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遗安文化研究中心”门户网站!遗安精神哲学思想,是世界大同的科学真理!我们宣传遗安文化精神哲学思想,旨在:弘扬遗安文化精神。也是一大批热心研究历代名人姓氏文化遗产、事迹、文物古迹业余爱好者互相交流的网上平台空间。更是在弘扬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理解民族观、宗族观,唤醒文化自觉,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两个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研究活动,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挖掘整理历代姓氏名人文化宝贵遗产并继承和发扬光大。 纪念农村教育活动家——庞顶宪先生逝世七周年     明心宝鉴     《文始真经》全讲解     与 妻 书     二十四山准确坐向方位坐标度数     清·李毓秀《弟子规》     《程氏家训“三字经”》     清廉广角——庞泮:直声动天下     《增广贤文》完整版全文+注解     《半点禅》     《十无益》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文化论坛 > 1.诗文论述 > 正文
 

新编《庞氏宗谱》(蔡塔支)印行记

摘要: 新编《庞氏宗谱》(蔡塔支)印行记 文/庞云初 信息来自:萍水相逢 [1974] 2016.8.12 浙江天台·庞学栋转载   2019.7.12   蔡塔庞家村位于丹阳市吕城镇西北五公里处,自先祖迁居扎根此地,按籍细考,距今已有……

 

新编《庞氏宗谱》(蔡塔支)印行记

文/庞云初

信息来自:萍水相逢 [1974] 2016.8.12

浙江天台·庞学栋转载   2019.7.12

 

蔡塔庞家村位于丹阳市吕城镇西北五公里处,自先祖迁居扎根此地,按籍细考,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了。其间,一脉相传,世代繁衍。庞氏在百家姓中,虽非大姓,但在蔡塔这个地域,因历代村人崇尚克已,世风淳朴;推崇教育,人才辈出;行孝为先,代有善举,加之人丁兴旺,出了不少人物,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村。

据统计,解放后,全村共有47名本科生,16名大专生,24名中专生,其中清华、北大、南大各2名,人大、西安交大、苏大各一名,另外,还有一些人通过参军、招干等渠道,成为村级以上干部。这些庞家子孙,一个个英武有用于社会,或报效国家,或服务乡里,庞家村由此声名远播。

一、一些从这个村里走出去的老年人,在孙儿绕膝,颐养天年之时,常常会撩发乡愁,梦回故里;就是那些在国内外工作的年轻人,稍有闲暇,也都会遥思故乡。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发出疑问:我从哪里来?我的家乡起源于何时?我的根在哪里?

二、其中就有两位乡贤,一直念兹在兹。他们几经商议,决定追根溯源,重修宗谱。

动议重修宗谱的是兄弟俩,老大叫庞守诚,原是青海省电力公司的副总工程师、供电局长;老二叫庞志成,原是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化学系主任、教授。他们之所以要重修宗谱,浓烈的怀乡思祖之情是一方面,最主要的还是源于他们那个家庭的深厚教养。

两位先生都是上世纪40年代生人,上下还有五个姐妹。父亲读过私塾,有些文化,解放后一直苏州城里工作。在他们的记忆里,父亲是个极其严肃而又严谨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大善人,但凡村里人家有什么难事,他知道后,总是力所能及地给予帮衬;逢年过节,总要去买不少药品回来免费送给有需要的人家;家里的农活和家务则由他们的母亲一个人操持。2006年5月3日,《丹阳日报》刊发胜华、亦华的文章《母爱的力量》,说到他们的母亲:

“自从成了庞家媳妇,张凤英先后生了7个孩子。男人在外工作,家里不管是男活女活全由她包揽了:白天推车耕田锄草一头扎在地里,晚上纺纱织布缝衣纳鞋底。夜以继日,天天相同,年年不变,即使累得吐血也不肯停歇。她心中有个愿望:要攒钱让孩子们读书。”

