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遗安文化研究中心”门户网站!遗安精神哲学思想,是世界大同的科学真理!我们宣传遗安文化精神哲学思想,旨在:弘扬遗安文化精神。也是一大批热心研究历代名人姓氏文化遗产、事迹、文物古迹业余爱好者互相交流的网上平台空间。更是在弘扬华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学理解民族观、宗族观,唤醒文化自觉,为推进国家现代化两个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研究活动,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挖掘整理历代姓氏名人文化宝贵遗产并继承和发扬光大。 纪念农村教育活动家——庞顶宪先生逝世七周年     《文始真经》全讲解     与 妻 书     二十四山准确坐向方位坐标度数     清·李毓秀《弟子规》     《程氏家训“三字经”》     清廉广角——庞泮:直声动天下     《增广贤文》完整版全文+注解     《半点禅》     《十无益》     历代天台县令    

您现在正在浏览:首页 > 文化论坛 > 1.诗文论述 > 正文
 

历代天台县令

发布时间:2024-09-23   分类: 1.诗文论述, 2.正史文献   浏览次数:12  16px  14px  12px
摘要: 历代天台县令 《嘉定赤城志》(卷四十七)第十一 2023-03-10 天台县令 唐(公元618–907年) 白馀丰【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见《白郎岩记》。】 国朝 北宋时期 咸平元年(公元998年) 郑华【见……

 

历代天台县令

《嘉定赤城志》(卷四十七)第十一

2023-03-10

天台县令

(公元618–907年)

白馀丰【长庆年间(公元821–824年),见《白郎岩记》。】

国朝

北宋时期

咸平元年(公元998年)

郑华【见《桐柏观金籙斋文》】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

王道隆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

陈佐贤

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

张正伦【见《桐柏观经藏记》】

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

李彦冲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

元居中[1]【见《移文宣王庙记》】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

彭仲谟(mó)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

王唐叟【见《桐柏题名》】

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

石牧之[2]【见《县学大成殿记》】

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

王无咎[3]【跟从王安石[4]学习,王安石为他写墓志铭:熙宁(公元1068–1077年)初年,所说的品质正直、懂礼仪、有正义,不为私利而痛苦,势回而学习,不厌烦的人唯独知他而已。因为没有年月记录,放在这里。】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

赵君章【见《天台观碑》】

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

陈璞【见《法轮院记》,一作壬戌年。】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

李庭芝

崇大年[5]【《右一十六政》、《壁记》都没有记载。】

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

郑志道【为政崇尚教化,有《论俗》七篇。】

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

许梁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

吴师正【按照《元明宫记》在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4年),现在附加在这里。】

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

石端卿【见《章凭碑》,《右三政》、《壁记》都没有记载。】

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

太史章[6]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

方扬远

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

吕元雍

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

陈相如

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

黄琚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

卢崇【当年,吕师囊[7]攻城,与户曹滕膺[8]讨论防守。】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

徐徹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

周蕴

南宋时期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

吴多开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

江初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

晁祐之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

刘默[9]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

王昇[10]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

吴朝询

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

谢茂迪

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

杜缲(qiāo)

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杜缲被罢免】

侯柏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

江洵武

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

王揆

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

李亦

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年)

赵旟(yú)

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

陆淞[11]

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

韩元龙[12]【韩元吉[13]的兄长,官至大理卿。】

绍兴二十九年(公元1159年)【韩元龙另有调用】

耿宗醇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

王琰(yǎn)【知院陈骙[14]作《政成记》。】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

李异

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

任德言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

刘俨

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

游长孺

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

薛洪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

刘孝常

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

赵杰之

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

赵公植

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

潘迟

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

王 湜(shí )[15]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

刘潮

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

王焘

张升卿

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

常建【后来为郡守】

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

刘佺(quán)

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

丁大荣

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

曾棠

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

蒋纬

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

詹阜民[16]

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

修洋

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

【修洋去世】

卢忠【后来为郡守】

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卢忠被替换】

郑定

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郑定被替换】

沈俊心【去世】

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

苏熙

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苏熙被替换】

邵继元

嘉定十五年(公元1222年)

陈仲埴(zhí )【因为有亲戚同地为官而离开】

薛龟从

注释:

[1]元居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诗纪事》卷一五)。

仁宗康定元年(1040)知天台县(《嘉定赤城志》卷一一)。

后知宿州(《宋诗纪事》卷二二引《泗上录》)。

[2]石牧之 (1015—1093):字圣咨。新昌人。

宋庆历二年进士,试校书郎。

皇祐五年任天台令,卓有政声。

与鄞令王安石、仙居令陈襄合称“江东三贤宰”。

九迁至朝议大夫。知温州时,有母讼子逆者,牧之劝谕之,卒成孝子。

有《永嘉唱和集》二十卷及《往生录》、《易论解》、《经训传》。

[3]王无咎(1024年—1069年):字补之,南城县(今属江西抚州)人,曾巩的妹夫、王安石的学生。嘉祐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初补江都县尉,调卫真县主簿、天台县令。后,弃官从王安石学。以家贫再仕,补南康县主簿。王安石执政,召至京师教学。熙宁二年(1069年),诏以为国子监直讲,命未下而卒,年四十六。

王无咎一生好学不倦,善属文,文章“纡深曲折,精正议理”,自成一家,既有近于曾巩的“跌宕流转”,又有近于王安石的“雄辩”之处。其诗意境深远,清迥自得。曾巩称其于书无所不读,微言奥旨必究其极,故其为文贯穿古今,反覆辨博,而归于典要,不只驰骋虚辞而已(《王补之文集序》)。

梅尧臣亦谓其文章深厚诣道,可谓杰出(《答王补之书》)。

著有《王无咎集》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七),已佚。《全宋诗》卷六一九录其诗三首。《全宋文》卷一五二五收其文九篇。

[4]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考中进士。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

[5]崇大年(1015~1096)(此据《吴都文粹》卷一米芾《十老序》推算):字静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进士(《吴郡志》卷二八),歷知青田、浦城县。神宗熙宁间以太常博士分司南京(《续会稽掇英集》卷四)。归吴,日与程师孟等觞咏燕游,号吴门十老。后十三年致仕。又十四年卒,年八十二。私謚康靖先生。《吴郡志》卷二六有传。

[6]太史章:德清(今属浙江)人。哲宗元祐三年(1088)进士(《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四八)。元符二年(1099)知天台县(《嘉定赤城志》卷一一)。

[7]吕师囊(?—1121):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北宋末年浙江农民起义领袖。原为摩尼教首领,方腊举事后,吕师囊亦起兵响应。后来作为方腊军团的余部,被宋军折可存部消灭。吕师囊作为方腊部下之一,也进入了古典小说《水浒传》中。在小说中,他本为歙州富户,投奔方腊后被封为东厅枢密使。使一条丈八蛇矛,与部下十二个合称“江南十二神”的统制官,协同守把润州江岸。后来梁山受招安后,被派往江南征讨方腊。吕师囊被梁山将领徐宁所杀。

[8]滕膺:字子勤,吴人。滕茂实从子。绍圣进士。授台州户曹。方腊兵起,台州震恐,知府赵咨道、通判李景渊骇愕遁去。膺慨然任其责,移书诀父母昆弟,扃妻、子于署廨,谕台民以利害,人人感泣听命。下令发夫守险,增陴浚隍,治器募兵,运粮糗,分屯列栅,为死守计。日夜抚循士卒,城中始有固志。山民吕师囊起兵应腊,导以攻城,前后数匝。膺应机设伏,立摧破之,城赖以全,存活甚众。 时咨道、景渊虽遁,而膺所上下公牒,仍系其爵名。围解,亟归,上状,膺不预。又阉尹擅兵,贼臣柄国,咨道、景渊猎显官,膺仅从捕盗七人之例,改京秩。 未几,徙衢州司录。及金人犯顺,起为提举,摄应天府少尹。高宗以元帅驻河北,劝进,为帐前准备差。俄改淮宁通判,拒剧盗孔彦舟、王善数十万众。以守城功,移知蔡州,除直秘阁、京西络计度转运副使。 渡江,为张浚参军李成所嫉,劾免。后复起,至管台州崇道观。十五年卒,谥忠惠。台人德之,立庙祀。请于朝,赐额义灵。宁宗初,赠忠烈侯。

[9]刘默:字识道,汉族,沂州人,南宋绍兴二年乐清县令。《乐清县志》载:“刘默,字识道,沂州人。为令有政声。自县城迎思门至馆头迤通五十捐律筑塘,民甚便之。湖横山饶名胜,距塘不远,默于巡功之暇憩游于此。民怀其德,名之曰刘公谷。”

