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生平新考证(之一)
河北邢台寒山拾得文化研究会会员——任悠梦
2017-06-19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数据库
浙江天台庞学栋搜集整理转载
2017.11.12
内容摘要:关于唐代高僧、诗僧寒山的生平,虽经历代学者不懈的努力,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于扑所迷离的历史迷雾之中,隋末说、贞观说,先天说,大历说,贞元说等等,皆无定论。此中原因为一些史料的相互矛盾或遗失和重要的史料(比如地方志)没能得到共享及其他某些原因所造成。笔者不揣浅陋,对寒山生平问题略作探讨,以求证于方家学者。
根据对最新发现的一些史料与地方志之间的联系,以及史料与史料之间相互进行印证,证明本人对寒山拾得生平的研究结果:即以成化版《顺德府志》、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1]记载,参照姚广孝《苏州府枫桥寒山寺重兴记》:“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来此缚茆以居”,将寒山拾得生平定在约德宗李适建中四年(783)——昭宗李晔大顺二年(891)间是正确的。
(原创版权,如需使用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关键词:寒山;寒山诗;生平年代;顺德府志
一、寒山生平之贞观说
在寒山生平研究中,以唐代贞观年间台州刺史闾丘胤所作《寒山子诗集序》为始,后经宋释志南《天台山国清禅寺三隐集记》肯定,后人如宋释志磐《佛祖统纪》、宋释本觉《释氏通鉴》、元释熙仲《释氏资鉴》等均以此说为准,近年来学者中亦有赞同此说者,其中以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为代表。
否定贞观说的史料,一是对“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诸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胤”序言的疑点甚多,如地名、官职等。“闾序”云寒山子“隐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而唐末天台道士徐灵府的《天台山记》中云:“州取山名为台州,县隶唐兴,即古始丰县也,肃宗上元二年改为唐兴县。”《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六亦载:“唐兴县,三国时吴分章安置南始平县……肃宗上元二年改唐兴”,即公元761年改唐兴。一百二十多年前之“闾序”记一百二十多年后之地,可知为后人托名之作。
二是陈慧剑《寒山子研究》[2]指出:高宗永徽(650~655)以后,刺史全衔才带“使持节”。唐代凡佩带“绯鱼袋”的朝廷官员,皆自高宗永徽年以后开始。
所以,“到任三日即礼拜寒山、拾得,并指示僧道翘收集寒山诗”的闾丘胤及寒山拾得非贞观时人也。
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隋末唐初说:寒山约公元584年至704年。
寒山诗(第7首):“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寒山不会将隋、唐君主都称为“圣明君”的,所以,隋末唐初说亦站不住脚。
钱学烈教授在《寒山子年代的再考证》[3]中指出:
寒山诗《余见》(一九三):“余见僧繇性希奇,巧妙间生梁朝时。道子飘然为殊特,二公善绘手毫挥。”吴道子卒于德宗贞元八年(792年)。如果寒山子为唐初贞观时人,何以知道盛唐时的吴道子呢?
寒山诗《自闻》(一七三):“自闻梁朝日,四依诸贤士。宝志万回师,四仙傅大士。”万回景云中(710~711)卒。若寒山子贞观时即隐居天台山,何以知高宗武后时的万回师呢?
