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遗安文化研究中心”门户网站!遗安精神哲学思想,是世界大同的科学真理!我们宣传遗安文化精神哲学思想,旨在:弘扬遗安文化精神。也是一大批热心研究历代名人姓氏文化遗产、事迹、文物古迹业余爱好者互相交流的网上平台空间。更是在弘扬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理解民族观、宗族观,唤醒文化自觉,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两个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研究活动,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挖掘整理历代姓氏名人文化宝贵遗产并继承和发扬光大。 纪念农村教育活动家——庞顶宪先生逝世七周年     天台历代人口     人生十字决:德难静为然 雅乐美幸忧     《鉴略》     姓氏变迁     赤城志卷第二十八     凝聚为人处世之真理“四字要决”     几千年国学文化传承字字珠玑,为人处世之真理     逢人处世三不说,可让你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     内战……死了多少人     把权与利还给大众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文化论坛 > 1.诗文论述 > 正文
 

襄阳宜城庞居洞的传说

发布时间:2021-08-28   分类: 1.诗文论述, 2.正史文献, 3.牌楼牌坊, 4.进士举人, 6.先祖遗训   浏览次数:653  16px  14px  12px
摘要: 襄阳宜城庞居洞的传说 2014-11-08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数据库 浙江天台  庞学栋  搜集整理转载 2017.8.12     庞居洞位于宜城市东北20公里处,背靠山岗,西邻汉水,因唐代隐士庞蕴夫妇在此隐居而得名。庞……

 

襄阳宜城庞居洞的传说

2014-11-08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数据库

浙江天台  庞学栋  搜集整理转载

2017.8.12

PED

 

 

庞居洞位于宜城市东北20公里处,背靠山岗,西邻汉水,因唐代隐士庞蕴夫妇在此隐居而得名。庞蕴,字道元,自号襄州处士,于唐宪宗元和年(805-820)间携妻游学至襄阳后,隐居山洞至病故。当地人称他们宠公庞母,传颂着他们的美德和故事。
一、赠书襄州刺史
一年,新任的襄州刺史仰慕高士,特到宠居洞,求治世之策于庞蕴。他知道庞蕴博学多才,名享朝野,却甘于清贫,不事权贵,因而不敢张扬,只带一书童简装而来。
天气炎热,刺史却是汉流夹背。来到洞前,眺望汉水碧波荡漾,千帆竞发,不禁浑身一爽,先锋赞口道:“好个山清水秀、古朴幽静之地。”突然背后传来询问:“焉知朝廷是否清廉,庄禾是否秀壮,黎民是否静宁?”刺史回头,见是一个儒雅却清瘦的老者,便打揖施礼道:“学生被错爱而知襄州,特来拜访襄州处士道元先生。敢问贤公……”老者答:“老夫正是宠蕴,一个识字的‘樵夫渔翁’。”刺史慌忙重施大礼:“学生拜见庞公,还请庞公出山,助我治理襄州,整肃吏治,造福黎民。”庞公笑着摇头说:“老夫厌世恶俗,不愿居官,云游四方,隐居于此,岂会轻入仕途?想那屈子志在鼎新,帮扶怀王却遭贬谪,跳入汩罗江中。还有赋首宋玉,忧国忧民,却发出了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千古憾叹。如今盛唐之后已显衰象,老夫不过一游学四方之隐士,又有何德何能报效朝廷,造福百姓?感谢大人抬爱,请入洞庭湖中稍息后返回。”
刺史无奈地随庞公进入洞内,只见洞口由青石条砌成拱形门,门高6尺,宽不到5尺,主洞有四五间房子大,两边有两个侧洞,主侧洞都不大,其中一个却深不可测。庞公见他惊疑,笑笑说:“此洞可与襄阳鹿门寺相通。”洞内有一个地铺和锅瓢碗筷,石案石几上堆着不少书籍。刺史不甘心长途跋涉而归,见书后灵机一动地施礼:“庞公隐居如此艰难,还勤奋研读,著书立说,着实令学生钦佩。”庞公大笑:“你道诸葛孔明隐读隆中,躬耕垄亩是享清福?庞德公隐居鹿门制药悬壶是图安逸么?”刺史忙说:“学生并非此意,而是说庞公高贤,象诸葛亮孔明庞德公那样忧国忧民,庞公既然不肯入仕,那就求您剖析时事,赐教学生为官之道,治域之术。”庞公叹一口气:“也罢,见你心诚,欲效刘备‘三顾茅庐’。我虽难比孔明,但有《庞公语录》十卷,《庞居士歌》一卷,《诗偶》二卷,现赠于你,或可对治国富域及教化庶民略有裨益。”刺史大喜过望,躬身即拜,庞公也不多言多语,送他回襄州。
据说,襄州刺史得书后文才武略皆有长进,为襄阳的百姓干了一些实事。这些书对后来各朝代的襄阳官员都有帮助,后来的学政,塾堂也列为必修学之课,并被收入《群斋读书志》、《郑通志》、《唐志》等典籍中。
二、 得宝济世人
庞公庞母隐居中,一个著书立说,对来访者和邻近的村人讲学教化;一个纺线卖钱,换得衣米油盐。虽然清贫自劳而食,却怡然自得,心地善良,助人为乐。
一个夜晚,神仙给庞公托了梦:“明天街上有个卖鱼的,有条活鱼跳跳蹦蹦,只要两拐子线钱,请你给买下来放掉。”他醒后和老伴说了,庞母说:“那你明天拿两拐子线早点上街。”
第二天,庞公揣上两拐子线,买掉后到鱼摊上逛,果然有个渔翁喊卖:“这条活鲜的鱼,两拐子线刚换的钱才能买。”有好几个人争着买,一问却不是刚卖的两拐子线的钱。只有庞公买了。他弄个瓦盆子端着,急忙赶到河边,把鱼放进河里。又一个早晨,突然下起雨,河水猛涨,庞公担心两岸百姓受灾,到河边看水势。发现河流里漂来一个盆子,就象长眼睛似的,直漂到他面前。庞人顺手捞起来,那盆子和他装鱼的瓦盆子一模一样,只是盆底多了条鱼形图案。他拿回家给庞母放线团子,谁知放进一个,庞母拐线就拐不完,再也不用纺了,庞公既喜又奇:“莫非是个宝盆?”便拿几个铜钱入进去,结果又取不尽,拿不完。这年的洪水淹了汉江两岸的田地,百姓没有粮吃,庞公庞母便从瓦盆里不断地取钱,在庞居洞口设立施粥棚,供给饥民灾饭。路远的还发给几吊钱,让他们回家买粮食,让走不动的老人和孩子度过灾荒。饥民们千恩万谢,有人疑问:庞公庞母从不为官,没有私蓄,两个老人清贫一世,哪来这些钱?一定是洞中修炼成仙了。于是,方圆百里的穷人奔走相告:“庞公庞母显灵了!”从此,庞居洞松柏参天,香火缭绕,人不绝路地前来朝拜庞公庞母,祈祷平安,求子求福。
庞公庞母设立粥棚,布施灾民后,真的飞升了。人们在庞居洞主洞南侧距洞五尺四寸的地方,发现了两个脚印,脚趾向西,都说这是庞公庞母飞升时留下来的。
据传,庞公临终前,曾请见过襄州刺史,说自愿空诸所有,慎勿实诸所有。言毕奄然而化。当地人缅怀庞公庞母之德,在宠居洞内供奉了他们的像。襄州刺史奏明上司,在洞前修建了三间两层的楼房,名“文昌楼”。楼内供有佛像,挂有庞公庞母的画像,并设有柜子,存放着庞蕴的《庞公语录》、《庞公居士歌》、《诗偶》等书典。
三、今世不还来世还

