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泮为齐汪作楹联
原载《天台报》编辑: 奚珍珍 1998年8月24日
浙江天台·庞学栋 转载 2015.09.16
《天台报》于1998年7月1日刊载天台历史名人《庞泮与海瑞齐名》一文后,读者许芝莲于7月2日信告《天台报》称:“在城关一小围棋室发现一块破损的板刻直匾书‘重创三箭不离君当时血溅天衣口,上载石壁庞泮赠”的名人楹联。经县文管会同志现场考证,一小领导愿将此匾移交天台博物馆收藏。
现考证此联系庞泮(1450-1516)为赞扬明代《土木之变》的扈(《明史纪事本末》卷32《土木之变》明军出发时究竟有多大规模呢?《实录》载:“车驾发京师亲征。……命下逾二日即行,扈从文武吏士皆仓猝就道云。)驾将领齐汪的“忠节”,卫国自我牺牲精神,在奉旨建“齐忠节祠”时所写的楹联。
齐汪(1404-1449)字源澄,号静安、天台城关人。
明宣德七年(1432)以书经中式举人,
正统元年(1436)成进士,授兵部武库司主事,
正统元年(1441)麓川土司思任发叛乱,残杀百姓,齐汪奉命赴边平叛功成;正统十一年升兵部车驾司郎中。
正统十三年(1448)春,思任发残部又聚众骚扰云南边境,齐汪再次奉命运征边关,功成奏凯之日,却坚辞黄金、宝石之奖。
正统十四年(1449)官升为奏议大夫,奉命视察山西大同驻军,发现官兵士气不振、纪律松驰,即上疏英宗,请求整治边防,严肃法纪,撤换了无能将领。同年八月,北方互刺族人犯,边防败退、军情吃紧。宦官王振献策怂恿,请英宗亲驾五十万大军,一百多名文武大臣征讨,齐汪随驾护卫。在前方军情不利,王振硬要改变行军路线到他家乡,延误了军机。于八月十五的离怀来县二十里的土木堡、被虎视眈眈的瓦刺军突然袭击,饥渴疾尽的明军大败。时有人劝说齐汪快走,齐以严词说:“我只听说护驾而生,没听说先皇上而回,身为臣子只能为国捐躯疆场,怎么可以做一个可耻的逃兵?”他与尚书邝野,国公张辅,少保王佐等持刀与互刺军奋战,保护英宗。结果是齐汪等46位文官,11位武将和1位太监都壮烈殉国,英宗被俘。这就是历史上的《土木之变》。明代宗朱祁钰登基后,降旨褒奖死难文武,齐汪溢号“忠节”,以衣冠冢之礼葬于天台山头戴村口,坟首有“奉旨防护”四字。后又诏建“显忠祠”于土木堡,并在天台城关(一小旁)建“齐忠节公祠”。清乾隆十五年(1750)列入防护文册。民国四年八月(1915)裔孙十二世孙齐周华书“忠节”二字,高2米、阔1.5米,笔力雄豪。1982年天台县人民政府公布齐汪墓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庞泮是明代清官,他晚于齐汪46年。当天台奉旨建“齐忠节公祠”,他作楹联歌颂。现可惜只存一上联、下联难觅。笔者请教韦彦铎先生始得全联:
“重创三箭不离君,当时血溅天衣黯。抵死一刀犹骂虏,身后魂随日御回。
寸心千古,石壁庞泮赠”
楹联内容高度概括了齐汪忠节、忠君卫国,抵御敌人的牺牲精神。
关于书法是否系庞泮手迹,还是别人代书,还有待考证。(王修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