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岸镇庞家营村的地名故事
原创: 阿东 任丘记忆
3月31日
浙江天台·庞学栋 整理转载
2019.4.22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为加强东北西部的防御,在大宁(内蒙宁城)设置大宁都司(军事机构)。管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西拉木伦河以北等地。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把大宁卫内迁到保定(河北保定)。真正的原因不好确定,但粮食供给应该是一个主要问题。大宁卫的官兵每年需要大量物资,这物资从全国各地运送,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物力。战争时期没办法,可到了永乐时期,边界逐渐稳定,发展已成朝廷的主要任务。这一战略思想,从大范围的移民运动也能得到证实。
一些军事基地(包括大宁卫)也开始推行屯田制、退役制等非战争管理模式。
根据《庞氏家谱》记载,大宁卫有一对延庆籍庞姓兄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以军功授于任丘开地种田。大哥庞永资分到了任丘城西七里处的一块土地,取名“庞家营”(仍以军营编制取名)。二弟庞永善分到了任丘城北赵王河旁的一块土地,取名“庞临河”(以地理位置取名)。
关于庞家营村名,1982年编辑出版的《任丘县地名资料汇编》也有过记录:“建村于宋代,地处宋辽边界,经常驻兵,有一庞氏在此落户定居。”可能是依据宋朝此地战事频多的原因吧!
庞氏家族在庞家营村是望族,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最有名的叫庞垲(1657至1725),字霁公,康熙十四年举人,十八年以博学鸿儒科修纂明史,后任建宁知府。在任期间,百姓歌谣:“庞公判事,皎日当空,慈心弥勒,白脸包公”。
庞垲还是一位诗人,《清史稿•文苑》有传。著有《丛碧山房文集》八卷、《丛碧山房诗集》四十八卷。《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现在仍是传颂名篇。《陵城吊古》“水打周遭雉堞平,村名依旧号陵城。可怜汉主酬功地,芦苇萧萧雁一声。”是他感叹阿陵古城的诗句。69岁时去世。
庞垲的曾祖父庞泮,经学家,官至东光教谕。祖父庞招俊,著有《尚书正旨旁训》6卷。父亲庞克慎,著有《尚书传习录》4卷、《艺苑归约》2卷。弟弟庞玺,东阳知县,著有《松间书屋诗集》6卷、《周易集说》4卷、《闲居录》8卷。
庞氏家族又曾与任丘“八大家”的边氏联姻,提升了其在当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