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遗安文化研究中心”门户网站!遗安精神哲学思想,是世界大同的科学真理!我们宣传遗安文化精神哲学思想,旨在:弘扬遗安文化精神。也是一大批热心研究历代名人姓氏文化遗产、事迹、文物古迹业余爱好者互相交流的网上平台空间。更是在弘扬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理解民族观、宗族观,唤醒文化自觉,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两个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研究活动,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挖掘整理历代姓氏名人文化宝贵遗产并继承和发扬光大。 纪念农村教育活动家——庞顶宪先生逝世七周年     明心宝鉴     《文始真经》全讲解     与 妻 书     二十四山准确坐向方位坐标度数     清·李毓秀《弟子规》     《程氏家训“三字经”》     清廉广角——庞泮:直声动天下     《增广贤文》完整版全文+注解     《半点禅》     《十无益》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文化论坛 > 1.诗文论述 > 正文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发布时间:2018-11-19   分类: 2.支派始祖, 2.正史文献, 4.馆藏文物, 5.谱牒整理, 历代英烈, 宗谱研究, 文物古迹   浏览次数:665  16px  14px  12px
摘要: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2018.11.2 浙江天台庞学栋整理转载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是一篇散文,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编的《战国策》。三人成虎的典故就出自此章。这里揭示出了一个只有权谋家们才知道的秘密:那就是人……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

2018.11.2

浙江天台庞学栋整理转载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是一篇散文,出自西汉文学家刘向编的《战国策》。三人成虎的典故就出自此章。这里揭示出了一个只有权谋家们才知道的秘密:那就是人类语言对事实的支配性。三人成虎比喻:讹传一再重复,就可能以假充真。

作品名称:三人成虎

创作年代:西汉

作品出处:《战国策•魏策》

文学体裁:散文

编    者:刘向

 

  

 

1 原文 

2 译文 

3 注释 

4 作品评析

5 作品出处 

6 三人成虎寓意 

7 编者简介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原文

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1]

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译文

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恭对魏惠王说: “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陛下会相信吗?” 魏惠王说:“我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有两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惠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恭又说:“如果有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了。”

庞恭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只因三个人说街上有老虎,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批评我的人又不止有三个。希望大王明辨啊。” 魏王道:“我自然不会听信谗言。” 于是庞恭告辞而去,而谗言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庞恭回国,果然没有再见到魏王了。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注释

1.质:做人质。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建立信任关系,要互派人质,一般用国君之子作为人质,称为“质子”

  1.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2. 市:墟集,后世衍申为城市。
  3. 之:代词,这里指“市有虎”这件事。

5.信:相信。

  1.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2.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3. 明:明摆的,明明白白的。
  4. 去:距离。
  5. 愿:希望。
  6. 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13.庞葱从邯郸反,竟不得见:庞葱从邯郸回来,终不能见到魏王。意指魏王已听信谗言,不召见庞葱。

14.议臣者:非议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葱自称。

15.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庞葱随侍魏太子到赵国都城邯郸去做人质。

16.庞葱:魏国大臣。

17.见:召见。

18.反:通假字,通“返”,返回的意思。

19.大梁:地名,魏国国都

20.质:抵押,这里指作人质。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作品评析

语言世界与真实世界是不同的,语言并不能指称真实。但语言却是达到真实世界的唯一手段,真实世界只能靠语言来揭示、诠释。谋略的产生,就在于语言世界和真实世界的不对称性、依赖性上。事实可以由语言传播来改变、调遣甚至颠覆。认识具有危险性的语言,谨慎地对待语言,是为人处世的明智之举。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作品出处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出自《战国策》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bǎi hé)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约12万字。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三人成虎寓意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了“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以假乱真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编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又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楚元王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为谏大夫。汉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汉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中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生平事迹见《汉书》卷三十六。 [2]  [2]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注:1.本网站内容系同行内部交流信息,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2.本网站所有信息版权归原创版主所有。信息中如有侵权,请与本网站联系,需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3.本网站由西度数码、谷歌网络、学做网站论坛、遗安文化研究中心后台支持。
4.欢迎各地同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同时欢迎投稿推送,原创本网站给予适当奖励。
5.本网站通讯:手机:18267661956 13659523068 邮箱:369489269@qq.com 微信:PXD96306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Copyright © 2012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登录后台|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