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遗安文化研究中心”门户网站!遗安精神哲学思想,是世界大同的科学真理!我们宣传遗安文化精神哲学思想,旨在:弘扬遗安文化精神。也是一大批热心研究历代名人姓氏文化遗产、事迹、文物古迹业余爱好者互相交流的网上平台空间。更是在弘扬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理解民族观、宗族观,唤醒文化自觉,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两个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研究活动,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挖掘整理历代姓氏名人文化宝贵遗产并继承和发扬光大。 纪念农村教育活动家——庞顶宪先生逝世七周年     天台历代人口     人生十字决:德难静为然 雅乐美幸忧     《鉴略》     姓氏变迁     赤城志卷第二十八     凝聚为人处世之真理“四字要决”     几千年国学文化传承字字珠玑,为人处世之真理     逢人处世三不说,可让你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     内战……死了多少人     把权与利还给大众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文化论坛 > 1.诗文论述 > 正文
 

河洛上古历史文化考论

发布时间:2021-11-20   分类: 1.诗文论述, 2.正史文献, 4.馆藏文物, 5.出土文物, 6.先祖遗训   浏览次数:319  16px  14px  12px
摘要: 河洛上古历史文化考论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杨作龙 2006-01-05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数据库 浙江天台庞学栋搜集整理转载 2017.12.21 根据科学的历史发展观,通过文献与考古的印证。 我国在距今18000年前出现原始饲……

 

河洛上古历史文化考论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杨作龙

2006-01-05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数据库

浙江天台庞学栋搜集整理转载

2017.12.21

根据科学的历史发展观,通过文献与考古的印证。

我国在距今18000年前出现原始饲养业,相当古史记载的伏羲时代;

在距今14000年前出现原始农业,相当神农时代;

距今5000年前出现原始畜牧业,相当黄帝时代。

伏羲氏、神农氏、少典氏、有娇氏、炎帝、黄帝、帝喾都曾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盆地留下遗迹。

伏羲氏族主要活动于今渑池、新安、孟津、巩义至上街一带,并在此发明八卦、网罗与动物饲养。

神农氏族出于湖北厉山,其后继者迁居河洛,孟津之潜亭山即神农赫苏氏之都;

有娇氏生活于平逢山即洛阳北邙山一带;

少典氏世代居住在青要山及其周边地区。

炎帝、黄帝俱诞生于河洛,并都曾活动于洛阳。

炎帝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顶峰,黄帝推进原始畜牧业发展,并建密都于青要之山;

帝喾受封之高辛在今伊川,即帝位后都偃师。文章主要依据为《山海经》

《山海经》的主体内容为伯益据自身实地考察,并在参阅少典氏世代相传有关山川、祭祀内容及祭典实践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这里所说的“河洛”是一个特定的地理范围。

大体相当于《元和郡县志》卷5的河南府,治所在洛阳。

此地隋唐时为洛州,开元元年改洛州为河南府,所辖范围为由伊、洛、河所形成的伊洛河盆地。

其四周山脉北为王屋山,东为嵩山,南为外方山和伏牛山,西为熊耳山和崤山。据研究表明,在远古时期这里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和大面积的草原,动物繁多。而且这里有较多的水域,在今天的洛阳市区附近就发现有大量的象牙化石,表明当时的伊洛河盆地中流水潺潺,绿草如茵,丛林密布。

①此地的气候兼具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两种气候特征。

②这些情况表明,远古时期的伊洛河盆地就是极适合人类和各种动植物生存繁衍的地区之一,这也正是该地区上古历史文化繁荣的先决条件。

洛阳四周有九条山脉朝拱(嵩山一、熊耳二、崤山二、邙山四),
九道河流环绕(黄、伊、洛、廛、涧、谷、甘、姜、儒),形势甲于天下,五大都城遗址(夏二里头、商偃师商城、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东都城)东西横列排开,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或做为陪都。
本文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立论的:“上古史的系统,按照学术界通常从早到晚的序列为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氏和黄帝。”

上述氏族或族团,对人类都有着划时代的发明与贡献。

如:“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

伏羲氏发明了原始的饲养业;

神农氏是原始农业的发明者;

炎帝使原始农业达到顶峰且袭神农之号;

黄帝发明了原始的畜牧业。”

③按照科学的历史发展观点,从原始的家畜饲养到原始农业的发展、到原始畜牧业的出现,其间经历了漫长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如:“在17000年前就出现了石磨盘和石磨棒;这还只是古老的野生谷物的加工工具。但它已透露了远古的先民食用野生谷物的史实。”

原始农业是在先民们食用野生农物过程中总结和发现了野生谷物的生产规律,进而进行人工栽培,从而发明了原始农业。此时陶器尚未发明,先民食用谷物是如谯周《古史考》所云:“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这又透露出最早诞生的神农氏生活的年代在距今至少要在10000年以上。

我们今天的考古发现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湖南玉蟾岩的古栽培稻即萌芽于距今12000年前。

我们可以说,探讨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只能从12000年以前去寻找,否则就是不科学的。关于这一点,古代的一些杰出的史学家,在有关年代问题的研究上,和我们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

如三国时期的谯周即云:“伏羲以次有三姓始至女娲,女娲之后,五十三姓至神农;神农至炎帝,一百三十三姓,是不当身相接。”

这里说,自伏羲至神农延续了53姓。

又据《遁甲开山图》载:“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五凤异色。

次有柏皇氏,中央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羲之号。”

《汉书》古今人表及《帝王世纪》所载略同,平均每代传三至四姓,此说明谯周之言可信。

每姓为多少年?