寒山诗《寒山》(三○六):“我独居,名善导,子细看,何相好。”善导卒于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寒山诗中以善导和尚自居,乃是诗人生活在中唐而非初唐时期的又一例证。
二、寒山生平之先天、大历说
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一书中指出:“此文(《太平广记》引《仙传拾遗》)说寒山子隐居天台在大历时,可见他生于八世纪初期,他的时代约当700~780年,胡适也是赞同“先天、大历”说的。
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辩证》里认为,以贞元九年(793年)为寒山子卒年之上限。
钱穆在《读书散记两篇•读寒山诗》中说:其生世当在大历贞元间,不能上出贞观。
寒山子生平的“先天说”早就有人怀疑。宋释赞宁(约905~996)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所撰《宋高僧传》卷十九云系曰:“……又大沩祐公于宪宗朝遇寒山子,指示泐潭,仍逢拾得于国清,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夫丰干也,天台没而京兆出;寒拾也,先天在而元和逢。为年寿弥长耶?为隐显不恒耶?”钱学烈教授认为:赞宁乃一代名僧,博学广识,著述严谨,其所置疑,当不无道理。
钱学烈教授研究后认为:大致可以确定,寒山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即725~730年间,卒于文宗宝历、太和年间,即825~830年间,即约727——828年之间。
以下以寒山与几个相遇(或相识)过的人物的生平年代进行对比考证。
三、寒山与徐灵府
寒山生平研究中,在认定唐闾丘胤《寒山子诗集序》为“伪托”之后,有的连杜光庭《仙传拾遗>卷四》中记载的“桐柏征君徐灵府,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的史料也否定了。在对“徐灵府与寒山”的认定中,又因徐灵府在《天台山记》中没有关于寒山的记载而认定寒山不是徐灵府同时代的人。
徐灵府在《天台山记》中确实没有关于寒山的只言片语。
在释无尽于万历年的《天台山方外志序》中对此有个说法:“旧为是志者,谓释老非志所急,故存而不书,或书而不详。然有世间法、出世间法,达人大观无可不可,若分门立户,不啻冰炭,宜其目为天地间之尤物也。……云志之为类者凡二十”,其后将“次以隐士考”列为第十一。
当时,寒山并非名士,只是一名隐士。寒山诗(22)曰:“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联溪难记曲,迭嶂不知重。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诗(37)曰:“以我栖迟处,幽深难可论”,诗(42)曰:“我居山,勿人识。白云中,常寂寂”,是说寒山隐居之地人迹罕至,除国清寺僧,少有人识。本人认为,徐灵府之所以在《天台山记》中没有关于寒山的记载,其因:一是当时寒山并非名僧,二是释、道分立,门户之见耳,所以这是可以理解的。
对于《寒山诗集》的辑录,大体有以下三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即闾序的“道翘辑录说”、杜光庭《仙传拾遗》的“徐灵府辑录说”和寒山诗中:“五言五百篇,七字七十九。三字二十一,都来六百首。一例书岩石, 自夸云好手”的“寒山自编说”。道翘辑录说无其他史料相印证;寒山自编说自合情理,但寒山身后传出其诗,应另有其人。
杜光庭(850——933)稍晚于寒山,虽然释道不相往来,但他与寒山同在天台生活多年,他所撰《仙传拾遗》应该是可信的。
徐灵府,自号默希子,钱塘人。元和十年(815),徐灵府,陈寡言,冯惟良等随田虚应东入天台山修道。徐灵府《天台山记》篇末云:“元和十年自衡岳移居台岭,定室方瀛,至宝历初岁已逾再闰。修真之暇,聊采经诰,以述斯记,用彰灵焉”。“至宝历初岁已逾再闰”,即过了八年,至穆宗长庆三年(823)。会昌中(841~846),唐武宗李炎闻其道行高卓、雅有情趣,甚感欣悦。遂频频下诏,谕浙江廉访使征召入京备问。徐灵府以方外之人喜野鹤闲云坚辞不赴,并献诗言志:
“野性歌三乐,皇恩出九重。
未颂紫宸命,遣下白云峰。
多愧书传鹤,深惭纸画龙。
将何佐明主,甘老在岩松”。
廉访使奏以衰槁免命。由此“绝粒十余年”,并对辄题于树间石上的“寒山子诗”序而集之,分为三卷,行于人间。久之,凝寂于山中,享年八十二岁。
据任林浩《徐灵府与南岳衡山》[4]考证:“ ……徐灵府居天台山修道五十余年,约活动于唐德宗贞元至唐懿宗咸通(785~874)时期。此亦为寒山在天台活动期间”,这说明寒山与徐灵府为同时人。
四、寒山遇毗陵道人
