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遗安文化研究中心”门户网站!遗安精神哲学思想,是世界大同的科学真理!我们宣传遗安文化精神哲学思想,旨在:弘扬遗安文化精神。也是一大批热心研究历代名人姓氏文化遗产、事迹、文物古迹业余爱好者互相交流的网上平台空间。更是在弘扬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理解民族观、宗族观,唤醒文化自觉,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两个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研究活动,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挖掘整理历代姓氏名人文化宝贵遗产并继承和发扬光大。 纪念农村教育活动家——庞顶宪先生逝世七周年     天台历代人口     人生十字决:德难静为然 雅乐美幸忧     《鉴略》     姓氏变迁     赤城志卷第二十八     凝聚为人处世之真理“四字要决”     几千年国学文化传承字字珠玑,为人处世之真理     逢人处世三不说,可让你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     内战……死了多少人     把权与利还给大众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文化论坛 > 1.诗文论述 > 正文
 

南浔名人传——从商崇文的庞家

发布时间:2023-05-18   分类: 2.正史文献, 3.专家学者, 3.断代连接, 4.进士举人   浏览次数:140  16px  14px  12px
摘要: 南浔名人传——从商崇文的庞家 南浔古镇 2014-07-23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数据库 浙江天台·始平学栋搜集整理转载 2017.11.19 南浔庞氏家族也以丝业致富,但与其他“四象”不同的是开创者庞云镨还兼营军火。清光绪中叶庞家……

 

南浔名人传——从商崇文的庞家

南浔古镇

2014-07-23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数据库

浙江天台·始平学栋搜集整理转载

2017.11.19

南浔庞氏家族也以丝业致富,但与其他“四象”不同的是开创者庞云镨还兼营军火。清光绪中叶庞家已成巨富,蔚为望族。

靠丝业发迹兼营军火的庞云镨据一些“老南浔”的传说,庞家的先祖是宋末元初的庞朴。庞朴,字夷简,人称“五湖狂叟”。其祖先系单州人,高祖庞谦孺,官太常博士,宋南渡寓游湖州。

庞朴少年时就有才名,宋末补春秋弟子员。平章贾似道闻其才,聘为塾师,庞朴拒之,因此得罪于贾,被贾禁锢,不准庞应试。

元初,忽必烈派行台御史程钜夫征召南方名士,庞朴婉谢,但仍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庞朴在参与修成宋、辽、金三史后,称疾引退,归居南浔,以诗书自娱,过淡泊生活,并与赵孟顺、陈孚咸酬唱。曾写有《寄赵承旨子昂》诗,日:“女蔓垂垂覆屋浓,疏窗支枕日高春。翮冠依旧贫无恙,猿臂何妨老不封。狂泛五湖烟景阔,笑归三径世情浓。君家硐阁尤萧爽,偏我频来管独钟。”庞朴著有《五湖狂叟集》。但庞朴是否南浔庞家先祖,目前尚难定论,因为庞朴以后这一家族的情况无法查考。

作为近代南浔“四象”之一的庞家开创者是庞云镨。庞云镨(1833——1889),字芸皋,是庞夷筒之孙,原籍绍兴。父庞听泉,在湖南历任师爷、幕僚,庞云镨在南浔读书侍奉母亲。1843年上海开埠后,洋商大购南浔辑里丝,丝价步涨,业丝成为发家捷径。庞云镨15岁即去镇上“八牛”之一陈熙元开设的陈裕昌丝行当学徒,满师后已通晓蚕丝经营之道,以及品评丝质优劣的技术,他遂以小本贩运牟利,逐渐积累资本。

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从苏州进驻南浔,南浔富商多避居上海,庞云镨也奉父命避居沪上,从事丝业。不数月父卒,回南浔料理父丧。庞云镨初与镇上人张氏(张源泰丝行主人)、蒋氏(蒋元春丝行主人)合伙,在丝行埭开设丝行。由于他善于经营,“丝大售”,发了财。但由于庞云镨独揽大权,合伙人妒忌其经营才能,最终撤资散伙。庞云镨就独资经营,在上海泰康里设庞怡泰丝号,为行庄,专与洋商搞出口贸易;在南浔丝行埭设庞怡泰丝行,为坐庄,收购转运,并亲自在上海与洋商打交道,探询国际丝市动态和丝价起伏,根据上海丝市的盈虚,嘱使南浔坐庄进退。因信息灵通,经营有魄力,不数年家产暴发,成为财主。

庞云镨在经营蚕丝中,结识了杭州大资本家胡庆余堂国药店老板胡雪岩,成为莫逆之交。胡雪岩的后台是左宗棠,是左宗棠麾下的一员得力助手,人称“红顶商人”。他有雄心囤积蚕丝,与洋商竞争,约庞云镨合作,大量收购湖丝,庞只是代为收购,不介入合资。