据《说文》:“姓,人所生也。

古之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

下面列举自第一代炎帝起至帝舜在位的时间加以说明;

《帝王世纪》:炎帝,凡八世。

注引《外纪》云:

“神农在位百四十年,帝临魁八十年,帝承六十年,帝明四十九年,帝宜四十五年,帝来四十八年,帝衰四十二年,帝榆罔五十年。”

《帝王世纪》又说:“黄帝在位,百年而崩;颛顼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岁;

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尧,年百十八,在位九十八年。”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舜在位五十载。”

以上各代帝王在位平均为70年。

以此计,则:“伏羲至神农为3700年;

神农至炎帝为9300年;

炎帝至今为5500余年。”

以此计则可知神农距今14000多年,伏羲距今为18000年左右。

换句话说即是:我国在距今18000年前产生原始饲养业;

在距今14000多年前出现原始农业;

在距今5000年前出现原始畜牧业。

我国的原始社会考古表明,距今18000年前是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且是新石器时代即将诞生的时代。

具有代表性的古人类化石是“山顶洞人”,当时即已出现原始的宗教。

而伏羲氏正是因为祭祀的原因而发明了捕兽的网罟,进而又发明了原始的饲养业。

伏羲氏是还处在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原始先民,此时也才刚刚脱离血缘家族而走向族外婚。

这几点,在古史的记载中都拥有几乎一致的发展进程。

对于下面所要研究的问题也就此而展开。

一、河洛伏羲有圣迹

伏羲氏为古三皇之一。

在诸多的历史典籍中以《尚书大传》的记载较为科学。

《尚书大传》称:“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託遂皇于天。伏羲以人事纪,故託戏皇于人。神农悉地力种谷疏,故讬农皇于地。”

这里明确显示的是,我国的人文嬗变自伏羲始,而伏羲氏也就成了我们民族的人文弘祖,所以伏羲氏的活动也受到历代的关注。

关于伏羲氏的活动,由于年代的久远,连伏羲的出生之地都是个迷。

《太平御览》引《河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

《帝王世纪》又云:“遂人之世,有大人之迹出于雷泽之中,华胥履之,生庖羲于成纪。”

成纪为甘肃之天水,雷泽又有不同的说法。

而《太平寰宇记》卷14云:雷泽即雷夏泽。

“雷夏泽在(雷泽)县北郭外沮二水会同此泽,《河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

雷夏泽古属濮州,今为濮阳与荷泽间,为河南与山东交界处。

这一情况只能说明以伏羲为号的53姓族属在3700多年期间的活动范围是相当广阔的。
伏羲氏是具有相当悠久历史文化的古老氏族族团。

关于这一族团的活动,我们也只有从相对古旧的著作《山海经》中找到遗迹才具有说服力。对于伏羲时代的记载,最为明确的是“女娲”的出现。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女娲为人文女祖,为伏羲氏之妹。

自二人制嫁娶后,当时在婚制上过渡到了族外婚,同时也完成了从血缘家族向氏族的过渡。

伏羲与女娲同为人文之祖,说明《山海经》在人文递嬗的记载上没有出现缺坏。所以我们还应在《山海经》中寻找伏羲的足迹。

据《山海经》中次七经载:“又东三十里,曰浮戏之山。……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其东有谷,因名曰蛇谷。”

又据《绎史》卷2“皇王异说”之注称:“故益之为翳,亦犹昊之为皞、伏羲为宓戏、喾之为俈、纣之为受,与夫契之为离、垂为之倕、皋陶之为昝繇、仲虺之为儡,……古文之通用类然。”

我国古代汉语向有通假的用法,这也是我们在研究古史记载,尤其是在研究《山海经》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的。“浮戏之山”之“浮”,与包属音近通假。

故又可称为“包戏之山”,而“包戏”即是伏羲的又一称谓。

以人名或氏族名冠山名,在《山海经》中是经常遇到的。

如《中次六经》的“夸父之山”,《北次三经》的“轩辕之山”即是。

浮戏山的地理位置,据《元和郡县志》云:“汜水出县东三十二里浮戏山,”此处所载之“县”为汜水县。

浮戏山当在今天的巩义市至上街的北部山区,此地至今尚有伏羲台传说遗址。

显见此地是伏羲或其后继氏族的活动地带。

又据《山海经》之《中次六经》称:“又西七十二里,曰密山,……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洛。”

《水经注》曰:“洛水又东,与豪水会,水出新安县密山”。

其地理位置当在今天的渑池县境内。

《帝王世纪》载:“太昊庖羲氏,风姓也。

蛇身人首,……燧人氏没,庖羲氏代之,继天而王,……取羲牲以供庖廚,食天下,故号曰庖羲氏。或作宓戏者,宓字误也。当山下著必,是古之伏字。”

此处注云:二“宓”字皆当作“密”,“山”当作“宀”。

这里有意思的是注者在辨识过程中显示了古代“密”与“宓”的通假现象。

此外如《诗·大雅公刘》称:“止旅乃密”,段玉裁《小笺》云:“此谓密即宓之假借”,也是密与宓之通假的例子。

上古尚无文字,部族名号及山川只能记音。

山川依旧在,故可相对固定。部族名号及人名在古文字上相为通假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这也是伏羲亦作伏戏、虙戏、宓羲、包羲、庖羲的诸种称谓的原因。

因此,我认为在上古这密山一带也是伏羲裔族的活动地域。

在从密山到浮戏之山,也即是在从渑池到巩义、上街之间的广袤地域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伏羲裔族的活动遗迹。

《山海经》之中次三经云:“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 武罗司之”。

据《说文》:“神也”。

武罗之神是管辖青要山的神祇。

《世本》作篇载:伏羲臣芒氏作罗。芒作网。罗亦网属。

武罗之神当即伏羲时代的武罗氏或芒氏,是从伏羲氏族分划出来的一个古老的氏族。

《周易·系辞》云: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

是说“作罗”和“作网”的就是伏羲氏自身。

此或说明武罗氏和芒氏,或是伏羲氏的异称,或是某代袭号的羲皇其活动中心应该就是青要山及其周边地带,即今天的以青要山为中心的新安、孟津、嵩县等地。
在诸如上述的诸地区有关伏羲氏的传说,是和“河图”和“八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周易·系辞》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又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尚书·顾命》云:“河图在东序”。

孔安国传云:“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此说明河图的存在是被载入周代政府文档的,而且河图与伏羲与八卦的关系非常明确。此后,河图亦多次出现。

仅《玉海》卷196即载有“黄帝录图”、“龙图”、“尧河图”、“舜河图”、“禹河图”。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注“洛水”云:“昔黄帝之时,天下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

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今河图视萌篇是也”。

《帝王世纪》所记与之同。河图出于何处?