《太平广记》卷五十五“寒山子”条:“寒山子者,不知其名氏。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十余年忽不复见”。有学者据此推断出:寒山生活于“大历中(772)”。
但这则史料接着说:“咸通十二年,毗陵道士李褐,性褊急,好凌侮人。忽有贫士诣褐乞食,褐不之与,加以叱责。贫者唯唯而去。数日,有白马从白衣者六七人诣褐,褐礼接之。因问褐曰:“颇相记乎?”褐视其状貌,乃前之贫士也。逡巡欲谢之,惭未发言。忽语褐曰:“子修道未知其门,而好凌人侮俗,何道可冀?子颇知有寒山子邪?”答曰:“知。”曰:“即吾是矣。吾始谓汝可教,今不可也。修生之道,除嗜去欲,啬神抱和,所以无累也;内抑其心,外检其身,所以无过也;先人后己,知柔守谦,所以安身也;善推于人,不善归诸身,所以积德也;功不在小,立之无怠,过不在大,去而不贰,所以积功也。然后内行充而外丹至,可以冀道于仿佛耳。子之三毒未剪,以冠簪为饰,可谓虎豹之鞟,而犬豕之质也。”出门乘马而去,竟不复见。(出《仙传拾遗》)
由“大历中(772)”——咸通十二年(871)百年许,再加寒山隐居前三十年,计百三十年,极不合寒山在世百零八年之记。但我们不能忽略这里记述的寒山见毗陵道人的具体时间及行迹。贫士是寒山在寒岩时别人对他的称呼,由此可证实:在懿宗咸通十二年(871),斯时寒山仍在寒岩。
有人因为寒山见毗陵道人“涉玄”而不采信。那看汪祖民先生在《—赴国清寺寻访寒山、拾得遗踪》[5]提到:“他(寒山子)生活在公元约734至871年(即玄宗开元—懿宗咸通)之间,其中在天台生活了70多年。五代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人们在他栖遁处,建设了寒岩寺和寒山大士纪念塔,以供瞻仰。这在《天台县志》也是有记载的,比在国清寺中记录的“三贤堂”早了108年”。这样,《天台县志》与《国清寺志》的记载便可与《太平广记》卷五十五记载寒山见毗陵道人时间相印证。
五、“元和”年来历
宋释赞宁所作《宋高僧传》系曰:“按封干先天中游遨京室。知闾丘寒山拾得俱睿宗朝人也。奈何宣师高僧传中闾丘武臣也。是唐初人。闾丘序记三人不言年代使人闷焉。复赐绯乃文资也。夫如是乃有二同姓名闾丘也。又大沩祐公于宪宗朝遇寒山子诣其泐潭。仍逢拾得于国清。知三人是唐季叶时犹存。夫封干也天台没而京兆出。寒拾也先天在而元和逢。为年寿弥长耶。为隐显不恒耶。易象有之。小狐汔济。其此之谓乎”。释赞宁虽然提出了记载中的矛盾,但对“知三人(丰干、寒山、拾得)是唐季叶时犹存”有学者认为:“此也可证明道衍所云寒山为元和中人,确有所据”。即道衍所云寒山为“元和中人”恐非凭空臆想。
道衍即姚广孝,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在《苏州府枫桥寒山寺重兴记》中曰:“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冠桦皮冠,著木履,被蓝褛衣,掣疯掣颠,笑歌自若,来此缚茆以居。暑渴则设茗饮,济行旅之渴。挽舟之人,施以草屩,或代共挽。修持多,行甚勤。寻游天台寒岩,与拾得、丰干为友,终隐入岩石而去”。有人说姚广孝此文为“伪作”,这就需要我们与其他史料相印证。
同本书虽然叶昌炽曰:“相传寒山拾得尝止此,故名。不可考也”。但张人骏程德全、俞樾等有多条基本相同的记载。然叶是以“六家源流,又要旨之各异。儒墨各一,是非牛李(此志“后序”)”及闾丘序与《仙传拾遗》“传闻异词,灵踪傥(艹易),不可得考。”以一人而废众人似有不当。
张人骏、程德全所撰的《募修寒山寺启》亦言:“在唐元和间,有寒山子”。
俞樾《新修寒山寺记》:寒山寺“旧名妙利普明塔院,以寒山子曾居此寺,故即以为名”。
(清)徐崧 张大纯辑《百城烟水》卷二:相传寒山尝止此。
元释念常《历代佛祖通载》卷第十五:“唐丙戌宪宗纯改元和,於元和十三年(即818)……時寒山子者,不知其氏族乡里,隐于台州唐兴县寒岩。故父老以寒山子称之”。
宋释赞宁在所作《宋高僧传》系也提到了“大沩祐公于宪宗朝(元和)遇寒山子诣其泐潭”事。
成化版《顺德府志•仙释》卷十:“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唐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
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杂事》记载: “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有诗集行世。”
这几则史料都提到了“宪宗”、“元和间”寒山的行迹。
详细内容见《第十届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汇编》2016.10.P202——210.