庞云镨还仿胡雪岩的胡庆余堂在南浔开设规模较大的庞滋德国药号,与胡庆余堂挂钩,设药栈和制药工场,供应饮片和成药,并有名医坐堂处方,业务很广,誉满周围乡镇。又因与张颂贤有姻亲关系,业丝致富后仿张家经营酱园,开设的“庞怡泰酱园”附有酿造和加工作坊,与张家的张恒昌酱园同是南浔最大的酱园,经营业务之大,远近闻名。后来胡雪岩因囤丝受到丝货壅滞、洋商抑价的影响,几至破产,而庞云镨只是转手代购,毫无经济损失,却从中捞到一笔大利。有了胡雪岩的前车之鉴,庞云锴从此不再经营蚕丝,并告诫他的儿子说:“白老虎可怕,莫再经营蚕丝。”

胡雪岩结识左宗棠后,曾受托向洋商购买军火,以镇压太平军、陕甘少数民族起义及征讨新疆。庞云镨因熟识一些洋商,受胡雪岩之托与洋商接洽,从事军火生意,从中获得暴利,进一步扩大了庞家财富,成为“四象”之一。

庞云镨致富后,买田地,辟宗祠,并在南浔东大街建大住宅,前临街,后沿栲栳湾。此外,庞家在江苏的吴县、吴江,浙江的绍兴、萧山购买大量田地。

为了光耀门庭,庞云镨曾以他儿子庞元济的名义捐献10万两纹银,所谓赈捐豫直灾情报效,由李鸿章奏奖,光绪十七年(1891)

得慈禧太后恩旨,特赏庞元济一品封典,候补四品京堂。庞云镨于光绪十五年(1889)病逝,恩赠荣禄大夫、光禄大夫、刑部江西司郎中,终年57岁。

近代最大的书画收藏家兼实业家庞元济庞元济(18~——1949),字莱臣,别号虚斋,是庞云镨的次子。光绪六年(1880)秀才,因父亲向清廷献银lO万两作为赈捐豫直灾害,补博士弟子,例授为刑部江西司郎中,特赏四品京堂。

庞元济继承父业在南浔经营庞滋德国药号和庞怡泰酱园。光绪中,他曾去日本考察实业,获悉法国里昂丝绸市场畅销日本匀细厂丝,价格也高,辑里丝虽色白质韧,但粗细不匀,已降为杂用丝。

他认为,如能设厂改缫细丝,辑里丝定可胜过日本丝。所以,回国后他不遵父亲的遗教,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与杭州丁丙合资30万两,在杭州创办世经缫丝厂,为浙江民族资本产生阶段著名企业之一。次年又与丁丙合资8万两在塘栖创办大纶制丝厂,1928年扩资改为崇裕丝厂,由其堂弟庞赞臣为总经理。同年集资12万元创办南浔机器缫丝厂。此外,庞元济也涉足棉纺业,于1896年在杭州与丁丙等集资40万两,在杭州创办通益公纱厂,这是当时杭州最大的企业之一,1902年转让给李鸿章儿子李经方接办。1918年庞元济等发起创办“浔震电灯有限公司”。无疑,庞元济是浙江民族工业的开创者之一。

在上海等其他地区,庞元济也大量投资近代企业。1906年他在上海创办龙章造纸厂,这是当时上海惟一一家造纸厂。该厂占地60亩,引进全套美国造纸机设备,日产纸加吨。他还在上海收买外商正广和汽水公司大量股票,投资中国银行和浙江兴业银行,并在苏州办纱厂和印染厂。庞还在杭州、苏州开办典当,在苏州、上海拥有大量房地产。原上海牛庄路的“三星舞台”(后改名为中国大戏院)和成都路的整条世述里都是他的产业。

庞元济自幼嗜画,未及成年,就喜欢购置清乾隆时人手迹,又刻意临摹,颇得形似。庞云镨乐而称道“此子不愁无饭吃矣”!他毕生从事实业和收藏两项事业,又以实业的成功,支持和实现了收藏上的成功,是我国近代最大的收藏家和鉴赏家,尤以收藏书画之富冠于江南,尽其毕生精力和财力收藏和保护了我国许多绘画艺术珍品。

庞元济自称“嗜画入骨”,他说:“每遇名迹,不惜重资求购,南北收藏,如吴门汪氏、顾氏,锡山秦氏,中州李氏,莱阳孙氏,川沙沈氏,利津李氏,归安吴氏,同里顾氏诸旧家,争出所蓄,闻风而至,云烟过眼,几无虚日。其间凡画法之精粗,设色之明暗,纸绢之新旧,题跋之真赝,时移代易,面目各自不同,靡不惟日孜孜潜心考察。稍有疑窦,宁慎毋滥,往往于数百幅中选择不过二三幅,积储二十余年,而所得仅仅若此。”这段话很能说明他藏品的来源、收藏的时间、选择的精审,以及考辨的用心。著名吴门画家陆廉夫就他的考证工作说:“真赝歧出,一见能决其是非。迨归其箧笥,复时时重加比对,遇稍不惬意即挥而斥之,致入录者无遗憾焉。既明且决,慎重周详如此,何等虚心耶!……尝见其宾朋满座,外事纷纷,碌碌若不可以终日,及宾退,而手一编矣。或日不足继之以烛,小楼相对,一灯莹然,仡仡至夜分而不知疲矣。”寥寥数语,收藏家之风貌,约略可见。同时,庞元济喜欢书法,更酷爱绘画,山水近法倪入黄,远宗董、巨;花卉则以南田为宗,对我国传统绘画艺术有很深的造诣,尤精鉴赏。光绪二十五年(1899),他在南浔东栅建“宜园”。园之构筑,颇得画意,园中有“半画阁重楼”。宅内藏画之室,名日“虚斋”,并以“虚斋”为其号。据浔籍著名作家徐迟生前与笔者所谈,凡他收藏的书画,均盖上“虚斋”的印章,故外国人购买中国古代书画,以“虚斋”之印作为识别真伪之标记。庞元济心气极高,一般藏品不屑人目,然对货真价实之物,则重值不吝。世传他曾与吴湖帆等海上名画家宴于酒店,吴湖帆眼尖,发现一落拓文人腋下挟画轴从檐下匆匆走过,遂急急追去,原是久闻盛名的元人之作,号称“十七笔兰”(仅用十七笔画就的兰花图),遂以500元当即买下。庞元济闻之,悟出自己所储之作为赝品,于是力求吴氏割让,任其开价多少,定要收为己有,吴湖帆执拗不过,只好让之。庞元济还招贤了一批富有艺术才华的书画家协助其工作,如陆廉夫、张砚荪、张唯庭、张大壮、吴琴木、邱林南等等,其中张大壮19岁起就为他管理书画,长达十年之久。