《竹书统笺》卷2曰:“洪水既平,(尧)归功于舜,将以天下禅之,乃洁斋修坛场于河洛。

择良日,率舜等升首山,遵河渚。有五老游焉,盖五星之精也,相谓曰:河图将来,……乃有龙马衔甲赤文绿色,缘坛而上,吐甲图而去。”

此处所说的“首山”,即洛阳附近的首阳山。《水经注》又说:“洛水又东北流入于河,《山海经》曰:洛水成皋西入河是也,谓之洛汭。”

并注引《史记音义》曰:“黄帝东巡河,过洛,修坛沈璧,受龙图于河,鱼书于洛,赤文绿字”。

洛汭在今巩义市一带。是知历代帝王受河图的地点都在孟津至巩义的区域之内。

至今犹有迹可寻的是伏羲于孟津的“图河”中得龙马所负河图的传说。

图河是在孟津雷河村注入黄河的一个小的支流,因传说龙马负图出于此河而名为“图河”。

东晋时期于此建伏羲亩,后经历代修茸,即今之“龙马负图寺”,寺中至今犹有唐代“图河故道”碑立焉。

我们再来看《山海经》的一条记载:中次三经云:“又东二十里,曰和山。

其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

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河之九都”之“都”,“读为潴,都、潴同隶鱼部端纽,为双声叠韵字。水停积不流”

和山是九水所出之山,又是九水所都之处。

河之九都若为河之九水停积不流之处,显见不很妥当。

郭璞释为“九水所潜”。在古汉语中潜与沈可通假,所以“河之九都”当即“河之九沈”。“沈”是上古时期祭祀山川、河流的沈璧之礼,在这里当是专指上古帝王受河图时的沈璧之礼。

《绎史》注引《河图挺辅佐》云:“黄帝修德立义,天下乃治。

乃召天老而问焉:余梦见两龙挺白图以授余于河之都。

天老曰:河出龙图,洛出龟书,纪帝录、列圣人之姓号,……天其授帝图乎?”

这就说明了“九河之都”与河图之间的不解之缘。

其具体记载如《后汉书》方术列传,李贤注引《尚书中侯》曰:“尧沈璧于洛,玄龟负书,背中赤文朱字,止坛。

舜礼坛于河畔,沈璧礼毕,……舒图出水坛畔”。

又《玉海》卷196引《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故图有九篇,书有六篇。

所以“河之九都”既可称之为“河之九潜”,又可称为“河之九图”。

总之“河之九都”的和山地区,也正是孟津、巩义的一带山川,具有千古之谜的河图文化也正是从这里缘起。

最后我们再来分析和山的“泰逢之神”,《路史》称其为“泰逢氏”。

今人王献唐先生有《炎黄氏族文化考》称:“伏羲风姓。风,周读如喷,古读如鹏,鹏犹也。”又说,若、若伏、若庖、若虙、若宓、若风、若逢、若防、若方,为一音之转。“五方音读,声随纽变,音即不同,依音署字,字以各异,推其本质,初实一系。”

既然如此,则又说明“泰逢氏族”同样是从伏羲的风姓氏族分化出来的,或者就是袭伏羲之号的53姓中的诸姓之一。

至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河盆地在上古时期是伏羲氏族族团活动、生活的重要区域,也是伊洛这小的两河流域地区为伏羲氏诸多的发明、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空间。
二、有娇、少典河洛相依
很显然,在这里我们要涉及到对上古时期氏族间婚姻的考察。

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序中说:“由于人类起源只有一个,所以经历基本相同,他们在各个大陆上的发展,情况虽有所不同,但途径是一样的,凡是达到同等进步状态的部落和民族,其发展均极为相似。”在氏族之间的婚姻问题上,摩尔根指出:“由于氏族内部禁止互婚,其成员才得免于血亲通婚的弊害,从而促进种族活力的增长。

氏族的出现基于三个主要的概念,即:亲属的团结,完全以女性本位的世系,以及氏族内部之禁止通婚。

当氏族观念日益发展时,很自然地就会出现成双配对的氏族,因为男性的子女既摈斥于本氏族之外,而对于下一代的子女又同样的需要加以组织。

只有同时出现两个氏族才能充分达到这个目的;这样,一个氏族的男子和女子才能同另一个氏族的女子和男子通婚;而子女们则各随其母亲而分属于这两个氏族。”在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始制嫁娶,就是在这一意义之上的婚姻形式。

可以说,“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婚姻形式,是两个氏族或者说成对氏族之间的婚姻联盟。至今所知道的所有最古老的氏族之间的婚姻形式都是两合的。”

这就是我国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氏族间的婚姻形式,称作两合婚姻。

因此,这样的婚姻的双方,关系是异常紧密的,氏族间在地域上也应该是相近的,甚至迁徙也应该是两氏族同时进行。

这也是我们考察有娇氏和少典氏的婚姻所应遵行的理论原则。
少典氏和有娇氏的两合婚姻关系始见于《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于有氏”。有娇氏的居处之地,据《山海经》中次六经载:“稿羝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

这里的“虫”即有娇氏所崇拜的图腾神。

有娇氏亦称有娇氏、有骄氏,是生活在平逢山的一支古老的氏族。

平逢山即洛阳以北的北邙山。

谷城山在孟津。

有娇氏族的地望确定以后,按照两合婚姻的规律,少典氏的生活地域绝不会相距很远。我们先来探讨少典氏生活的年代。

少典氏是和有娇氏同样古老的氏族。

就所见资料,有两条值得注意。

其一,《伏羲残庙碑》称:“东迁少典于颛臾,以奉伏羲之祀”。

从“奉伏羲之祀”可知,少典氏出自伏羲族团,或者说是伏羲、女娲的直系族裔。

其二,《姓氏考略》注引《路史》云:“神农同母弟勖,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后以公孙为姓。”此外的各家姓氏辞书,如《中国姓氏大全》、《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中华五百姓氏源流》等,俱从此说。

或是参阅了《路史》的不同版本,相信不会是空穴来风。

此条记载又说明两点:

一,“嗣少典国君”,是继承少典国君之位,此前少典族团是存在的。

二,以“神农同母弟勖”为少典国君,又说明少典族或在神农之前,或与神农为同时并行的氏族。这些都说明了少典氏族生活年代的古老。

同时也证明此处所说的“神农”生活的年代要比后来的炎帝久远得多。

那么少典氏是一个怎样的氏族呢?对少典氏,目前学术界从主体意识上是从“典”字作文章,认为少典氏是文字和典册的发明者。由于少典氏族生活年代的久远,此“典”字似不应与典册相关,我以为此“典”字当为典礼或祭典之典。在后人的著作《杨盈川集》就曾明确写道:“山海命德,天地兴祥,礼乐三变,文明一匡,原承少典,祚启成汤。”在这里简直把少典奉为了祭典或典礼的鼻祖。

这样说,迁少典“以奉伏羲之祀”是有其内在渊源的。

可以说,原始的祭祀活动从伏羲开始,伏羲是由于祭祀的需要才发明了原始的饲养业,是因为祭祀需要祭品羲牲的缘故。因此专司祭祀的家族或氏族同时也应该是畜养动物的世家。

《云笈七签》说“伏羲生少典”也是有道理的。“神农母弟勖”,据《说文》:“勖,勉也。”段注:“古读如茂,与懋音义皆同。”

据《古字通假会典》:“畜与勖”为通假字,也揭示了神农的母弟勖为长于畜养动物的氏族首领。

我们再回到“少典”的称呼上。

在古文字的使用上,“殄与典”为通假字,而且殄字的另一读音即与典略同。

据《说文》:“殄尽也。”段注云:“殄,绝也,此尽义之引伸也。”

在此意义上其字又与畛相通。

《尔雅·释言》:“畛,殄也。”注云:“谓殄绝。”

疏云:“《周颂·载芟》云:”徂隰徂畛。

《毛传》曰:“畛,场也。《地官·遂人》云:十夫有沟,沟上有畛。

则畛谓地畔之径路也。

至此而易之故,以畛为场,易则地绝,故得为殄。”

这样,少典之“典”的含义就包含了“ 畛”和“殄”的字义。

又据《尔雅·释言》:畛,“致也”。

引《礼·曲礼》称:“临诸候,畛于鬼神。曰:天王某甫”。

注云:“畛,致也。天子巡狩至诸侯之国,必使祝史致祭鬼神,……必于野外祭于畛,谓之畛。”

确切说,在这里畛的真正含义是“必于野外祭于畛”的活动。

而此一活动又全部由“祝史”来完成。

这祝史的身份也正相当于上古时期少典的身份,所以我认为“少典氏”应该就是“少殄氏”或“少畛氏”。

在崇尚祭祀的上古时代,其地位也非同一般。

为什么称为“少典”,少者小也。

我以为在上古时期凡进行盛大祭祀活动,都应该由继天而王的“三皇”“五帝”自身主持进行。其次的祭典由少典氏主持。

少典氏的祖居之地在何处?

此问题历来为史家所关注。我们就从继伏羲而王的“农皇”神农氏进行探讨。

《帝王世纪》称:“神农氏本起于烈山,或时称之。”

注云:按《三皇纪》注曰:“郑玄云厉山,神农所起,亦曰有烈氏。”皇甫谧曰:“厉山,今随之厉乡也。”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

《国语·鲁语》:“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

神农氏的兴起按《白虎通》的说法是:“古之人民,皆食禽兽。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上述记载说明发展到神农时,由于人口增多,饲养与猎取都满足不了需要,于是采用火林狩猎即放火烧山的方式以求解决矛盾,结果是促进了原始农业的出现。

烈山氏的首创之举在厉山,即湖北随州的厉乡。

《国语》说“烈山氏之有天下也”,是说他的这种做法被普遍接受以后,以发明原始农业作为划时代的首创而自然取代了伏羲氏的地位,这一过程应该说不是一时间就能完成的,也一定经历了极为艰苦的历程。

在133姓袭号的神农中,究竟哪一代迁徙至河洛地区已无从可考。但我们从记载中捕捉到的史影是相当久远的。据《元丰九域志》载:“谷城,神农尝五谷于此,名谷城”。

又《括地志》云:“故谷城在洛州河南县西北十八里苑中”。

此谷城即今孟津之谷城山一带。“尝五谷于此”,说明也是在发明原始农业的前期阶段。

这又揭示出在漫长的神农氏时代的前期就有神农氏的后继者,或是袭号者生活于河洛地区,确切说是洛阳地区。

因此可以说,使其母弟为少典国君的神农应该就是这一代神农。

清康熙《孟津县志》载:“(孟津)上古为赫苏氏之都。

赫苏氏为赫胥,《路史》曰:赫苏氏之为治也,光耀赫奕……今津境西有潜亭山,赫苏氏之故都也。

清《一统志》又云:“谷城山在河南府西北五十里,连孟津县界,”旧名潜亭山,瀍水出此”。

这赫赫有名的赫苏氏就是“尝五谷”于谷城山的神农氏。

这样,继为少典国君的神农之母弟勖肯定也就活动于这一地区。

少典氏的祖居之地越来越浮出水面。

我们且看《山海经》中次三经有关青要山的一段记载:“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北望河渠,是多驾鸟。

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中多仆累、薄卢。

武罗司之,……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如前所述,少典氏又可称为少畛氏。而青要山是畛水的源头,所以我大胆将少典氏的祖居之地锁定在青要山。

据前所述,其理由:

(1)青要山与平逢山相邻,两山所在氏族少典氏和有娇氏互为婚姻符合两合婚姻的发展规律。

(2)青要山、平逢山所在地区为上古伏羲氏与神农赫苏氏的重要活动之地。少典氏为伏羲后裔,在发明发展祭典问题上具有承袭关系;在畜养动物上也与伏羲和神农母弟勖有继承传统。

(3)青要山是神武罗的受祭之地,神武罗应该就是某氏族的祖先神。

《说文》:“神也”。段注云:“当作神鬼也,神鬼者鬼之神者也”,正是祖先神之义。

是哪一家族与氏族的祖先神?

