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钟璐父子三进士
2018.8.22 信息来自互联网
浙江天台庞学栋整理上传
庞钟璐,字宝生,男,出生于1822年,江苏常熟塘桥镇人(塘桥镇原属常熟,现属张家港。 道光二十七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擢庶子,迁侍讲学士,署祭酒,授光禄寺卿,擢内阁学士,历户、兵、吏诸部。同治九年,擢左都御史,署工部尚书。十年,授刑部尚书。丁母忧,归。光绪二年,卒,谥文恪。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庞钟璐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 生 地:塘桥镇
性 别:男
个人简介
(1822 -1876)字蕴山,号宝生,乳名文龙,塘桥镇人(塘桥镇原属常熟,现属张家港)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殿试卷进呈御览时,排为第八。皇帝看过后,改排为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咸丰二年(1852年),大考列入一等,升庶子,后又提升为侍讲学士,署理国子监祭酒,转侍读学士,升光禄寺卿,迁官内阁学士。官历内阁学士,礼、工、吏、户、兵诸部侍郎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后父丧,归里守孝。咸丰十年,任江南督办团练大臣,设局劝捐,集勇办团,组织地方武装,与太平军作战数十次。农历七月,太平军攻塘桥,克常熟,庞钟璐被迫退至上海。他募勇千人,在新泾、大场、华漕等地袭击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年),接应李鸿章至上海镇压太平军后,遵旨回京供职,先后署工部侍郎,补礼部侍郎,典湖南乡试,督顺天学政,调户部侍郎,署兵部侍郎,调吏部侍郎,升都察院左都御史,署工部尚书,升刑部尚书。请准失守地方官以罚款免治罪,蠲免被兵地方钱粮,皆得准行。同治六年(1867)疏陈荒政十事,督办京师五城团防。对国事有很多建议,但奏稿留存很少。他主持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深为众人所推崇。光绪二年二年(1876年)农历闰五月初六日,卒。
其家为藏书世家,曾祖庞泓,字复初,号玉泉,喜藏书,著有《辑翠山房稿》。祖父庞鹏举,字南池,亦好藏书,构建有“步云楼”藏书处,插架逾万卷;父庞清标,字伯轩,复益购数千卷。并编纂有《步云楼书目》,今存佚待考。他为官之余,收藏图籍为己任,特嗜元刊宋板书,其”铜鼓斋”藏书在常熟知名,数达万卷之余。因与著名藏书家翁同龢是同乡,两人相往甚密。多次与翁同龢同到厂肆买书,为了购书,翁同龢曾夜见庞宝生,谈论高丽请雪冤辩诬表文,大发感慨称:中国书籍不得售与外藩,关津均应搜索,近东国陪臣每岁来京,率捆载五车,无人过问,此将长傲启羞之渐也。藏书印有”海虞庞氏收藏图书”等,所藏之书散于咸丰兵燹。著《文庙祀典考》、《读均轩诗赋稿》等等。
清史稿记载
庞钟璐,字宝生,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七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咸丰二年,大考一等,擢庶子,迁侍讲学士,署祭酒。明年,授光禄寺卿。八年,擢内阁学士,署工部侍郎,以父忧归。十年,江南大营溃,苏、常沦陷,督团勇防御。上命钟璐陈奏军事,钟璐疏言:”常、昭三面皆贼,惟恃民团抵御。器械不精,纪律不明,若大兵不速至,恐裹胁愈多,愈难措手。请饬督臣曾国藩迅由祁门统师南下,常、昭库款无存,惟赖捐输充饷,军需浩穰,捐户搜括无遗。并请饬督臣於就近完善之区,筹赀接济。”又奏:”江北惟通州最完善,与常、昭有唇齿之依。在籍布政使徐宗干廉能素著,请饬令督办通、泰一路捐输,并会筹常、昭防剿。”从之。
寻命督办江南团练。贼由江阴东窜,逼常熟,钟璐率团勇数战,亡其精锐,奏请江北诸军速援。上以水陆各军势难兼顾,温诏慰勉。八月,贼陷常熟,钟璐奏自劾,并请饬荆州将军都兴阿统楚师兼程进驻通州防北窜,上责令规复。钟璐自崇明赴上海,设局劝捐,集团守御。荐上海知县刘郇膏循声卓著,为江南州县之冠,报闻。又以军需饷急,奏请令失守地方官罚锾免治罪,谕有”捐输巨款、募勇杀贼、随官兵克复城池者,得据实声明请旨”。寻奏言:”贼所胁之众数百万人,何一非皇上赤子?若非设法解散,穷无所归,必铤而走险。请明降谕旨,予以自新,释兵归降者勿杀,薙发投顺者勿杀。又陷贼州县,多设立伪官,迫索钱米,以减轻田赋,摇动人心。历来被兵州县,钱粮均奉恩旨蠲免。此次苏省被贼,户口散亡,收复之后,无从徵收,不如施恩於未复之先,使愚民不为所惑。”诏如所请。