庞元济的名画收藏,以其著录《虚斋名画录》与《虚斋名画续录》名存于世。清宣统元年(1909)所编《虚斋名画录》16卷,共录收历代藏画538件,起自唐代,止于清代,分列卷、轴、册页三类,按时代先后为序,每种详记纸绢、尺寸、题跋及印章,凡题跋之高宽、钤记之位置、文字损蚀或讹脱处,悉照原本备载。书前有郑孝胥及编者自序。郑序云:“虚斋主人收藏甲于东南,其所录者,止以家藏为限,惟录秘玩所蓄以广流传。虚斋所阅既夥,心得益深,然谦慎不另评骘,则其书之质谨严尤为可贵。”末附陆恢书后题云:“虚斋爱古人画而自能画,画既精能,扶古人之精,浸润涵濡久,遂具此正法眼。”《虚斋名画录》所著录的历代藏画中,唐、宋、元三朝名迹约为三分之一,多为历代收藏大家,如项元汴、赵孟顺、贾似道、徐渭仁、安岐、梁清标等豪门旧物,又有三希堂、石渠宝笈乃至宣和、政和时代的宫中之物。此书著录其收藏历代名迹,最著名者有:唐阎立本《锁谏图》、唐韩斡《呈马图》、五代赵驸马《神骏图》(赵文敏书合璧)、五代董北苑《夏山图》、宋徽宗《雪江归棹图》、宋徽宗赐郓王楷《山水》、宋李龙眠《醉僧图》、宋米敷文《楚山秋霁图》、宋陈居中《羌胡出猎图》、宋赵大年《水村图》、宋赵千里《春龙出蛰图》、宋马钦山《列女图》(宋高宗书《女训》合璧)、宋马钦山《乐志图》(王雅宜书《乐志论》合璧)、宋夏禹玉《谿山无尽图》、宋龚翠巌《中山出游图》、宋钱舜举《草虫图》、宋人《风雪度关图》、金李山《风雪杉松图》、唐周肪《村姬擘阮图》、唐戴嵩《斗牛图》、五代周行通《牧羊图》、五代王道求《弗林狮子图》、五代张戡《人马图》、宋徽宗《双鴳图》、宋何尊师《葵石戏猫图》、宋巨然《流水松风图》和《江村归榷图》、宋李成《寒林采芝图》、宋郭河阳《终南积雪图》、宋米元章《云山草宅图》……名迹如林,令人叹为山海,其中任何一件都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绝品。另外,元、明、清各代,有管仲姬、王孤云、任月山、张子正、黄子久、王叔明、吴仲圭、倪云林、文徵明、沈石田、唐六如、仇实父、董文敏、项墨林、王石谷、恽南田、王麓台、石涛、八大山人、金冬心等人的作品,更是琳琅满目。

16年后,庞元济据其后来陆续所得,又编《虚斋名画续录》4卷,补录后收入画200件(包括补遗6件),以朝代先后列卷、轴、册页三类,体例大致同前。书前有朱孝臧序及自序。他在自序中称:“生不逢辰,适更国变,从此杜门谢客,日以古人名迹为伴侣,品藻山水,平章真赝,亦聊以消磨岁月,遣送余年而已。”又描述其收藏过程说:“比年各直省故家名族因遭丧乱,避地来沪,往往出其所藏,……,以余粗知画理兼嗜收藏,就舍求售者踵相接。余遂择其真而且精者,稍稍罗致,然披沙拣金,不过十之一二,因思古人所作,殚精竭思,原冀流传后世,历久勿佚。余自问生平无得意事,无胜人处,惟名迹之获,经余见虽属云烟过眼,而嗜痂成癖,所得在是,所胜似亦在是。彼苍苍者,殆不欲名迹湮没,特令余褒集之以广流传耶。”