武罗神以畜养动物和祭祀而著称,其后裔为少典氏是最符合上古氏族发展规律的。下面再提供两条证据:

其一:《路史》卷29载:“黄帝父大丛少典氏,则其后,袭封者有典氏。”

此段记载反映了一种继承关系,即发展到黄帝之父的时代,少典氏的首领是由大丛继承的。

为了进一步明确上古还处于母系氏族时期氏族首领的承袭情况,我们还是借助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来进行考察。

摩尔根在谈到美洲印第安部落选举氏族首领和酋帅写道:“他们是每一个氏族从本氏族成员中选举出来的。

在世系按女性下传的地方,一个儿子不可能被选作他父亲的继承者,因为他属于另一个氏族,而任何氏族只能从本氏族中选出酋帅或首领,不得选用其他氏族的人。

首领的职位是在氏族内传袭的,……虽说这个职位是在氏族内传袭的,但却是从本氏族男性成员中选举出来的。”

同样,由氏族扩大形成的部落的首领也应该在在部落所属氏族的首领中产生。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之“易洛魁人的部落中写道:在某些印第安部落中,公认某一位首领为他们的大首领,其他位高出于其他同僚之上。

在一定程度上,部落会议闭会期间,需要一个正式的领袖来代表全部落。”

这里说的大首领即是部落首领。其同僚即部落所属氏族的首领。

很显然大首领是从其属下氏族首领中民主产生的。

我们在考察大丛的继承为少典氏族族团首领时也具有同样的情形。

据上引《路史》的记载,黄帝之父大丛应该就是由氏族首领而继承族团(部落)首领的。大丛又活动在何处?考其氏族,应该属于大丛氏族,或有丛氏族。

按古汉语通假规则“丛,从母、东部;崇,崇母,冬部”。

丛与崇属音近通假。丛氏即崇氏。

有崇氏为禹父鲧的先祖。据上引青要山之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墠渚之地即为禹父鲧的族居之地。

据考证,墠渚为嵩县一带,在青要山之南。也由此可知少典部族的生存地带是以青要山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尤其是往南至今嵩县一带。

其二,据《史记·秦本纪》:“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

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

按《史记正义》,大业即皋陶,大费为皋陶之子伯益。

又据《史记》;“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

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

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此记载揭示:少典之子女华、大费、费氏、费昌都在夏族活动的范围,而夏族的活动就在以洛阳偃师为中心的伊洛河盆地。而费氏的后裔所封之费国,就在今偃师缑氏镇东南。

此又可说明发展到禹的时期,少典氏的主要族居地仍然在今天的新安、偃师等地。
三、炎帝、黄帝河洛曜迹
在这里我们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神农和炎帝的问题。

在先秦的一些文献中,神农和炎帝一直是两个人,到西汉末年,自刘歆始,提出神农、炎帝为一人说,并逐渐成为传统说法。

按时间推论,炎帝距今约5500年,若此时才出现原始农业,则与考古所识在八千多年前原始农业所发展到相当成熟程度的事实不符。

显然,神农、炎帝为一人说有悖史实。前面所引的谯周的分析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在使用古史资料的时候就要下一些选择的功夫。

炎帝是在我国原始农业达到顶峰时期的一位农业领袖,反映的是原始农业的辉煌,正因为如此,才被奉为农神,即仍袭号为神农氏。

现把有关炎帝的相关记载征引如下:

1.《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母曰任姒,有娇氏女,名女登,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之,生神农于裳羊山”。

2.《古史考》:“神农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

3.《周易·系辞》曰:“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利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4.《白虎通》:“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谓之神农也”。

5.《绎史》引《世本》:“倕作耒耜”。注云:倕为“神农臣”。
综合上述记载可知,炎帝的主要功绩是对原始农业工具的改进,发明了木制的耒耜,提高了原始的生产力。

同时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发展,“日中为市”即原始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反映。

上引《古史考》记载的是在陶器发明以前先民的生活情状。

就目前所知,我国陶器的使用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很显然“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属于“烈山氏”神农时期的事情。
据上述记载,炎帝为有娇氏与少典氏之子,毫无疑问炎帝的出生地就应该在伊洛河地区。

关于这一点,一些学者在炎帝氏族源起之地的研究上又有了新的突破。
近年学者们在伊川县之龙头沟发现了巨型天然石龙,据介绍,龙头沟全长4.5公里,沟中有水,常年不息。

长水(常水)源头的龙泉,不远处有二十多丈的岩石层,石层下恰巧为巨龙形象。石质龙身通体连贯,吻、牙、舌、眼、獠牙、角、身、足、爪、翅,一应俱全,龙头朝西,尾向东,呈伏卧腾飞状。此长水,据《水经注》之伊水称:“长水出新城西山,东流注于伊水”。

长亦念常,地名有常川。其地又称牵羊坡、羊架坡,故世传为常羊坡、常羊山。

并认为此常羊即女登感神龙而生炎帝之常羊。

王大友先生在《三皇五帝时代》一书中亦主此说。

笔者亦到伊川平等乡大莘店之九龙沟考察过,巨型石龙此言不虚,相信在布满植被的上古大地唯有石龙突显,定十分壮观。

在盛行感生观念的母系氏族社会,以巨型石龙为感生神也是极为正常的。

所以将炎帝的出生地坐实在伊川大莘的常羊坡一带是有道理的。

同时,符合有娇氏与少典氏两合婚姻繁衍的规律。

至于炎帝其人或本氏族在伊洛的活动已不可考,但也还能找到炎帝曾一度生活此地的蛛丝马迹。

《山海经》中次七经云:“又东二十里,曰姑媱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帝女”即炎帝之女媱姬,“姑媱之山”即是因炎帝女媱姬死后葬于此山而得名,而姑媱之山,即在伊洛地区。

至于炎帝以外诸世,据《路史》炎帝纪,炎帝到帝榆罔,共传八姓,自炎帝第二姓至榆罔于伊洛无考,当是迁徙至伊洛河盆地之外了。
黄帝在伊洛地区活动情况如何?

