王学理、阎文儒等学着的“不封不树”说和刘庆柱先生的“毕”地说前文已阐明不在赘语。笔者实不能苟同。

2)200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周陵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结论是文武二陵在同一陵园内,同为“亚”字型墓,属帝王陵墓无疑。那么王学理先生之前提出的周陵是秦二王陵(惠文王悼武王)和之后更正的应是秦惠文王及其魏夫人墓就难以成立了。其一,按惠文王和悼武王时期的国情,以秦人好大喜功的性格,又惠文王和悼武王是秦史上具有开拓性转折意义的国君,陵墓的营造也应是具有承前启后性的代表之作。“秦自惠文、武王皆作丘陇”,周陵一带地势开阔、平坦,并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应按此时已有的“陵园制”营建。因而,秦二王陵之说有待于再讨论。其二,秦惠王和后妃(魏夫人)合葬墓之说更需考辨。惠文后是在悼武王死后因“诸弟争立”被诛连“不得良死”的。昭王念其是生父之妻,没有“弃尸荒野,留情而合葬与公陵”。但若按“亚”字形墓的高规格安葬一位内乱诛连的后妃,恐怕不合礼制。

三 考古调查。

2008年2月28日,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焦南峰在全省2007年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说,经过考古发掘初步判断,所谓的“周陵”既非周王陵,亦非西汉墓,应为战国时期某代的秦王陵墓。此结果没有明确是哪位秦王也未说明是某位秦王和后妃之陵。笔者疑问的是,其一,秦二王陵怎么葬于同一个陵园?秦人在这时已由“公墓制”进入“陵园制”了。其二,如果为秦二王陵或是秦王和王妃合葬墓,那么在陵园内西北角和东北角发现的168座战国时期的平民墓怎么解释?平民作为陪葬进入帝王陵园之内且自己还有陪葬器物,这合乎礼制吗?其三,陵园外正东几个有封土陪葬墓(太公墓、周公墓、鲁公墓、毕公墓)又怎么解释?

四  标识

1)《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部分》1955年版,“毕”在咸阳.

2)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周陵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注为传为周文王周武王陵。

3)《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1998年版,标为周陵。文字部分注说应为秦陵。

4)《咸阳市文物志》2008年版,标为周陵。并注说当代学着认为是秦陵。附表二《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栏里没有周陵。

5)《渭城文物志》2008年版,将周陵列为传说和有记载的陵墓。本志大量收录了周陵的文献和图片;周陵历代修茸表、明清祭周陵碑碣表、周陵旧貌、周陵碑石、周陵碑廊、周陵牌楼、周陵前殿、今日周陵、祭周陵碑拓。文字部分还专有“历代祭周陵”。但在表四《陕西省公布的名胜古迹》中将周陵直接录列到秦代陵墓条目中,标为秦公陵、永陵,埋葬者是惠文王赢驷和悼武王赢荡,在注备栏注传说为周文王陵、周武王陵。附录一大事记,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没有了周陵。不知是无意的遗露还是有意的回避。

6)《渭城区志》1988年版,标为秦公陵和永陵。同样记述了周陵的祭祀碑石和古建。

7)《咸阳地名志》1987年版,地图和文字都标为秦公陵和永陵。

8)《陕西省帝陵档案》2010年版,介绍了专家观点,但还是把周陵放在西周条目下作周文王、周武王陵介绍。

9) 周陵的文陵前有咸阳市人民政府所立的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名称是周陵,时代是周。既然学者已盖棺定论,政府为何知错不改?

10)咸阳市、渭城区各类志书的大事记和近年来印发的名胜古迹旅游宣传册里,少不了记述康有为、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关麟征、郭沫若、戴相龙、舒同等名人来周陵之事。

11)1934年,《周陵志》修成并印刷出版。提名林森,主编宋伯鲁,戴季陶作序。为中国第一部陵墓志。

12) 《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部分?周代图》1955年版,“毕”在咸阳不在镐东南。

归纳以上洞之,本地儒生和丛书较外界及国家级学着大胆武断。

五 周陵文化之个人观点

有关周陵的归属问题,学术界争论不休几百年,但有两点没有变,一是官方对姬姓后裔的封爵自西汉武帝元鼎四年至民国不断。二是自北魏至今,国人逢每年春秋之际祭祀周陵,这个传统文化千年未变,这是国人精神的寄托,是民族灵魂的凝聚。和这种一脉相承,永不息止的文化精神相比较,学术界对周陵陵墓主属问题的争论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周陵所载的文化精神,所产生的效应已远远超过了其陵墓本身,“咸阳祭周”是尽2000年中华祭祀文化之主流。

《周易》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单就一种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历众劫而覆兴,多逢畏难而不倾亡,独能遇衰而复振兴,不断发展壮大,根源一脉相传到今,是与我们这个民族对“易”道精神的时代把握息息相关的。人们用《周易》解读生活和劳动以及自然界中的相生相克、和谐发展,与时俱进的道理,以调整健康进步。在“简易”、“不易”和“变易”中寻求生存观、发展观、和谐观。周陵问礼、周陵寻易、问祖寻根、祭祀圣贤,没有周陵就没有了依托。

中华的文化结构具有民族性的性格,从而决定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思想精神和文明的传承。从伏義到三皇五帝,再经西周、东周到春秋战国,以“易”学为起源,形成了百家争鸣之局面。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孙武、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在他们的思想中,无不体现辨证方法和“易”理之道。“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以周陵为圆点所形成的咸阳塬文化圈,秦岭与九嵕之和谐;塬上周、秦、汉唐帝王将相陵墓分布之和谐;百姓生活、生产之和谐;“泾渭分明”之二水和谐汇流投入黄河,无不显和谐兴盛之景象。咸阳塬文化遗产所带来的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体现着我们政府和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与时俱进之指导思想,整合地域特色文化与国际文化相链接,把周陵打造成“礼”、“易”文化之名片和世界大文化相接轨,也是“易”文化之哲理之体现。也是在“变易”中求得“不易”的定数。

六   结束语

历史从这里匆匆走过,文化却永远凝聚在这里。周陵已不仅仅是两座陵墓,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礼、易”文化的依托,是国人心中毋庸置疑之“礼易之根。”笔者不赞成近几年许多专家为了当地经济利益,千方百计找文化资源,甚至不惜捏造历史。但对陕西的专家学者绞尽脑汁否定周陵之非同一般之勇气和直率也不敢赞许。

打造以周陵为中心的“咸阳塬文化经济特区”是目前和以后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注:1.本网站内容系同行内部交流信息,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2.本网站所有信息版权归原创版主所有。信息中如有侵权,请与本网站联系,需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3.本网站由西度数码、谷歌网络、学做网站论坛、遗安文化研究中心后台支持。
4.欢迎各地同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同时欢迎投稿推送,原创本网站给予适当奖励。
5.本网站通讯:手机:18267661956 13659523068 邮箱:369489269@qq.com 微信:PXD963066

'404' - 合肥空调维修公司
Copyright © 2012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登录后台|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