寒山生平新考证(之二)
轻风无意
2017-07-28
内容摘要:关于唐代高僧、诗僧寒山的生平,虽经历代学者不懈的努力,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于扑所迷离的历史迷雾之中,隋末说、贞观说,先天说,大历说,贞元说等等,皆无定论。此中原因为一些史料的相互矛盾或遗失和重要的史料(比如地方志)没能得到共享及其他某些原因所造成。笔者不揣浅陋,对寒山生平问题略作探讨,以求证于方家学者。
根据对最新发现的一些史料与地方志之间的联系,以及史料与史料之间相互进行印证,证明本人对寒山拾得生平的研究结果:即以成化版《顺德府志》、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1]记载,参照姚广孝《苏州府枫桥寒山寺重兴记》:“唐元和中,有寒山子者,不测人也……来此缚茆以居”,将寒山拾得生平定在约德宗李适建中四年(783)——昭宗李晔大顺二年(891)间是正确的。
关键词:寒山;寒山诗;生平年代;顺德府志
十三、寒山行迹年代(概数)
由以上史料和寒山诗可以推断出寒山拾得生平年代及大致行迹如下:
1、德宗建中四年(783)降生;
2、宪宗元和七年(812)29岁前在家及游学、科考出仕;
由寒山诗178首:
“忆昔遇逢处,人间逐胜游。
乐山登万仞,爱水泛千舟”、
101首:
“寻思少年日,游猎向平陵。
国使职非愿,神仙未足称”、
120首:
“年可三十馀,曾经四五选”、
54首:
“春秋未三十,才艺百般能”、
131首:
“昨日何悠悠,场中可怜许”
可知道,寒山在青壮年时代,一路游学至咸阳,并多次参加科考。虽然做过几年小官,但终不如愿。
3、宪宗元和七年(812)29岁辞官后回家乡,之后告别家人,与拾得沿途到苏州,时间为“元和(806——820)中”,约813年。此时寒山30岁左右。
4、宪宗元和九年(814)寒山31岁隐居寒岩;
由寒山诗302首:
“出生三十年,尝游千万里。
行江青草合,入塞红尘起。
炼药空求仙,读书兼咏史。
今日归寒山,枕流兼洗耳”
可知道,寒山是30岁左右去寒岩隐居的。
5、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寒山遇灵祐。寒山隐居于814年,寒山遇灵祐当在宪宗元和九年(814)——元和十五年(820)年间,时在寒山37岁前。
6、穆宗长庆四年(824)前后42岁左右遇徐凝;
7、穆宗长庆三年(823)——大和八年(834)遇从谂,在寒山41——51岁间。
8、武宗会昌三年(843)在寒山六十岁时探家。
由寒山诗49首:
“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
昨来访亲友,太半入黄泉。
渐减如残烛,长流似逝川。
今朝对孤影,不觉泪双悬”。
诗183首:
“可惜百年屋,左倒右复倾。
墙壁分散尽,木植乱差横。
甎瓦片片落,朽烂不堪停。
狂风吹蓦榻,再竖卒难成”
可知,在他60岁的时候,又回到过家乡。不久又回到寒岩,并终老于寒岩。
9、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寒山见毗陵道人,时寒山89岁。
10、昭宗李晔大顺二年(891)寒山108岁圆寂(此按传说概数)。
十四、寒山隐居前的时代背景
唐德宗李适是代宗李豫的长子,生于天宝元年(742)年。他的少年时代,正是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但好景不长,14岁那年(天宝14年)的十二月,爆发了安史之乱(755年12月——763年2月),第二年长安失守,玄宗出逃四川,从此大唐帝国陷于一场亘古少见的大动乱之中。
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次年郭子仪上表推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两军分兵进军河北,会师恒州(今日河北正定),击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收复河北一带。
宝应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李豫继位,李适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肩负起与安史叛军余孽最后决战的使命,借回纥兵收复洛阳。
唐德宗李适(780—805)登基以后,大有图强复兴的雄心壮志。但是,德宗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因为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的积重难返而收效甚微,有的尽管粗见成效,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当德宗的一番改革遭遇挫折后,他的雄心已然消失殆尽。