我们且看如下几段记载: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

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娇氏之女,世与少典氏婚,故《国语》兼称焉。

及神农之末,少典又取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

《鬻子》:“黄帝十岁,知神农之非而改其政”。

《大戴礼记》:“(黄帝)有圣德,授国于有熊。”

《册府元龟·帝系》:“黄帝名曰轩辕,盖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帝王世纪》:“神农氏衰,黄帝修德抚民,诸侯咸去神农而归黄帝。于是乃扰驯猛兽,与神农氏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克之”。

《路史》:“(黄帝)自有熊启胙,故又曰有熊氏。”

上述记载都是有关黄帝的最为基本的资料。集中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1)黄帝与炎帝同样,母族为有娇氏,父族为少典氏。黄帝为其母感大电光而生,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

(2)黄帝幼时即与炎帝榆罔产生分歧。十岁知榆罔之非而改其政。是说黄帝改变了过去所沿续下来的“放火烧山”的农业粗放经营的方式,同时又因为洪水的原因而发展了畜牧业经济26。

(3)黄帝受国于有熊,自有熊启胙,是在有熊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黄帝战胜炎帝是靠牧业与农业结合后的实力而实现的。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第一,黄帝的出生地。如前所述,少典氏祖居于今青要山即河南新安一带,有娇氏居平逢山即邙山地区。

根据上古两合婚姻的母系承袭规定,子女毫无疑问是出生在母家。

对黄帝和炎帝来说就是出生于有娇氏的氏族族团,绝不会出生在少典氏族内。

上古在族外婚的条件下,子女和父亲也绝不会在同一氏族之内。

所以黄帝的出生地就应该锁定在洛阳及其附近地区。

至于黄帝成长之地的姬水地区有两种情况:

(1)此说根本不存在,为古人附会,《史记》不取此说。

(2)姬为洍之误。据古文字通假,汜与洍通。

姬水应为洍水之传写之误。所以姬水即洍水,亦即汜水。

据《山海经》中次七经:“又东三十里,曰浮戏之山……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据前所论,浮戏之山即伏戏之山,上古时期是伏羲氏活动的重要地区。

这一地区也应是当时在动物饲养上较为发达地区,恰适合黄帝之“知神农之非而改其政”的进一步发展。此地当距邙山不远。

我认为,正是因为黄帝在此地对畜牧业的发展成就,才使得他能够被授为有熊国君,也才能“自有熊启胙”而向全国发展。

第二,黄帝的建都之地。应该说有熊之地是有熊的国都,即有熊部落的所在地,并非黄帝之帝都。

黄帝的帝都之地,可以从《魏书》之东阳王丕传中所记孝文帝与大臣穆罴的对话得到启发:“罴曰:‘臣闻黄帝都涿鹿,以此言之,古之圣王不必悉居中原’,高祖曰:‘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

这里说明的是黄帝从有熊启胙,“胙”当为“祚”,是说黄帝自有熊率领以骠悍著称的熊罴等猛兽为图腾的氏族,经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后,先定都涿鹿,后迁都河南。此河南当为北魏新安郡所辖之河南县,地在洛阳。

下面再来分析《山海经》中次三经所载:“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如前所述,密与伏通假,密都即伏都。此又说明两点:

  • 青要山亦为伏羲氏族的活动地点之一。黄帝在发展上是在伏羲家畜饲养基础上发明了原始的畜牧业,在此意义上取都名而称密。祭祀武罗之神或是从黄帝始。应该说黄帝其人对于比他更为久远的伏羲氏也是崇尚倍加的。
  • 《古微书》卷12云:“轩辕……风后善于伏羲之道,故使推衍阴阳之事。”风后即伏羲风姓后裔,说明推衍阴阳的职务是相当于大巫的身份。黄帝对风后极为推崇和重用。

密都为伏都,青要山或为黄帝降伏诸氏族的会盟之处。

如《路史》云:黄帝“于是合符釜山,以观其会”。

注曰:釜山“在荆山之前,黄帝铸鼎处”。“合符釜山”,就是黄帝在荆山带举行的会盟活动。荆山在河南灵宝,黄帝的铸鼎传说即在该地的铸鼎原。

该地又是葬黄帝衣冠的黄帝陵所在地,至今唐碑在焉。

釜山正与青要山遥遥相望,同为军事重地。
黄帝在河洛除了军事行动之外,还留有文化的遗迹。

其一:郑樵《通志》志三《易》载文曰:“伏羲作连山,神农作归藏,黄帝作乾坤,《易》之始自伏羲,三《易》之本自三皇;夏人因连山而作《连山》,商人因归藏而作《归藏》,周人因乾坤而作《周易》,八卦具而六十四卦成”。

三《易》之源头即中华文化源头的《河图》、《洛书》。

河图出“河之九都”,为《山海经》所载的“和山”,即孟津和洛汭一带。

所以三《易》的产生和发展都在伊洛地区。

其二:据宋代高承所撰《事物纪原》之山川条称:“通典曰:‘黄帝祭于山川,典礼为多。则山川祀秩始自黄帝氏也。”此处所云“祀秩”为祭祀等级,故“典”又与“等”通假。

如《易·辞上》:“而行其典礼”。

《释文》:“典礼,京作等礼”,即此用法。所以少典氏又可称为少等氏。

我们从《山海经》之五藏山经对诸山诸水的记载明确可见其对山川神祇的祭祀等级。如中次三经称:“其祠:泰逢、熏池、武罗皆一牡羊副,婴用吉玉。

其二神用一雄鸡瘗之。糈用稌。”

《说文》:“副,判也。”“《周礼》曰:副,辜祭。”

是将牡羊“刳其胸腹而张之,令其干枯”的一种祭品和祭法。

很显然,这一祭法与对“其二神”的祭法存在等级的差别。

这也说明少典氏在主持和管理山川祭典在黄帝时期又有了按等秩而祭的发展。

在定都于青要山一带之后,在其后的发展中,黄帝族继续向西发展,铸鼎原所在的荆山地区便成了黄帝族的主要活动地带。

当地考古所发现的距今5000—5500年的先民活动和生活的遗址遗迹便说明了这一点。而《史记》所载的黄帝“东至于海,登九山,及岱宗。

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当是黄帝率劲旅对各地的征服活动。
四、余论
行文至此,意犹未尽,还须赘述几个问题。

其一:澄清一下古人在记载三皇五帝时,在年代和氏族分支上所造成的混乱。

如黄帝族是从少典氏族和有娇氏族中哪个部族中分化出来的?