[10]王昇(1052—1132):宋严州人,字君仪。布衣蔬食,广阅诸书。为湖、婺二州学官。罢归,居乌龙山中,每以《易》言祸福。有《易说》。

[11]陆淞:字子逸,号云溪,山阴人,陆佃之孙,陆游胞兄。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

[12]韩元龙:宋开封雍丘人,字子云。韩维玄孙。以荫补将仕郎。历知天台县,悉力规划理政,至忘家事,邑境大治。官终直龙图阁、浙西提刑。与从弟元吉俱以文学显。

[13]韩元吉(1118~1187):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为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知建安县。孝宗乾道元年(1165),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为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1186)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为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14]陈骙(1128-1203):字叔进,台州临海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累官将作少监、守秘书少监,知秀州、宁国府、太平州等。光宗绍熙元年(1190),召为吏部侍郎,同知贡举兼侍讲。二年春(1191),诏陈时政得失,陈骙疏陈三十条,上自用人、纳言,下至饮宴、颁赏,颇能切中时弊。三年三月(1192)权礼部尚书,六月同知枢密院事,四年二月(1193)参知政事。宁宗时,宗室赵汝愚为右丞相,两人意见不协。韩侂胄以策立功擅大权,也对陈骙不满。于是骙不久致仕。骙喜奖掖后进,能破格用人,熟悉前代掌故和当时规章法令,文词古雅辞官后,独居一室,孜孜不倦地整理旧著。嘉泰三年(1203)卒,年七十六岁。作品:《中兴馆阁录》十卷、《中兴馆阁书目》七十卷、《文则》二卷、《古学钩玄》、《政鉴录》、《古学钩玄》。

[15]王湜:南宋时人,乡贡进士,哲学家。著有《易学》一书,并应潭州(今湖南长沙)知府刘旦(刘昉)之命。,协同干办公事王历汇编儿科全书《幼幼新书》,刊于绍兴二十年。该书体例严谨,共40卷,分667门,约120万字,编者辑录南宋以前百余种医籍中有关儿科的医论和方剂,保存了许多今已失散的方书内容。

[16]詹阜民: (宋)字子南。遂安人。历官宗正寺丞,兼驾部郎中、知徽州府,有惠政。

 

 

 

《陈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唐代姚思廉所著,是南朝陈(557年—589年)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陈书》共三十六卷,其中本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这是二十四史中卷数最少的一部。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陈书》中也与天台山有关的记载,原文如下:

 

张种,字士苗,吴郡人也。祖辩,宋司空右长史、广州刺史。

父略,梁太子中庶子,临海太守。

种少恬静,居处雅正,不妄交游,傍无造请,时人为之语曰:“宋称敷、演,梁则卷、充。清虚学尚,种有其风。”仕梁王府法曹,迁外兵参军,以父忧去职。服阕,为中军宣城王府主簿。种时年四十余,家贫,求为始丰令,入,除中卫西昌侯府西曹掾。时武陵王为益州刺史,重选府僚,以种为征西东曹掾,种辞以母老,抗表陈请,为有司所奏,坐黜免。

陆子隆,字兴世,吴郡吴人也。

祖敞之,梁嘉兴令。

父悛,封氏令。

子隆少慷慨,有志功名。起家东宫直后。侯景之乱,于乡里聚徒。是时张彪为吴郡太守,引为将帅。彪徙镇会稽,子隆随之。及世祖讨彪,彪将沈泰、吴宝真、申缙等皆降,而子隆力战败绩,世祖义之,复使领其部曲,板为中兵参军。历始丰、永兴二县令。

《陈书》里记载了两个始丰县令:张种、陆子隆。

在历代的《天台县志》中,都几乎没有唐朝以前天台县行政长官的记载,能从史书中看到这些,也倍感欣慰。

 

发表评论

*

* 绝不会泄露


 

注:1.本网站内容系同行内部交流信息,未经许可不得镜像。
2.本网站所有信息版权归原创版主所有。信息中如有侵权,请与本网站联系,需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3.本网站由西度数码、谷歌网络、学做网站论坛、遗安文化研究中心后台支持。
4.欢迎各地同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同时欢迎投稿推送,原创本网站给予适当奖励。
5.本网站通讯:手机:18267661956 13659523068 邮箱:369489269@qq.com 微信:PXD96306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Copyright © 2012 遗安文化研究中心|登录后台|统计数据