十一年春,贼自平湖、乍浦窥金山,钟璐督团勇进击,斩馘甚众。新埭贼扰大泖港,枫泾贼窥角钩湾,复会官兵破之。是年冬,以苏、常沦陷,吴民待援,有逾饥渴,复疏请敕曾国藩分兵急取苏、常。与江苏诸士绅贻书国藩,言:”上海饷源重地,请以奇兵万人,一勇将统之,倍道而来,可当十万之用。”国藩乃遣李鸿章率师浮江而东。俄、法两国请助兵讨寇,钟璐奏言:”中国平内乱,原无待藉手外人,而值贼势蔓延,兵力单薄,不能不为从权之计。惟外人助攻,为通商而起,必先自有把握,方裨大局。”谕江苏巡抚薛焕妥筹酌行。
寻裁各省团练大臣,召还京,再授内阁学士。同治元年,迁礼部侍郎,迭署工、吏诸部,督顺天学政。四年,呈所纂《文庙祀典考》。六年夏,畿辅亢旱,疏陈荒政十事,下部议行。命偕大学士贾桢等督五城团防,历户、兵、吏诸部。九年,擢左都御史,署工部尚书。十年,授刑部尚书。丁母忧,归。光绪二年,卒,谥文恪。
庞鸿文
本 名:庞鸿文
字 号:字伯纲,号:絅堂
所处时代:晚清
出生时间:1845
去世时间:1909
主要作品:《江亭春望》
[清][公元1845年-1909年]
庞鸿文(1845~1909)字伯絅,号絅堂。常熟人。庞钟璐长子,画家庞薰琹祖父。清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精于词赋骈文,又讲求经史,留意经邦济世之学。曾任湖北学政,多次主持广西、云南乡试,分校光绪乙酉科(1885年)乡试卷和庚寅科(1890年)会试卷。又调任国子监司业,擢升太常寺少卿、通政司副使等职。戊戌政变后,托病辞官归里。居家十年间,热心办学,讲求实业,主张振兴农业,重视乡土文化。光绪二十八年游文书院改办常昭公立高等小学堂,曾为主事之一。因县志年久不修,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会同邑中乡绅邵松年、陆懋宗、俞钟颖等人,以光绪初年杨泗孙等辑录的采访稿为基础,广征博采,参访考订,于光绪三十年春,纂成《常昭合志稿》五十卷。所著诗、古文词若干卷。
觚棱佳气捧去来,辉映昭王旧日台。
黍谷几吹邹律暖,析津频泛汉槎回。
山连榆塞形原壮,水咽桑乾冻未开。
为望蓟门烟树里,此中应有栋梁才。
【题张雨生橅黄小松坡公石铫图】
小聚城南尺五天,六街腊鼓又催年。
一瓯苦茗饶乡味,却忆家山玉蟹泉。
肯向卢沟策蹇无,龙潭佳处拟蓬壶。
歇心亭上烹茶坐,好写奇峰散绮图。
庞鸿书
庞鸿书,字劬庵,号郦亭,常熟人。清代刑部尚书庞钟璐的次子。光绪庚辰(公元1880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在当翰林的十年中,与其兄庞鸣文,留心时务,对于兵刑、盐漕、河渠诸书,无不考究。后迭署天津道按察使,升湖南按察使,晋布政使,授巡抚。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庞鸿书
国 籍:清
民 族:汉
出生日期:1943年
逝世日期:1911年5月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贵州巡抚。1911年5月(辛亥四月),因病免职,68岁卒。
1907年,张鸿藻、张百麟等人筹组自治学社,贵州巡警道贺国昌因拿不准,将自治学社申报准的文案和《自治学社杂志》第一期送给巡抚庞鸿书批示。这庞鸿书出身官宦家庭,老于官道。
他翻了翻《自治学社杂志》第一期目录,杂志上登载的张百麟《瓜分警告之警告》、《发起自治学社意见书》,张鸿藻的《自治之原理》、梦禅的《黔省危言》、小说《越南亡国史》等文章。他随意翻到张百麟《发起自治学社意见书》,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危矣哉!过渡时代之中国。正如船载珍璧,行驶遇风,邻舟环而视之,有坐待其覆者,有利其覆者,有欲乘其未覆而劫夺之者。则舟中人之艰险为何如也……”放下杂志,庞鸿书说: “好文采,文章一泻千里,思虑缜密,想不到贵阳有如此人才。”说罢,写下批示。
贺国昌拿回批示,还以为得到了批准,十分高兴,打开细看,却见庞鸿书批道:”本部院现奉上谕,学生宜专心向学,不宜干预政事。查所载《社员姓名表》学生已占多数,本部院碍难核准立案,迎巡警总局转饬知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