就存在不同的说法。

为此,我们先来以科学的眼光来审视摩尔根《古代社会》对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的情形。

摩尔根指出:“当牛羊开始作为家畜饲养从而成为生活资料和私有财物以后,当耕作促使房宅和土地属于私有以后,必然会出现一种与当时流行的氏族成员继承制相对抗的运动,因为此时父亲的身份日益确定,而旧有的继承制却排除财产所有者的子女的继承权,而将他的财产给予他的同氏族的亲属。

父亲和他们的子女共同为争取继承制而奋斗,这就为世系的转变提供了充分强烈的动力。

随着财产的大量积蓄并具有永久性,随着私有财产比例的日益扩大,女性世系必然会解体,而男性世系相应地必然会取而代之。”

而取而代之的方式是:“只要约定,氏族的一切现有成员仍然保留为本氏族成员,但此后只允许本氏族男子所生之子女保留为本氏族成员和使用本氏族的姓氏,而女姓成员所生子女一律被排除出去。”

考察我国上古时期的婚制的变化情况正与之“极为相似”。

我国自伏羲实行族外婚后,母系氏族社会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相比之下父系社会却是非常短暂的。

如上所述,父系取代母系只是为了解决财产继承问题。

其唯一的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女子出嫁到男方氏族,但对于古老的氏族而言,这点是十分难于做到的。

因为在转换过程中,由于不同班辈的存在,势必造成同母异父和同父异母的子女的混杂,同时也会遇到较大的阻力。

所以最先转变为父系的氏族都不是那些传承古老的氏族。

而一定是由新的氏族分支来完成。其最大的可能是氏族的分支为了寻求新的生存而迁徒。

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少典氏这一古老氏族一直到秦之先的少典氏之子女华时期还仍是处在母系阶段。

同时,在殷的始祖简狄和周始祖姜原时期都还存在感生的传说也说明了这一问题。而表现在黄帝身上,则是正处在过渡阶段。

黄帝时是处在畜牧业与农业共存时期,应该是出现了动产的财富。

但作为意识的保守性而言,此时并没有彻底完成母系向父系的过渡。

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注引《国语》胥臣云:“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其中已姓二人,姬氏二人。

姬姓缘自黄帝,说明黄帝后裔中已有两个分支氏族属于父系,其余还都属于母系,从母亲之姓为姓。

这一记载出现在黄帝时期,也正反映了这样的过渡。
其二,帝喾与伊洛地区同样有着深厚的渊源。

《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娇极,娇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

《索隐》称:“宋衷曰:高辛,地名,因以为号。喾,名也。”这里首先应明确的是帝喾出生于高辛之地。

《史记集解》称:“高阳、高辛皆所兴之地名。”

此又说明帝喾所兴为辛地。次之,要明确娇极之父族和母族所在的地望。

据前所述,“娇”是蜂类昆虫图腾,以娇虫为图腾的氏族为生活于平逢山的氏族有娇氏。娇极为有娇氏族之女与玄嚣氏族的姬姓男子合婚而生。

据《说文》:“极,栋也”。

极为屋顶之栋,娇极应该是根据蜂房原理建屋的氏族,因此我认为娇极应该是有娇氏族的一个分支。

再者由于玄嚣的出生地不在平逢山一带,应是客居此地,所以其婚形式类似于后世的走婚。

黄帝二十五子中的非姬姓分支应该都是这样的婚姻所形成。

这也就决定了其子女仍出生于母家。所以娇极也应该是生活于平逢山一带。

那么帝喾母家的情况又如何呢?

据《路史》云:(帝喾)“父娇极,取陈丰氏曰裒,履大迹 生喾。”

帝喾母家为陈丰氏。

陈与田通、丰与逢通,陈丰氏又可称为田逢氏。

田逢氏当即前引《山海经》中次三经之和山所居住的泰逢氏的一个分支氏族,居住在和山、平逢山附近地区。所以帝喾的出生地也应在今洛阳周围地区。

帝喾出生的具体地点又在哪里?《史记》称:“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

这又揭示出帝喾与放勋父子的母家都是陈丰氏,其出生地就应该相近或为同一地。我们先来弄清放勋即尧的出生地。

据《路史》云:“伊阳县有伊水,尧之母家,伊侯国”。

又注引《帝尧碑》曰:“其先出自瑰隗,翼火之精。

有神龙首出于常羊,庆都交之,生伊尧,不与凡等。”

又《史记集解》皇甫谧曰:“尧初生时,其母家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

据此可知尧出生于今之伊川,在宋为伊阳县,古为伊侯国之地。

据前述炎帝因感神龙首于常羊地为今伊川之莘地,则知尧亦生于莘。

尧的母家的“三阿之南”,阿为大的丘陵,我以为三阿当指和山、平逢山和龙门山这三座不高的山体,所以三阿之南也即在莘地一带。

因此我也大胆将帝喾的出生地锁定在这三阿以南地区。

王大友先生认为颛顼封帝喾在伊川辛地,因称“高辛氏”。

据《史记》:“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帝尧立,“乃封挚于高辛。”此更见高辛之地的重要。
最后,我们来明确帝喾的建都所在。

《史记集解》引皇甫谧曰:(高辛继帝位)“都亳,今河南偃师是也”。

《史记》云:“成汤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作《帝诰》。”

亳为商代西亳,“从先王居”即是从帝喾之居。

帝喾都居伊洛还可以从《拾遗记》得到印证。

如云:“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也。

女行不践地,常履风云,游于伊洛。

帝乃期焉,纳以为妃。”帝喾建都偃师,相望于故土;汤都西亳,亦婚于有莘。

《帝王世纪》云:“初,力牧之后曰伊挚,耕于有莘之野,汤闻以币聘,有莘之君留而不进。

汤乃求婚于有莘之君,有莘之君遂嫁女于汤,以挚为媵臣,至亳。”

伊挚即伊尹,皇甫谧曰:“伊尹,力牧之后,生于空桑。”