1915年,庞元济为参加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又印行一册《中华历代名画记》,精装本,中英文对照,著录自唐至清代所藏名画(卷轴)81件。又收《名笔集胜》4册,内录唐至元代名画48幅。当时庞元济在美国费城展出的珍品中,有唐朝韩斡的《呈马图卷》、王维的《春溪捕鱼图卷》绢本、胡环的《番部图》等4件;五代周行通的《牧羊图轴》、黄荃的《秋坡野雀图》等3件,宋朝郭熙的《峨嵋积雪图轴》、苏轼的《凤尾竹图轴》、赵孟坚的《莲叶鲜鱼图轴》等27件;金代李山《风雪松杉图卷》;元朝赵孟颛的《陶靖节像轴》与《无疑胡笳十八拍图轴》、王渊的《雪羽图轴》、王蒙的《秋山肃寺图轴》等16件;明朝唐寅的《梦仙草堂图卷》与《秋风纨扇图》,文徵明的《落花图卷》与《风雨归舟图轴》,沈周的《湖中落雁图》,仇英的《昼锦堂图卷》等14件;尚有清朝王览的《溪山雪霁图轴》、王晕的《柳阴垂钓图》等17件。以上8l件都是中国古画之国宝,倍受欧美艺术家和收藏家的赞赏。据《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书画卷》著录,原为虚斋收藏及《虚斋名画录》、《虚斋名画续录》收录的五代至清代名画达40余件,其中上海博物馆藏19件,故宫博物院藏18件。近悉,目前已查录流失海外的中国历代名画多达2.3万件,庞虚斋两录与《中国历代名画记》或可为广泛搜寻中国历代名画的下落提供相关的线索。

庞元济热心慈善事业。据南浔镇一些老先生回忆,在抗战前穷苦人无钱购药,到庞家账房里讨个“经折”,再到庞莱臣开设的庞滋德国药店购药记上一笔,分文不收。1946年该店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书写“庞滋德”金字招牌,挂在正门,为南浔镇惟一的老字号医药商店。庞元济还与杭州丁丙、南浔张定甫(张静江父)捐资在西湖昭庆寺重建戒坛,又以余力建法寿堂,赎还放生地,共费8万余兀。民国12年(1923)重修南浔至湖州的荻塘,庞元济是修塘董事会的董事,不仅捐了款,还建议全部石砌,用水泥封合,到民国17年(1928)竣工,费用最后尚缺3万余元,悉由庞元济承担。为提倡国学,庞元济于民国24年(1935)在他的住宅内创办国学讲习社,由著名汉学家王文濡负责,继由曹砺金(一名元晋)主持。抗日战争南浔沦陷前迁校于上海爱多亚路(金陵东路)960号复课,1941年日军进入租界始停办。

庞元济于1949年3月8日在上海病逝,终年86岁。抗日战争南浔沦陷之初,日本即派专人到南浔庞元济住宅搜觅所藏古画,但早已运往上海成都路世述里寓所。庞元济去世前,曾将家藏书画作为遗产分成三份,由其后代继藏。上海博物馆初建时,曾购得其中一房的藏品。其子庞秉礼先生(庞莱臣(元济)的侄子,过继为儿子)还将家藏宋代朱克柔的缂丝作品《莲塘乳鸭图》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被视为该馆精品之一。庞元济的另一后人庞增和,于1995年底在苏州去世,时年63岁。“文革”前他家仍存有不少其父遗藏。据庞增和的女儿庞叔令(现在苏州市沧浪区房管所工作,为市民革成员)说,庞增和生前在二个地方向国家捐赠书画和文物:一处是1959年、1962年向南京博物院捐赠古画137件,116种,共257幅;另一处是1953年、1959年向苏州博物馆捐赠书画文物39种,其中书画34种。庞叔令说,她和母亲至今还保存着当年捐赠的收据凭证。由此可知,富甲江南的虚斋藏品,目前主要“落户‘’在三个地方,即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苏州市博物馆,以及美国的一些博物馆和艺术馆。庞氏生前曾云”云烟过眼“,事实上不仅是”过眼“,而且已”过海“了。

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庞青城庞元澄(1875—1945),原字清臣,后改字青城,号渊知,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秀才。因其父庞云镨望子成龙,向清廷献银10万两,作为赈捐豫直灾害报效,受慈禧太后恩赏庞元济官职时,庞元澄却拒领例赏,改字为青城,青者年轻,并寓“青出于蓝”之意,倾向于反清的革命派。

庞青城与张静江系姑表舅甥关系,从小往来密切,向往民主。

庞家与张家均是南浔“四象”之一,清末又成为对外贸易的巨商,这就给庞青城提供了接受新文化新思潮的有利条件。光绪二十四年(1898)“百日维新”失败了,但新思潮已冲击了封建统治,废科举,教育从新,兼习西学。庞青城随兄庞莱臣赴日本考察回国后,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独资创办了浔溪公学,建校舍于南浔镇东栅上塘原“宜园”(庞家花园)的东邻,聘杭州名流叶翰(又名浩吾,为清末维新派)为校务主任,教师中多佼佼者,如山阴的杜亚泉(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绍兴的邵力子(国民党元老),安徽的周梅泉(即有名的集邮大王周今觉)等。仿日本学制,为南浔最早的中学堂,原国民党要人朱家骅、张乃燕及新闻学家黄远庸等均曾在该校读书。1902年蔡元培在上海组织“爱国学社”,宣传革命,两江总督魏光焘密奏,查禁严办。因蔡元培曾任浔溪书院山长,与庞青城过从甚密,浔溪公学因而停办。不久,他与兄庞莱臣(元济)提倡西医,在浔溪公学原址办起了浔溪医院,聘吴钰(彦臣)为院长,同济大学医科毕业的杨辑五为副院长兼外科主任,南通医学院毕业的郁冠球为内科主任。因设备较全,医疗上乘,收费低廉,为病家称颂,成为江南水乡颇有声誉的乡镇医院。抗战胜利后,原浔溪医院隋兆祥医师在百间楼河东地段沿用浔溪医院之名开设诊所。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上海捐款支持马相伯为抗议帝国主义势力干涉我国教育,创办复旦公学(1917年改名复旦大学),青城列名复旦公学劝募公启。