庞公庞母的故事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神,越传越远。

据说,有个河南人在庞公庞母飞升前,找来求庞公借钱,说是他们那里黄河决口,淹州县四十五,良田三十万,比汉江水灾厉害一百倍,灾民们推他特来借钱,求庞公庞母大发慈悲。庞公听后笑笑,便借了很多钱给他,用驴子驮着。走到襄阳东津,驴子再也不动了。借钱人只好坐下来歇会儿,一歇就睡着了,梦见驴子托梦给他:“借了庞公庞母的钱,今世不还来世还。我是前世差你的钱,变个驴子把债还。”他一惊醒,浑身冒出大汗。是的,我借时撒了谎,既想救灾民,也想自己得几个。原本不想再还了,看来不行!于是站起来就把驴子调转头,又给庞公庞母送了回来。庞公说“如果你真心为灾民,钱拿去就不用还了。”

河南人回去后果然用所借之钱救济灾民,并广为传颂庞公的美德和神灵。他临死之前对后人说:“你们一定要记住湖北省的楚国古都宜城,那里有个庞居洞,我们借了他的钱今世不还来世还,子子孙孙传下去,去报答庞公的恩德。朝拜庞公的神灵。
清光绪年间,庞居洞附近的人在皮柴洼修建庞居寺。不少河南人不远数百里前来帮忙,会烧窑的烧窑,会做瓦的做瓦,没有手艺的抬石头,伐树木。有人甚至一辆板车一套锅灶碗灶碗筷,沿途用包谷、红薯换粉条,合家南下,为建寺献策出力。庞居寺坐东面西,分前殿后殿。前殿为一栋五间青瓦房,正中门上书:“庞居古刹。”后殿为一座三层塔式攒尖顶楼房。一楼供有释迦牟尼、观音、玉皇大帝三大塑像,楼顶板绘有八仙行游图和龙凤飞天图案。二、三楼上画有形色各异的神像,供有姜子牙的塑像。奇特的是殿内北边有柱无墩。柱子凌空指下,而无墩可支之;南边有墩无柱,石墩稳坐,都不见欲撑之柱——相传,此绝技是一个河南的师傅设计的。
又过了一些年,几个河南学子专程到庞居洞凭吊庞公庞母。他们欣赏洞口石坊上清末名士宜城人王万芳书写的石刻对联:“山中日月闲来往,洞口烟霞自古今。”咏吟清朝王士祯的诗:“云烟杳杳树幢幢,消息凭谁问老庞。斜日没阴秋水洞,居然一日吸两江。”感慨万千,并筹钱请了个河南戏班,在庞居寺唱了三天大戏。有人说,河南二哥到襄阳、宜城烧窑做瓦,就是从那时多起来的,庞居洞附近的人都会做粉条、酿小窑子酒,也是二哥们传授的技术。

 

 

注:以上信息如有侵权,请及时反馈信息,本站将作调整或删除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网址:http://www.yaqhjy.com

邮箱:369489269@qq.com  微信:PXD963066

手机:18267661956  13659523068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注:1.本网站内容系同行内部交流信息,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2.本网站所有信息版权归原创版主所有。信息中如有侵权,请与本网站联系,需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3.本网站由西度数码、谷歌网络、学做网站论坛、遗安文化研究中心后台支持。
4.欢迎各地同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同时欢迎投稿推送,原创本网站给予适当奖励。
5.本网站通讯:手机:18267661956 13659523068 邮箱:369489269@qq.com 微信:PXD963066

'404' - 合肥空调维修公司
Copyright © 2012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登录后台|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