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遗安文化研究中心”门户网站!遗安精神哲学思想,是世界大同的科学真理!我们宣传遗安文化精神哲学思想,旨在:弘扬遗安文化精神。也是一大批热心研究历代名人姓氏文化遗产、事迹、文物古迹业余爱好者互相交流的网上平台空间。更是在弘扬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理解民族观、宗族观,唤醒文化自觉,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两个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研究活动,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挖掘整理历代姓氏名人文化宝贵遗产并继承和发扬光大。 纪念农村教育活动家——庞顶宪先生逝世七周年     天台历代人口     人生十字决:德难静为然 雅乐美幸忧     《鉴略》     姓氏变迁     赤城志卷第二十八     凝聚为人处世之真理“四字要决”     几千年国学文化传承字字珠玑,为人处世之真理     逢人处世三不说,可让你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     内战……死了多少人     把权与利还给大众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文化论坛 > 1.诗文论述 > 正文
 

《湖商》第四集一掷千金》(探索·发现2007-046)

发布时间:2020-03-08   分类: 2.正史文献, 3.断代连接, 4.进士举人, 4.馆藏文物, 5.谱牒整理, 历代英烈, 文物古迹   浏览次数:509  16px  14px  12px
摘要: 《湖商》第四集一掷千金》(探索·发现2007-046)      信息来源: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6日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 浙江天台·庞学栋 整理转载 2020.02.02   浙江省湖州市郊外,有一座民国烈士陵园。进入……

 

《湖商》第四集一掷千金》(探索·发现2007-046)

     信息来源: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6日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

浙江天台·庞学栋 整理转载

2020.02.02

 

浙江省湖州市郊外,有一座民国烈士陵园。进入陵园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巍峨的石牌楼,牌楼正中的横匾是孙中山手书的“成仁取义”,左右两边的匾额和四周石柱上的题字,分别出自国民党元老林森、于右任、蔡元培之手。在国民党政要的陵墓中,这座陵墓的规制仅次于南京的中山陵。

沿着201米长的墓道前行,拾级而上,可以看到墓碑也是由孙中山亲手题写的,上书“陈公英士之墓”。

陈英士,名其美,孙中山曾盛赞他为“革命首功之臣”。

在湖州市中心的白地街上,还保留着陈英士居所。

这一带原来叫五昌里,陈其美和他的两个侄子陈果夫、陈立夫就出生在这里。在五昌里,陈其美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5岁学徒经商后,曾在表叔杨信之开办的丝栈里担任副经理,是丝行里的一把好手。

1906年,28岁的陈其美突然决定弃商留学。

在生意场上很有前途的陈其美,为什么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呢?原来,一年前满清政府宣布设立学部废除了科举制度,于是许多青年选择到近邻日本接受新式教育,那时,留学生的热门专业是医学和军事,在新风气的影响下,陈其美东渡日本,考入陆军军官学校学习警政和军事。

到日本不久,陈其美结识了两位同样来自浙江的中国青年,男的名叫徐锡麟,女的便是人称“鉴湖女侠”的秋瑾,三人成为至交好友。通过他们的引见,陈其美结识了孙中山先生,成为同盟会的核心成员,加入同盟会的第二年,受孙中山委托,陈其美回国,到上海和江浙一带联络革命党人,密谋武装起义。

在上海时,陈其美认识了一个人,这个人名叫黄金荣,后来是称霸上海滩的帮会头目。早在20世纪初,他就与陈其美相识,当年陈其美为利用会党,发展反清力量,曾经加入过青帮排在“大”字辈,而1910年前后,“大”字辈是青帮内辈份最高的,按江湖上的规矩,黄金荣还得恭恭敬敬地管陈其美叫师叔呢。

看过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人,都知道上海有个精武会,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发起创办精武会的并不是大侠霍元甲,而是陈其美。陈其美创办这所武术学校,为的是培训能文能武的青年干部,而霍元甲正是他请来的拳术教练。

在青帮中发展革命力量需要动用大量资金,陈其美的经济后盾正是他的表叔、湖州丝商杨信之。遗憾的是,为辛亥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杨信之,竟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我们今天能够找到的,只有他旧居的遗址。苏州河横穿上海市区,河上有一座浙江路桥,过去叫老垃圾桥,清末民初,老垃圾桥北面一带叫信昌里,湖商杨信之一家就住在这里。

杨信之已经作古,他的儿媳李昆惠都89岁高龄了。当年,杨信之资助陈其美闹革命的事儿老人知道得一清二楚。杨信之在上海做丝生意赚了很多钱,陈其美到日本留学以及结交会党,准备武装起义,都是杨信之提供的经费。

在杨信之的旧居,今天的福建北路小学园内,静静地伫立着一块纪念碑,上面写着“同盟会中部总会秘密接洽机关遗址”。

如今家住上海的庞天中是庞青城先生的嫡孙,有一个木匣子是庞家珍藏多年的一件文物。

梅屋庄吉是孙中山的日本朋友,木匣盖上的汉字就是梅屋先生亲笔书写的,当年他订制了5尊塑像带往中国,其中4尊送给政府机构,只有一尊赠与私人收藏。 庞家能得到这尊塑像,一定与孙中山有着非同一般的交往。