自张静江去巴黎结识了孙中山之后,即把时任上海通运公司总理的长兄张弁群,上海中国银行董事、他的舅父庞青城推荐介绍给孙中山,并发展为同盟会会员。张静江还建议孙中山日后去上海活动时,可住在庞青城的家里,庞青城的别墅在上海英租界戈登路7号(今江宁路336号),雇有白俄保镖,比较安全可靠。据庞青城之女庞莲回忆,这幢别墅是他父亲自集资金6万两银而建造的一幢如英国堡垒式的洋房,内有大小房间42间。其中中式客厅里挂着汪精卫书赠庞青城的一副对联“十年尘土青山色,万里江山画角声”;西式客厅里,常挂着一幅照片,内有孙中山和宋庆龄、秋瑾、庞青城、孙科及孙中山的两个女儿,还有许多革命老人。花园里设有网球场,占地约10亩。由于房子设计奇特,客人往往进门如人“盘陀路”,不经指点,难以出门。房子外观别具风格,吸引着过路行人注目,常有不少外国人在房子前拍照。后来孙中山与宋庆龄到上海就住在庞青城的家里,庞青城精心接待保护孙中山,并捐巨款支持革命,与孙中山建立了亲密关系。他的家也成了革命联络点,一度成为同盟会财政部的临时办事处。孙中山住在他家的时候,庞青城特地为孙中山的卧室购了一套新家具。当时辛亥革命要人,如黄兴、宋教仁、于右任、戴季陶、许崇智、孙科、叶楚伧、周柏年、蒋介石、吴铁城等经常出入,他是同盟会上海支部核心人物之一。

庞青城结识孙中山之后,不仅在经济上支助孙中山,而且也直接参与了革命活动。在辛亥革命胜利前夕,张静江受孙中山之命,从巴黎回到上海,与宋教仁、廖仲恺、陈英士、蔡元培、周柏年、周佩箴等人,在上海公共租界马霍路德福里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庞青城是重要成员。

清宣统元年(1909),浙江咨议局成立,庞青城当选为议员。宣统三年,为光复上海和杭州,陈英士、王金发、蒋介石组织敢死队,分别攻打上海江南制造局、杭州军械局和浙江巡抚署,庞青城出巨资支助。据南浔林黎元老先生说,为攻打上海制造局,敢死队所需费用,一半由庞青城支助。

据李志新《孙总理民国元年四月游鄂记》一文所说,当时随孙中山赴鄂者有胡汉民、汪精卫、廖仲恺、孙科、孙琰、孙琬兄妹、庞青城、景跃月、陈汉元、魏宸组、章士钊、吴弱男夫妇等人。该文还有多幅孙中山与庞青城等人的合影,可见庞青城与孙中山的关系非同一般。0辛亥革命后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任命庞青城为实业部商政司司长。但后来孙中山将总统职位让给了袁世凯。袁世凯登上了大总统宝座后,庞青城知袁世凯心怀叵测,辞职不去北京。

民国2年(1913),袁世凯密使国务总理赵秉钧派人在上海火车站暗杀了孙中山的左右手宋教仁,激起了全国声讨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庞青城、张静江竭力支持陈英士就任讨袁军总司令,并与部分浙江省议员致函浙江都督朱瑞,揭露袁世凯阴谋称帝,破坏民主革命,要他宣布独立,一起声讨袁世凯。岂知朱瑞早已被袁世凯收买,受命镇压讨袁活动。朱瑞派旅长叶颂青带兵到南浔,召集地方士绅,出示朱瑞手谕,通缉张静江和庞青城,并抄了家,查封了庞青城在南浔筹办的浔溪造纸厂(通称青城造纸厂)。

民国5年(1916)5月,袁世凯派人在上海暗杀了陈英士,庞青城亦被列入黑名单,被迫与子庞衡平和周柏年等流亡日本,直至袁世凯称帝失败病死,始回上海,继续支持孙中山革命。庞青城流亡后,英国白莱先生就住进了他家,正门上也换上了这位英国朋友名字的牌子。白莱是个商人,夫妇俩都能讲上海话,白莱夫人大家都叫她“东家娘”。白莱夫妇有一子一女,儿子叫“康林”,女儿叫“生林”,年龄和当时的庞莲差不多,才6岁。白莱夫妇还随带两个女佣,一个是日本人,一个是广东阿妈。过了不久,白莱的两个弟弟及一个弟媳和婴儿也来居住。白莱夫妇来居住是为了保护庞家,以“外国人住宅”为掩护,可不让袁党爪牙来抄查。白莱兄弟多人来住,更增加保护庞家的力量。这幢别墅(上海英租界戈登路6号,即今江宁路336号)后来因庞青城为孙中山筹集经费抵押给了别人。押款不足筹划的数目,庞青城又将江西路、虹口的地皮一起卖掉凑足。