“张老太至今都不愿回想当年由于实在交不出超支款而只好提着空粮袋流着泪回家的情景。曾有人好心地劝她:让孩子回来种地吧,也好帮个手。不,再苦也不能叫。她认准一个十分朴素的理:只有读了书,孩子的将来才不会象自己那么苦。为了孩子,汗水染白了她的头发,风雨吹散了她的年华。”

“张老太的辛劳得到了丰厚的回报:7个孩子4个大学毕业,一个大专毕业,一个中专毕业,一个高中毕业,现在他们分别在上海、青海、北京、常州和本地工作,有2个高级工程师,1个博士,2个教师、1个护士,1个乡村医生。”

“岁月终于翻过了艰难的一页,张老太再也不用为了吃穿操心了,可是她一个铜板要掰成两个用的节俭本质却丝毫没有改变。……然而,队上铺路修码头,她不但自己捐了100元,还替儿子捐了100元;村里有人开车撞了人赔了钱,她主动送钱上门;运河中学一学生家里遭了火灾,她听说后马上让女儿送去50元;邻村一女孩患了白血病,她又送去50元。……这样做她感到很开心。她说:“我的太婆就喜欢帮助别人,这恐怕就是我们家里的传统,积德呢。”

从这篇文章里,不难看出,张凤英老人是这样一位农村妇女:吃苦耐劳有远见,还有一副菩萨心肠。在当时的农村里,物质生活极其艰难,人家是让孩子放弃读书,以缓解一时的衣食之需,而张凤英老人却是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供这么多孩子读书,不管男女,一视同仁,一个也不落下;而当苦尽甘来,她又能淡泊处世,助人为乐,这是怎样的一种大胸怀、大境界啊。

母亲的大爱和言传身教深深地感染并影响着孩子们,他们自小就懂得发奋,懂得感恩。他们心中,装满了对父母的爱和对家乡的情。每年过节,都会带领儿女们远道回到家乡,陪伴父母,和乡亲们叙旧,为村里的学子提供指导,帮村里的发展出点子。家和家乡永远都是他们最温馨的港湾,力量的源泉。

2003年,当得知儿子们准备重修家谱时,八十七岁的张凤英老人立即表示支持。在组稿过程中,她凭借超乎平常的记忆力,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线索。

二、解放前,庞家村人曾经有6户人家收藏过1917年版的《庞氏宗谱》(多宗6册)。文革中,这些也都被列入“四旧”。为避祸害,那些人家纷纷拿出来,送到大队部,与其它“四旧”物品一起集中烧掉。村人庞桃林,通过一位在村里学校工作的张林法老师,趁人不注意,私自藏匿了属于蔡塔支的一本。日后得知,另一村人叫木本的,他当时用废旧报刊充当宗谱拿去烧掉,从而把那套宗谱完整地保存下来了。木本处世谨慎,秘而不宣,村人一直无人知道。

有一年,旅居台湾的乡贤庞子建先生回到阔别数十载的家乡,与村人聚会时,感叹岁月无情,人事无常,特别提到了《庞氏宗谱》,说如果能够对照宗谱,对故乡几十年的变化认知就容易多了。当时,庞守诚先生的父亲庞玉坤先生在座,他与庞子建先生年青时私交甚好。之前就听说蔡塔支的那本宗谱仍存于世,他回家后多方打听,终于在另一村人家里找到了那本宗谱。既是乡亲故交的心头牵挂,庞玉坤先生就想将那本宗谱抄出来,送给他带回台湾。于是,庞玉坤先生夜以继日,伏案疾抄,竞月事竣。

当时,社会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解放,庞玉坤先生担心事泄于已不利,所以整个过程一直在暗中进行,就是自己的儿子也不得而知。宗谱抄出来后,他复印了几份,一份留给本族长房长孙庞留根(时任丹阳中学副校长,一直住在丹阳城里),一份送给一位少年好友庞玉亭(工作、居住在无锡市里,后由庞玉亭转给了庞志亭),抄件送给台湾庞子建先生,原件完璧归赵。