江宁路336号,坐落着上海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的大楼,在100年前,这里曾经是庞青城花费6万两白银建造的一幢英国堡垒式别墅,别墅内有大小房间42个,由于房子设计奇特,陌生人难以进出门径。

遗憾的是,这座记载了辛亥革命风云的奇特别墅,不知毁于何年何月,因为它后来不再属于庞家所有。

1956年春天,上海市卢湾公安分局得到一把小手枪,这是一把1906年比利时制造的6.35毫米口径的勃朗宁手枪,一次可装6发子弹,最大射程30米,枪身编号464550,经过公安人员的仔细调查,证明这把手枪的主人正是孙中山先生。如今,这把手枪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被珍藏在上海公安博物馆内。

究竟是何等凶险的处境,让孙中山不得不携带手枪防身呢?

1915年底,袁世凯宣布称帝。第二年的5月9日,孙中山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了讨伐袁世凯的《宣言》,引起袁世凯的仇恨。9天后,袁世凯派人刺杀了孙中山的得力助手陈其美,一时间,上海滩风声鹤唳,杀机四伏,虽然情势如此危急,孙中山夫妇却仍可以放心地住在庞家。孙中山为什么会对庞青城如此信任呢?因为介绍他们相识的,是孙中山的一位患难至交,这个人是庞青城的外甥,名叫张静江。

离张石铭家不远处就是张静江的家,相比于堂兄张石铭家的阔绰豪华,张静江家要显得略逊一筹。

潘荣琨是一位研究张静江的专家,他通过大量采访和查阅资料了解到,张静江不但善于经商,而且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把生意做到了欧洲。23岁时,父亲花10万两银子为他捐了个官,于是,张静江就以商务随员的身份,随清政府外交使团到了法国。

有一些上个世纪初的明信片,由于它们都是私人间的通信,称谓和落款用的大多是略称,内容也都是些家庭琐事和商业事务,所以几十年来也没怎么引起人们的注意,一直被静静地封藏在上海博物馆内。

明信片上写的既有外文的,也有中文的,外文主要是法语,是巴黎、伦敦之间的通信,中文则是寄给Maidame张,也就是张太太的。当时顾音海等人判断,这批明信片的主人应该是一位姓张的先生。经过仔细阅读以后,他们发现了张静江签名的手迹“人杰”。人杰是张静江的名字,这些明信片记录的正是张静江等人在法国从事文物交易的情况。

巴黎号称世界“花都”。沿着著名的香榭丽舍大街走到尽头,就到了马德兰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天主教堂,张静江开办的通运公司就开在斜对教堂的马德兰广场旁。

1956年10月29日的《人民日报》第四版,刊登了革命老人何香凝的文章《对中山先生的片段回忆》。文中提到了孙中山与张静江初次见面的情景。两人在一次海上旅行途中不期而遇,孙中山对张静江谈到了革命。临别时,张静江和孙中山先生约定:“以后革命事业如果需要款项,可随时打电报给我,为了保密起见,电报上不用写数目,只写ABCD,就可以代替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五万了”。

1905年7月孙中山从欧洲来到日本,联络各革命团体的领导人,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成立之后,明确提出了武装反清的基本方针,对清王朝展开猛烈的进攻,。孙中山的战略思想,是在华南沿海、沿边地区发动武装起义,夺取两广为根据地,进而挥师北上。打仗就需要大笔资金购买枪支弹药,可当时同盟会经费枯竭在华侨中筹款也非常困难。

 想来想去,孙中山想到了一年前在轮船上偶然邂逅的张静江,他打了电报,因为A、B、C、D,想了想干脆起了一个中间字母C,当时同盟会的总部在日本,电报是胡汉民去拍的,当时黄兴也在,他们都不敢相信,在轮船上碰到一个还是清朝的官员,怎么可以给你钱呢,人家感到有点可笑,可能不可能,反正电报拍出去试试看吧,结果电报拍出去不到20天,钱就寄到了,是3万法郎。

那时候的3万法郎,跟现在不能同日而语。在法国,一名普通职员的月薪当时只有200法郎,收入3万法郎,他得工作12年半。1894年,孙中山在夏威夷的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之初,仅筹得会费1388美元;无奈之下,哥哥孙眉变卖了自己和朋友家的庄园牲畜,才凑足6000美元,支持孙中山发动了第一次广州起义。在30年的革命生涯中,筹款对孙中山来说,始终是一件最要紧的事儿。跟随孙中山多年的黄兴等人,对曾经艰难的筹款经历都记忆犹新,怎能不对这3万法郎的到来感到意外呢?以后,孙中山又先后以A和B为暗号,致电张静江,两次都如约收到了1万和5万法郎。在中国,这9万法郎折合白银两万五千多两,当年,一两银子能够卖到一担上等白米,9万法郎,足可以为一支上千人的起义队伍,提供军需装备。