民国14年(1925)3月,孙中山在北京病危,庞青城应召前去探病,始终侍候在侧。据说孙中山病逝后,庞青城是主祭人。孙中山丧事处理完毕后,庞青城就在上海做寓公,不问政治,潜心于书画碑帖,鉴赏奇石。他工书法,爱好藏书,辟室自题“百柜楼”,与文化界知名人士梅兰芳、徐悲鸿、吴昌硕等往来,徐悲鸿为其作骏马图祝寿。但当庞青城的好友辛亥革命元老居正被蒋介石囚于上海龙华某地时,庞青城亲自出力营救,并得以释放。据青城之女庞莲回忆:“到晚年时,父亲精神不正常,所有‘百柜楼’的藏书,全部由我大弟卖给了上海同济大学文学院(50年代院系调整时并入复旦大学),所有碑帖也被大弟卖了。在我十多岁时,父亲要我为他抄这批古书的目录,这事一直印在我的脑海中,到现在也忘不了。‘,民国34年(1945)庞青城病逝上海,终年71岁。

庞赞臣及其他庞氏族人庞氏族人庞元浩(1881—1951),字赞臣,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与刘承干同科秀才,为庞莱臣、庞青城的堂弟,也是张静江的舅父。他曾留学美国,与朱家骅及陈立夫有同乡同学之谊。他热心家乡地方事业,为南浔镇各界所推崇。民国14年(1925),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就读上海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的南浔青年学生,回故乡创办私立南浔中学,得到庞的大力支持,并出任校董会的副董事长;抗战胜利后,因董事长张静江侨居国外,由他代理董事长职务。

民国10年(1921)8月,南浔镇商会经北京北洋政府农商部批准,颁发钤记,正式成立,庞赞臣被推举为会长。会址原附设在丝业会馆内。民国14年(1925),由庞赞臣向富绅及商界人士集资,在南西街广惠桥(俗名张王庙桥)西堍南首,建造新址,于1926年落成,费6万银元,为当年江南集镇最宏伟的商会建筑(今南浔镇史馆址)之一。庞赞臣成为旅沪南浔富绅在家乡的总代理人。

民国11年(1922),湖州、南浔士绅会同商会重修荻塘,全长72里,改为石砌,工程以旧馆为中点,自旧馆东塘桥迤东至南浔镇西市梢,由南浔负责;迤西至县城由湖州负责。庞赞臣被举为南浔修塘事务所的负责人。他得到了上海南浔公会(为旅居上海的南浔富绅协助家乡事务的上层组织)的支撑,由南浔公会负责募集资金,庞赞臣负责修塘事务。修塘共支费用83万余元,南浔镇负担了一半的费用。这次荻塘的重修,实为南浔、湖州近代史上固堤防涝的一大工程。

民国13年(1924)秋,军阀混战,浙江督军卢永祥与江苏督军‘齐燮元,为争夺地方利益,发生了江浙齐卢战争。苏军白宝山的部队在南浔过境,要钱要粮。接着军阀孙传芳乘齐卢战争两败俱伤之际,以秋操为名,出兵福建,连下浙江、江苏、安徽,军队不断骚乱南浔;民国15年(1926),北伐军攻入闽、浙,大批孙传芳败兵在南浔过境,勒索巨款。经庞赞臣的策划和应付,以及上海南浔公会的支援,前后共支出了12万元,南浔人民才得免受兵灾。

张静江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庞赞臣任张静江的财务顾问,兼任浙江省政府的首席参事,成为张静江的决策者之一。他又为庞元济创办工商业及其他事业的代理人,出任上海龙华镇龙章造纸厂、浙江塘栖镇崇裕丝厂的总经理。他还在上海、浙江从事金融事业,1922年参与创办浙江典业银行,并长期任总经理(董事长为湖州陈其采),与浙江财团有密切的关系。

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庞元济将龙章造纸厂的机器设备拆迁运往重庆,以后卖给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在重庆建立中央造纸厂,由南浔人、原南京市工务局局长、当选国大代表的张剑鸣任厂长,庞赞臣为总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到上海,考虑在抗日战争前,庞元济和庞青城曾在南浔办起了较有规模的浔溪医院,因此经他协助,与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以及有关方面联系,经批准无偿获得中小型规模设备的美军医卫方面的剩余物资,于民国35年(1946)在南浔办起了一所公立医院,地点就在原庞家创办育婴堂和养老院址,长期从事防疫卫生工作的南浔人曹敏士女士担任院长。解放后这座公立医院由吴兴县人民政府接收,归并县属其他医院。1946年,庞赞臣到杭州办浙江典业银行,自任行长兼总经理。在当时通货膨胀、金融市场混乱的情况下,不到三年时间,资金亏损殆尽,典业银行宣告倒闭。1949年春,庞元济在上海逝世,他失去了依靠,至此他已无力再办企业,在杭州做寓公。