多少年后,庞守诚先生极偶然地在庞志亭家里见到了那本宗谱复印件,大吃一惊,说这是我父亲的字体啊。通过进一步追根究底,才得知事情的原委,而这时,他的父亲庞玉坤先生已经谢世多年。在这期间,邻居庞木本也私下告知庞守诚先生,他家藏有完整宗谱,并向庞守诚先生出示过,果真保存完好。

三、修谱是一项头绪繁杂、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现存的《庞氏宗谱》行世至此,已逾九十年。期间人物增减繁多,加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人员流动多,村庄变化大,要想较为准确地将宗谱续好,难度可想而知。庞守诚、庞志成两位先生,都已年近六旬,一个在青海兰州,一个在北京,远离家乡,更有诸多不便。明知困难重重,但身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兄弟俩,心诚志坚,言出必行,知难而进。自决定重修宗谱后,他们进行了具体分工:庞守诚先生对乡情人物了解较多,由他负责回村里组稿;庞志成先生精通电脑,由他负责文字编辑,统筹,并在北京完成印刷、装订成册。

从那年开始,庞志诚先生便利用出差、探亲的机会,还多次专程回到村里,采集信息资料。几十年的时空交错,几十年的人事变迁,准确采集谈何容易?有的人家,老人已去世,年轻人对几代人的追忆多有不详;有的一家人忙于工厂,多次上门寻不见;有的已举家外迁……,种种情形,都增添了采集的难度。白天或者黑夜,许多日子里,庞守诚先生夹着资料本,一次次登门,向左邻右舍求证,通过电话邮件求证,不断对照修改,力求还原历史真实。对有些实在无法求证的事项,他就参照父亲当年在那本手抄本上加旁注的方法,用(?)来存疑,以待日后补正,决不以猜想作结论。

村人庞炳青老先生时年87岁,退休前一直从事教育事业,是庞家村非常有名望的人物。他博闻强记,对村史掌故颇为稔熟。此时,已随女儿居住丹阳市区,平时难得回村里。庞守诚先生对老先生一向尊重,两次专程到丹阳,骑着从城里亲戚那里借来的自行车去看望老人,并向他介绍重修宗谱一事。老先生称赞有加,认为是给庞氏家族做了一件大好事。他亲自执笔,将本家情况历历陈述。庞守诚先生倍受感动,更坚定了修好宗谱的信念。

听到大哥他们在重修宗谱,在村卫生所工作的四妹庞小娟也主动参与进来,她做“赤脚医生”许多年,村人的生老病死,她那里都有详尽的记载。她利用业余时间,将大哥的宗谱资料本拿来逐一对照补充,进一步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

村里另有一些热心人,也主动前来提供资料。

一次次采集,一次次核对,一次次修正,历时两年半,《庞氏宗谱》(蔡塔支)的信息采集工作终于告一段落。

四、远在北京的庞志成先生,在学术领域是博士、教授,电脑方面也是专家,但修宗谱却是第一次。他利用业余时间,反复研究由村人庞木本提供的宗谱,并参照其它宗谱样本,逐步摸索出新宗谱的编辑思路,并确定了初步的设计方案。同时,将大哥庞守诚先生通过邮件源源不断传送过来的信息资料输入电脑。由于资料录入的工作量大,他本人还有许多学术研究工作要做,又想尽快将这本宗谱印行于世,一年之后,在许多基础性工作完成的情况下,庞志成先生请刚从大学毕业的四妹家的女儿庞文华去北京,和他一起参与编辑工作。一个是技术方面的专家,一个心灵手巧反应敏捷的青年学生,爷儿俩相得益彰,大大加快了编辑的速度。

谱文的初稿出来后,庞志诚先生通过邮件将它发给庞守诚先生,由他带回村里做进一步的校对。这时候,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那就是宗谱的世系图和世系表。这也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堂兄庞留根先生。

庞留根先生早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曾在北京四机部电子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后回丹阳从事教育工作,他的父亲和庞守诚先生的父亲是同门亲兄弟,两家不但同宗同源,且兄弟间感情十分深厚。当初叔父将手抄本宗谱传给他,不但因为他是长房长子,还因为他对宗谱素来有研究。庞守诚和庞志成两位先生当初没有惊动堂兄,是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不想过多劳累他,但现在,他们只能请堂兄“出山”了!