《吕氏春秋》云:“有侁氏女採桑,得婴儿于空桑,母居伊水,命曰伊尹。”

有侁氏即有莘氏,在今伊川之莘地,至今尚有伊尹墓在焉。

至此我们将高辛之地和有辛氏即辛国之地确定在洛阳之伊川,加之以偃师为都,这就进一步揭示出帝喾的主要活动都是在伊洛地区。
综上,我们探讨了我国传说中的上古时期著名氏族、部落及其首领,如伏羲、神农、少典氏、有娇氏、炎帝、黄帝、帝喾等在伊洛河盆地,或主要在以洛阳为中心的伊洛地区的活动情况。

我们较多地使用了《山海经》的记载,我们认为《山海经》这部著作是我们研究河洛上古文化最为直接的古代典籍。

对于该书,我们倾向于其主体成书于夏代。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称:“(禹)遂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

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故名之曰《山海经》”。

王充《论衡》亦曰:

“禹、益并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

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闻见作《山海经》。

非禹、益行远山海不造,然则山河之造,见物博也。”

然而历代研究《山海经》,无如今日之盛者,就研究成果而言,已逐渐将其提高为“信史”的高度。

我们在推敲其所记的过程中,我们也认为象对上古地理、图腾、祭祀活动、民俗、文化,尤其是对中山经的记录如此之详,这也绝不是伯益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不过我们主张往前去追寻,我们认为伯益在成书之前当有所本。

而且推测这所本的内容或内容的载体就来自古老的少典氏族。

如前所述,少典氏族世代相传都是主持祭祀典礼活动的,尤其是自黄帝时开始,此时较其先祖更加注重礼仪活动。

前引《通典》载:“黄帝祭于山川,典礼为多。则山川祀秩始自黄帝氏也”。

所以我以为黄帝征服四方的过程中似是有少典氏族中人随从之以从事祭典工作。

少典氏族的山川诸项内容的采撷所得,应该就是伯益成书《山海经》的基础。

伯益为皋陶之子,皋陶母家即少典氏族。

伯益获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与机遇也是别人所无法比拟的。

至少《山海经》的主体部分和主体精神理应如此。

 

注释:
①周军、郭引强,河南旧石器[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②赵春青,河洛地区新石哭时代聚落的演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杨作龙,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④陈文华,中国农业考古图录[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350页.
⑤(清)马骕,绎史[A]
⑥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有新拓展[J],新华文摘,2003年7期.
⑦(明)孙 古微书[A]卷9.引谯周,古史考.文渊阁四库全书.
⑧太平御览[A],卷78引,文渊阁四库全书.
⑨张桁,通假大字典[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⑩伏羲台即今洛口村所处的一片高地.
11高享,古字通假会典.
12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M]1985年版.
13李衡眉,中国史前文化[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4见四部丛刊
15汉文典[M],殄读为或
16[清]吴任臣,山海经广记[A]注引
17郭郛,山海经注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8徐金星,洛阳——中华民族圣地说(油印本)
19翟智高,洛阳伊川巨型天然石龙研究[J],一点地带网载文
20魏书,[A]卷160
21摩尔根,古代社会[M] 275-276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2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M] 中国社会出版社
23史记,五帝本纪[A]索隐
24史记·殷本纪[A]索隐

 

 

信息来源(一):

朱绍侯,男,中共党员。1926年11月21日生,辽宁新民人。

1948年,考入东北大学教育系。

1949年,转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195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研究部。

历任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河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教授。

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历史学会会长。

1992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工作。

军功爵制研究》、

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

《魏晋南北朝土地与阶级关系》等五种专著和两本论文集。

主编有《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研究入门》、

《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

《中国古代宰相传略》等8部教材和史学著作,讲授有《秦汉军功爵制研究》等课程。

 

信息来源(二):

杨作龙引用朱绍侯《河洛文化与河洛人、客家人》

杨作龙,历史学家,天津武清人,出生日期:1945年,洛阳师范学院原院长,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杨作龙是历史研究专家。

1998年,他被任命为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2000年,学校更名为洛阳师范学院。

上任后,他首先思考的问题就是学院如何构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

他认为这一教育体系首先要求以“师范”为主体,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以学生人文文化为底蕴的特有的知识结构,要打出文化这个品牌。

于是,他想到了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河洛文化。

杨作龙所倡导的师范精神正是发源于洛阳,是河洛文化传承下来的一部分。

谈及洛阳的教育典故时,他对记者侃侃而谈、旁征博引:东汉时期的洛阳太学,鼎盛时拥有太学生三万人。

作为洛阳太学教授生员的博士是钦定官学的“为人师范”者。

东汉政府规定,举荐博士的标准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经明行修”。

这些思考,让杨作龙坚定了突出文化特色的办学方向。

著作和论文:

主编、撰写《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

《中原文化景观》、

《相似诱导教学模式研究》等著作;

发表《我们播种河洛之爱》、

《河洛文化导扬》、

《探索河洛文化的物象之源》等有影响的论文几十篇;

他主持的世界银行贷款课题“相似诱导教学模式”

在1998年结项,并在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引起省内外诸多教学单位的关注和参与,获河南省2001年教学成果省级一等奖……杨作龙长期以来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史学的研究与探索,做学问很踏实、很严谨。

他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和河洛文化的研究方面更是成效卓著形成独立体系,被国内许多专家认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注:以上信息如有侵权,请及时反馈信息,本站将作调整或删除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网址:http://www.yaqhjy.com

邮箱:369489269@qq.com  微信:PXD963066

手机:18267661956  13659523068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注:1.本网站内容系同行内部交流信息,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2.本网站所有信息版权归原创版主所有。信息中如有侵权,请与本网站联系,需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3.本网站由西度数码、谷歌网络、学做网站论坛、遗安文化研究中心后台支持。
4.欢迎各地同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同时欢迎投稿推送,原创本网站给予适当奖励。
5.本网站通讯:手机:18267661956 13659523068 邮箱:369489269@qq.com 微信:PXD963066

'404' - 合肥空调维修公司

内容不存在,请返回首页查看!

Copyright © 2012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登录后台|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