1951年病逝,终年7l岁。

庞天笙(生卒年月不详),曾历任苏州总商会会董、副会长、会长等职。原在南浔镇庞家祠堂旁有住宅一所,后门与宜园相通,抗日战争时被毁。据庞家后人说,庞天笙为当时庞氏家族族长。

庞天笙有二子。一子为庞奉之,有二女二子。其一女庞左玉(1915——1969),又名庆昭,别署瑶草庐主,1934年毕业于上海艺专,后从郑曼青学习花卉。由学徐青藤、陈白阳人手,并得其伯父庞莱臣的指导,广临古画,画艺大进。解放前曾参加过中国女子书画会、中国画会,系“清远艺社”成员。其画精于花卉、虫草,风神秀雅,笔致工稳,吸取恽寿平、毕岩设色与写生技法,常为搪瓷工艺品绘制画稿,受到群众欢迎。作品有《迎春图》、《姐妹花卉红半天》、《牵牛花》等。解放后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及上海分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文化大革命期间,庞左玉因无意中披露了江青早期丑史,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最后被逼疯跳楼身亡,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平反昭雪。庞左玉之夫系樊少云之子樊伯炎。樊少云,名浩霖,崇明人,陆廉夫人室弟子,擅长山水,常居苏州、上海卖画,名重一时,解放后卒,约70余岁。其子樊伯炎亦能山水,闻其早已改习音乐,不久前病故。庞奉之另一女庞景瑛为原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丁善德的夫人,也是学音乐的。庞奉之的两个儿子,一子为庞其祝,原在上海银行工作;另一子为庞其方,解放前在同济大学为中共地下党员,解放后曾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后留苏,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国内高速离心机方面的专家。

庞天笙另有一子为庞君度,生有四子,依次为其扬、其振、其捷、其伦。长子庞其扬,解放后参军,回浔后曾在原南浔联合医院(现中西医结合医院前身)工作,通过自学,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后为该院教师,“文革”中被迫害致死(已平反昭雪)。其子庞元平(小名登登),生于196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后在中科院上海生物研究所获硕士学位,留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现在美国从事药物设计,已收入《美国名人录》。三子庞其捷,1942年生,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为华西医科大学教授、华西医科大学制药厂总工程师。1989年庞其捷赴美国爱荷华大学药学院跟随JOSEFG CACANNON导师,进修一年半。回国后在成都华西医大从事载体介导肝靶向药物研究,目前居国内领先地位。他的爱人亦为华西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小女儿也从事药剂研究,24岁获硕士学位后赴美留学。

笔者和徐顺泉先生于2001年5月初在接待来自美国的庞氏后裔庞文然(又名郑川)时,又了解到庞氏家族的另一个支脉(见世系表三)。据庞文然说,祖父庞中行(字复庭),解放前曾任中国实业银行苏州分行经理,亦曾帮助庞莱臣(元济)管理过两家典当。

庞复庭的女婿姚志曾(夫人庞倩华)现在上海,其子姚泰原为上海医科大学校长。庞文然(郑川)本人原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工作,1993年赴美,现为美国DATACUBE公司工程部主管。但笔者深感遗憾的是,至今未知庞复庭及其父亲究竟与庞莱臣、庞青城及庞云镨等人之间是何种血缘关系。

有关南浔“四象”之一庞氏家族的史料,目前很难搜集齐全,有待于进一步广泛征集,深入挖掘。至于庞氏的后裔除了上述以外,还有不少有关材料散失在外,也有待于进一步搜集、研究和整理。

根据现在所掌握的有关庞氏后裔的其他情况是:庞秉权之长子庞仁,即庞青城的长孙,原为铁道部第一设计院工程师,现已退休。

秉侠之子庞天忠,现在香港;另一子庞华先现在上海……据庞仁说,秉侠还有一女,但记不起姓名,只知道小名叫毛毛。庞青城有四子七女,其中一女庞莲是康有为的儿媳,解放后曾任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上海文史馆馆员,现已故。

庞家别业——宜园庞氏宜园,南浔人称庞家花园,是庞莱臣于民国7年(1918)在镇东栅光禄庞公祠西首原“鹿门旧德”的基础上扩建而成,总面积近20亩。此园坐北朝南,前临东大街,后达洗粉兜,西与张静江的“东园”(又名“绿绕山庄”)仅一墙之隔。

宜园沿街大门是粉墙黛瓦的两扇大石库门,上有砖刻隶书“宜园”两字。整个园林分两大部分,前部分是亭台楼馆,长廊曲折;后部分有一长方形的荷花池。人园门走长廊,可见很多石刻碑帖嵌镶在廊壁间,其中有况周颐撰文、郑孝胥书的《宜园记》及赵孟烦正书的《湖州妙严寺记》二石碑。过此入“鹿门别墅”,上有砖刻“鹿门旧德”四字,出自汉末隐士庞德公之典故。一架紫藤引入外园,沿“绾春廊”向北达“绮霞仙馆”,馆前有花坛,植各色牡丹,四月盛开,朵大绮丽,春意盎然。南浔籍前辈沈伯经老先生有《绮霞仙馆看牡丹》诗:“姚黄魏紫斗繁华,丽质缤纷散绮霞;撷得洛阳佳种子,名园妆点画阁夸。”迤东有一轩,名“鹤守轩”,养一黑颈素羽的丹顶鹤,见人引颈顾盼。稍北有一蝌蚪形的小潭,上架三曲石桥,桥面有轩,取唐代诗人司空图诗句“品画桥碧阴”,故名“碧阴轩”。沿池太湖石假山堆叠,轩外有亭,取古代诗句“夕阳迎素月”之意,故名“夕佳亭”。此地遍植红梅,正好道出了宋代林逋“梅妻鹤子”之意境。