庞留根先生得到两兄弟的邀约后,虽也稍稍埋怨当初没有知会他,却也很明白他们的一片用心。他立即着手开展这项工作,根据谱文提供的大量资料,庞留根先生分条缕析,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构勒,11页世系总图,11页世系表终于宣告完成。

经三兄弟通力合作,历时三年的新编《庞氏宗谱》(蔡塔支)于2006年10月定稿。

五、张凤英老人一直默默关注着孩子们的行为。每次庞守诚先生回来,她总是忙里忙外,除张罗着儿子的吃住外,还亲自跑这家跑那家,帮儿子穿针引线。遇到有人对本家世产生一些疑问的时候,总是用她那惊人的记忆力,帮助人家恢复记忆。她成了儿子们最得力的帮手。

宗谱定稿后,兄弟们谈到了印刷费用。这时候,张凤英老人已经患病在床,听到儿子们的谈论,母亲发话了:“好事做到底吧。”一两拨千斤,儿子们懂得母亲的意思。他们会心地笑了:在母亲眼里,原来我们都还是孩子啊。明知道我们是不会要乡亲们出一分钱的,可母亲一定要这样说一句,才可以放心。提到这些事,庞守诚先生的眼眶湿润了,看得出,父母在他们这些孩子们心里,有怎样的分量。

2006年12月,新编《庞氏宗谱》(蔡塔支)终于在北京印制出来,并迅速送回家乡。这本散发着油墨香的新书扉页上,非常醒目地题写着这样三句话:

纪念世世代代在长江之南运河之畔辛勤劳作的庞氏宗族历代祖先!

传承古老中国江南农村淳朴厚重的历史文化并在新时代发扬广大!

晓喻繁荣昌盛前景远大的庞氏宗族子子孙孙饮水思源知来龙去脉!

当我读到这些句子时,被深深地感动了。我知道,由庞守诚、庞志成先生题写的这些文字,道出了我们庞氏子孙的心声,也道出了中华儿女的心声:辛勤善良的中国人啊,一代代繁衍生息,我们的祖先不但用汗水和智慧哺育了下一代,还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百事孝为先,尊师重教,勤俭节约,忍辱负重,自立自强……,正是有了伟大的祖先的代代传承,我们才赢得了生命的尊严,才赢得了民族的独立。

不忘祖先,不忘我们的根,知根知柢,我们才能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我们才有未来。

六、村人陆续收到了这本免费赠送的新编《庞氏宗谱》(蔡塔支),人们在不断翻阅的过程中,仿佛与历史、与先祖作了一次近距离的交流,接触,内心深处的最柔软的部分被轻轻地掀起,人们在怀念自己的祖先的同时,也被醇厚的村庄历史文化浸润着。

乡贤庞炳青老先生、村人庞拨成等七人有感于张凤英老太的深明大义和高尚道德,于2006年岁末,共同制作了一块扁额,赠送至门下。扁额中央题着四个烫金大字:淑德永芳。副题则写着:庞门张氏教子有方续修宗谱功德千秋流芳百世。而就在扁额送至的前些日子,张老夫人已经与世长辞,享年90岁。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注:1.本网站内容系同行内部交流信息,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2.本网站所有信息版权归原创版主所有。信息中如有侵权,请与本网站联系,需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3.本网站由西度数码、谷歌网络、学做网站论坛、遗安文化研究中心后台支持。
4.欢迎各地同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同时欢迎投稿推送,原创本网站给予适当奖励。
5.本网站通讯:手机:18267661956 13659523068 邮箱:369489269@qq.com 微信:PXD96306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Copyright © 2012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登录后台|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