有了这些资金做基础,同盟会如虎添翼,在1907年一年中,一连发动了5次起义:

5月22日,潮州黄冈举行起义。

6月2日,惠州七女湖举行起义。

9月1日,防城举行起义。

9月9日,廉州举行起义。

9月12日,钦州举行起义。

张乃乾是张静江的亲侄子,他从小就听说了许多二伯父资助孙中山革命经费的故事,据他所知,张静江把钱捐给孙中山,法国分公司的经理是很不情愿的。张乃乾回忆说:他调用了钱以后呢,当时那里分公司的经理,有点好像不是很满意了,说我们这个公司发展起来也不容易,你用钱那么慷慨,要影响我们公司的业务的,有这种的想法,有这种不满的情绪,但是也不敢跟老板说什么的,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不大满意的。

为支持孙中山革命,张静江多次捐款,终致法国通运公司破产倒闭。在资金紧张的日子里,张静江本人就是靠借款维持的。这些由张静江签名的字据,标示着私人间的借贷关系。借给他钱的,既有湖州同乡、“四象”刘家的刘湖涵、刘梯青,也有他的亲弟弟张澹如。

除了这些留存下来的借据,张静江还有另外两笔数额很大的借款。

潘荣琨:“1926年7月9号,北伐军正式出师北伐,因为北伐需要大量的经费,那么这个重任自然落到张静江的身上。”

这年秋天,为筹措北伐军费,张静江回到了老家南浔,向亲友借款。头一位,他想到的是舅父庞莱臣。听说是支援北伐,庞莱臣二话不说,就借给张静江50万元。第二家,张静江想到的是堂兄张石铭。但是,这回可没那么顺利了,那时候,张石铭中风卧病在床,家里大小事都由夫人操持,张静江派去借钱的人碰了个软钉子,张夫人说,家里现在很困难,拿不出钱来。无奈之下,张静江只好亲自出马了。

潘荣琨:“当时张静江就拿出手枪就往桌子上一拍,反正这50万元钱就跟你借定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50万元钱是借了,但是张静江当时也留下了借条,借50万元钱,利息是一分,北伐战争以后归还。”

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所用的武器主要是汉阳造步枪,当年这种枪每支在七八元左右,以此推算,张静江这两笔共100万元的借款,足可装备一支十多万人的大军。

湖州当地有一种说法,“刘家的银子,顾家的房子,庞家的面子,张家的顶子”。这最后一句“张家的顶子”是说张家历来出做官的,而其中官职做得最大的就要数张静江了。他曾先后两度出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浙江省主席等要职。张静江从政与经商究竟孰优孰劣呢?毛泽东有过一个评价,“张静江帮助蒋介石搞‘清党’,但他有经济眼光,经济头脑活络!”

照片上的张静江,总是坐在椅子上,这是因为他年轻时得了骨痛病,站立行走都不方便。1925年,张静江正犯着骨痛病,恰逢孙中山病危,急召张静江赴京商谈后事。南京第二档案馆,保留着张静江护理孙中山的日记手迹,当年,他作为孙中山最信任的人,陪护在病榻前。

上海南市制造局路如今正在拆迁,是上海世博会场址的规划区。

1911年11月3日,这里曾经爆发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当天下午,陈其美亲率敢死队攻打清军在上海的最后一个据点——江南制造局,这次战斗,许多湖商都参与其中:王一亭统管同盟会中部总会的财务工作;“四象”张家的张静江主抓军需供应;庞家的庞青城个人提供了全部经费的半数之多;“八牛”周家的周佩箴负责秘密联络,他的堂兄弟周柏年刻制了光复军大印。

湖州市南大街237号,如今住了十几户人家。

听当地老人讲,过去,这里的门楼很高大,站在十几米远的地方,太阳都晒不到。那时候,住在这里的是一个大户人家——“八牛”之一的周家,周家两兄弟后来都身居要职,周柏年担任过国民党中常会秘书长,周佩箴则先后出任过国民党本部财务部副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

湖州市郊有一处普通的墓地,在众多湖州百姓的墓冢之间,安葬着一位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他就是湖州“八牛”之一周家的周佩箴。

1952年,周佩箴在台北寓所病逝,按照他本人的遗愿,1997年,其骨灰由后人护送,安葬在故乡南浔,叶落归根。

 

参考资料:互联网信息及遗安文化研究中心网站文库。

注:以上如有侵权,请与本网站维护人联系,我们为立即作出调整。

通讯方式:QQ邮箱369489269  微信:PXD963066

手机:18267661956  13659523068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注:1.本网站内容系同行内部交流信息,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2.本网站所有信息版权归原创版主所有。信息中如有侵权,请与本网站联系,需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3.本网站由西度数码、谷歌网络、学做网站论坛、遗安文化研究中心后台支持。
4.欢迎各地同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同时欢迎投稿推送,原创本网站给予适当奖励。
5.本网站通讯:手机:18267661956 13659523068 邮箱:369489269@qq.com 微信:PXD963066

'404' - 合肥空调维修公司

内容不存在,请返回首页查看!

Copyright © 2012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登录后台|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