805年顺宗李诵即位,只坐了永贞不到一年,806年,被逼传位于太子即唐宪宗李纯。
寒山出生于安史之乱20年之后的德宗李适建中三年(783)。当唐宪宗李纯即位时,寒山正值23岁左右的青年时期。这期间,寒山诗自述:“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经历了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三朝,真正对他的命运带来重大转折的是唐宪宗李纯年间。
经过唐中期五六十年以来的变乱,藩镇割据的局面已根深蒂固。唐宪宗李纯继位后,开始对割据的藩镇开展一系列战争,先后降服了西川,夏绥,镇海等节度使。特别是元和十二年(818年)十月,李愬雪夜袭蔡州成功,破城俘元济,十一月,吴元济被斩于长安,统一的局面暂时有所加强(这已是寒山隐居之后的事了)。但所面临的官僚队伍是一支贪污成风、冗员众多、素质不良、办事效率低下的队伍。依靠这样一支队伍,要改革朝政、平服藩镇、实现国家的中兴是不可能的。这时,宪宗对官僚队伍的整饬仅限于中央及中央所能有效控制的地区,而且即使在隶属于唐中央的许多地方官府中,基层的吏治如何,中央也难以进行十分有效的监督。
寒山虽然自幼读书,赴考前曾负笈仗剑出游,较长期的游方参学,身心得到磨练,自信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诗7)”,
“读诗兼咏史(诗302)”,
“六艺尽皆通(诗148)”,
“春秋未三十,才艺百般能(诗54)”,
达到了满腹经纶,兼通经史的状态。
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寒山
“曾经四五选(诗120)”。
虽然“书判全非弱”,
但“嫌身不得官(诗113)”。
“嫌”什么呢?
无非是“唯有贞实在(诗155)”
“囊里无青蚨(诗120)”,
才被考官“洗垢觅疮瘢(诗113)”。
最后,只落得个“浪行朱雀街,踏破皮鞋底(诗124)”,
甚至“行到食店前,不敢暂回面(诗120)”,
“不觉今流落,皤皤谁见矜(诗101)”,
“天生百尺树,(被)剪作长条木。可惜栋梁材,抛之在幽谷(诗10)”。
虽然他“元非隐逸士”,但由于受到不合理的科举制度及腐败官员的多次打击,悟出“何以长惆怅,人生似朝菌,那堪数十年,亲旧凋落尽(诗251)”,“自古诸哲人,不见有长存。生而还复死,尽变作灰尘(诗282)”的人生哲理,于是,在唐宪宗李纯元和中(813年左右),抛开世事、家事,到浙东寒岩隐居而去。
在寒山去浙东寒岩以前,根据成化版《顺德府志·仙释》卷十:“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唐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及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杂事》:“寒山、拾得,即文殊、普贤菩萨。出世宪宗时,在天台国清寺。又于任县之东乡修炼,因名其村曰双蓬头。有诗集行世”的记载,应是离开咸阳之后,便回到家乡与亲人辞别,并告诉家人,准备去浙东天台国清寺,所以使乡人知道了他今后的行踪。
至元朝年间,有佛门后人钦羡他的修为,来此地建庵,于是才留下了嘉靖版《顺德府志》卷三十四《仙释列传》记载的:“双蓬头,任县东三十五里,元时有二蓬头童来此建庵,一名寒山,一名拾得。未几飞升去。今遗址尚存”的记载。由此推测,任县天台寺约始建于元代。
根据传说,小时候的寒山拾得就曾在家乡随一个道士修行过。天台是一个佛、道盛行的地区,在寒山初上寒岩,接触道教也是很正常的事。当他悟到
“唯闻人作鬼,不见鹤成仙(诗6)”、
“守死待鹤来,皆道乘鱼去。
余乃返穷之,推寻勿道理。
但看箭射空,须臾还坠地。
饶你得仙人,恰似守尸鬼。(诗7)”。
于是由“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诗4)”
转而向佛:
“今日恳恳修,愿与佛相遇”。
并终于大彻大悟,明见自性,
“一佛一切佛,心是如来地(诗241)”
修成正果,并慈悲入世.
弘扬佛法,度人济世。
注:以上信息如有侵权,请及时反馈信息,本站将作调整或删除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网址:http://www.yaqhjy.com
邮箱:369489269@qq.com 微信:PXD963066
手机:18267661956 13659523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