再东行至“竞秀草堂”,庭间山茶婀娜,月季芬芳,石笋林立,小竹成丛。阶下芳草绿茵,堂前老树扶疏,黄鹂婉啼,清脆悦耳,有寂寞园林空好看之感,实为游客绝好的休憩场所。堂后丹桂每到中秋,繁花如金,香溢满园。沿廊转入松竹小径,有形如狮子的假山,或蹲或立,引人遐想。“竞秀草堂”后紫藤蔓布,下有各色水禽戏水,并有孔雀一对。沿廊而去,进一月洞门,有崇台面湖,额名“绿净山庄”。夏日,可见满湖红裳翠盖,亭亭玉立,微风送来幽香,令人心清神爽。间有白荷,故南浔名人周柏年有“万朵红莲礼白莲”之诗句。冬春之际,碧波涟漪,晶莹清澈,让人品味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诗意。远眺湖心亭台,飞檐翘角,金碧相辉。绿净山庄之东,翠竹摇曳,结一茅亭,称为“可亭”。再折东是“退修庵”,虽设门却常关。有水阁称为“自在香室”。据说当时依依垂柳下静泊着舴艋小舟,若登舟可达北岸。

内园的主体是约10亩的荷花池,呈长方形,池北首有一大墩,仅一桥可通,宛如小岛。南岸正中建“保静山房”,四面轩窗,凭栏可饱览四周景色。厅内四壁悬挂名人书画,充满了浓浓的诗卷韵味,此厅又名“湖心亭”,额其匾日“半湖云锦半芙蓉”。厅后精室称“碧梧翠竹之庐”。栀子花盛开,香气扑鼻。东日“且住为佳”,又有一“听雨小榭”,雨打荷叶,淅淅作声,曲径通幽,引人人胜。而进入“笋香里”,奇峰突起,上有阁称“凝翠阁”,凭栏北望,太湖隐约诸峰尽收眼底。奇峰下有洞穴,称之为“绉云窝”。池上有九曲石桥。民间传说九曲桥属皇朝御花园所独有,因庞氏捐银赈灾有功,受清帝恩赏,故有此桥。但仔细一想,就发现此说荒谬。宜园建于辛亥革命以后,理应不受此禁。而庞氏的这座九曲石桥,朱红栏杆,上覆白铁雨篷,俯看涟漪,银鳞戏水,有亭日“鱼戏亭”。过亭后,长堤如带,柳荫连绵。堤尽有屋如舟,称为“闹红舸”。沿西墙有“半画阁重楼”,两端叠假山,可拾级登楼,中有斗室突出于外,在“快雪时晴”

时更为绝妙胜景。

诗人朱疆村作《宜园题词》云:“春宜花,秋宜月,夏宜凉风,冬宜晴雪。景与兴会,情与时适,无乎不宜,则名之日宜园也亦宜。”

据南浔王孙乐老先生生前所撰《从园林谈到古画鉴藏家庞虚斋》一文中说:“今余所居,适在宜园原绮霞仙馆故址,门前尚留两株逾百年苍劲青翠的罗汉松,其旁即我当年所见养鹤池,青松为绮霞仙馆遗物。”据况周颐在《宜园记》中说:“园主人善书画,精鉴藏,构园之始,规划不经师匠,化意境为实景,可谓创举,深感敬佩。”抗战南浔沦陷期间宜园惨遭破坏,现在只剩下半塘残荷了。

综观南浔“四象”之一庞氏家族,庞云镨经营丝业,后又兼营军火致富,其后代继承祖业,从商崇文,其中庞莱臣是极为典型的儒商名人。庞青城则冲破封建牢笼,接受新文化思潮,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莱臣、青城虽为兄弟,但各走各路,由此可以窥见庞氏家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内部裂变的一个侧面。

 

 

注:温声提示:

1.以上信息旨在弘扬庞氏历代名人文化遗产;

2.以上信息如有侵权,请及时反馈信息,本站将作调整;

3.本信息只作内部研究交流,未经许可不得扩散,原创不易,版权归作者所有。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网址:http://www.yaqhjy.com

邮箱:369489269@qq.com  微信:PXD963066

手机:18267661956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注:1.本网站内容系同行内部交流信息,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2.本网站所有信息版权归原创版主所有。信息中如有侵权,请与本网站联系,需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3.本网站由西度数码、谷歌网络、学做网站论坛、遗安文化研究中心后台支持。
4.欢迎各地同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同时欢迎投稿推送,原创本网站给予适当奖励。
5.本网站通讯:手机:18267661956 13659523068 邮箱:369489269@qq.com 微信:PXD963066

'404' - 合肥空调维修公司

内容不存在,请返回首页查看!

Copyright © 2012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登录后台|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